在中国,没有什么比吃更能表达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爱则有割股之心,恨则欲食其肉,友则歃血为盟。舌尖上的吃,是否蕴涵爱国主义情怀姑且不论,饱含浓烈的感情诉求应是无疑,“你吃了没有”成为千百年的问候语即是明证。
副厅长请农民工吃饭,有人说是作秀。被质疑也正常,这年头,但凡有点亲民的举动都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只因一些官员高高在上、脱离群众,造成官员亲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稀缺现象,在不亲民是常态亲民成少有的语境中,亲民不讨好自是情理之中。
副厅长请农民工吃饭,这种舌尖上的互动值得一百个肯定。副厅长和8名农民工一起吃羊肉泡馍,享受西安特色美食,贴切又自然。这饭没白吃,“他们都是本分人,善良,通情达理,虽然生活奔波,依然很阳光。”这是农民工给副厅长的印象,的确,这就是底层朴实的劳动者,即便在一些官员眼中的“刁民”,其实并不刁,只是权益没有得到满足。正如央视这两天播出的“走基层”中那位最后移民的丹江口库区农妇,“国家政策咋不懂呢,政策都是好的”,她理解南水北调,也理解移民,但面对二十多次做工作就是不肯搬迁,还不是树苗补偿与她理解有误差,利益诉求没解决?
相反,“禁止民工在此用餐”的学生食堂,不仅不近人情,主观上亦存在先入为主的歧视,认为农民工不讲卫生。他们哪知道,衣帽随意乱搁,恰是劳动者豪爽直快的习惯,并没有任何的不文明动因,也于人无损。如果食堂的管理者能够与副厅长陈里一样,坐下来与农民工好好吃顿饭,带着真诚的心交流,也会发现农民工可亲可敬的一面,就如那些身为大学生的农民工子女一样,心疼都来不及,哪会有这些隔膜呢。
舌尖上的互动胜过嚼舌根的骚动,网络上的各种偏激意见与骂战,当今社会上的一些纷扰,不能不说与利益攸关方缺乏坦诚交流有关,各自站在固有的立场上坚持己见,不愿去了解对方不去修正自身的认识误区,互信因此缺乏,问题得不到解决,矛盾逐渐激化。这种例子不胜枚举,个人以为,热爱《舌尖上的中国》更要读懂舌尖上的相互尊重,“朋友来了有好酒”,吃是最亲近的一种社交方式,多些吃饭般的平等交流,就会少些嚼舌根式的非议与不理解,少些嚼舌根式的对抗。
我们也常见到,逢年过节,各级领导与群众一起吃饭、包饺子的新闻就会增多,只是这还不够,如今干部与群众红米饭南瓜汤、坐炕头话家常的鱼水情还有欠缺,其实,如果将公务员之间上下级之间拉关系套近乎的公款吃喝,用于与群众博感情,多些舌尖上的互动,许多矛盾自会找到办法化解,社会一定和谐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