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之后,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动工仪式上,烈日晃得人睁不开眼,广东省级官员悉数到场,名单及房间安置被印成了一本数十页的小册子,头顶安全帽、晒得黑黝黝的钢铁工人挤满了广场。主席台上,各级官员按流程念完了发言稿,工人们亦十分安静,如一场普通的职工大会。
只有工地上的口号、标语,呈现出这个千万吨级钢铁基地所承载的时代意义和产业使命——“这里是宝钢‘二次创业’的重要战场”,是“呈现下一个奇迹”的地方,将是钢铁产业“坚定不移调结构 脚踏实地促转型”的标杆,亦是“五年看湛江”的依据。
与湛江同喜的还有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事实上,在发改委近两个月的忙碌下,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呼之欲出。
观察人士认为,这轮忙碌的背后,是需要用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启动,保持经济增速来“稳增长”的迫切诉求。
“核准难,衬显转型难”
这个总投资达696.8亿元人民币、年产能达千万吨级的钢铁基地,不仅意味着,这里未来将有5000人大炼钢铁,会带动相关配套产业近2000亿的投资,更承载着湛江争当粤西发展龙头的希望。
湛江钢铁基地的500米之外,是中石油旗下总投资达590亿元人民币的中科炼化项目,为“国内最大的合资炼化项目”,于去年11月18日获批。
紧挨着,是晨鸣纸业投资94.3亿元建设的“中国最大特种纸业基地”,在去年下半年投产。
这三大项目将助力湛江市到2015年末,建成以钢铁、石化及造纸为龙头的现代产业体系,使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000亿元,冲进广东省前五名。2011年,该市的生产总值为1758亿元。
可以看出,三大项目均曾被金融危机延迟,又在产业低谷之际起步,这难免不让湛江这座城市的领导人激动异常。
但是,最初的欢呼激动,被随之而来的压力取代。5月31日,湛江钢铁基地的动工仪式上,广东省政府选择低调处理,甚至临时取消了省内随行的媒体参访团。
主席台上143位来自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领导,没有热情激昂的发言,王中丙在仪式结束后被问及感想时,也仅平静地以“高兴、高兴”回应。
为了这个钢铁基地,湛江市前后投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涉及搬迁的为8个自然村落,1万多村民,不仅建设了跨海大桥、码头等基础配套项目,还有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被称作广东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水利项目。
因此,钢铁项目被悬置越久,湛江市政府的压力就越大。
正如王中丙所言,“一个项目,五次上报。项目核准之难,衬显产业转型之难。”“湛江钢铁基地项目的审批过程,就是一部共和国钢铁产业转型史。伴随着国家宏观调控、产业调整,广东产业升级、发展转型的全过程”。
宝钢“二次创业”
宝钢对于钢铁基地项目获批的激动,却远不及湛江。
在动工仪式上,宝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湛江项目论证良久,是国家对于重大项目的慎重。对宝钢来说,项目获批只是第一步,更多是挑战。
湛江钢铁基地被宝钢认为是“二次创业”的重要战场。宝钢肩负着上海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使命,而广东省则面临钢材自给率仅约40%,板材自给率为33%,亟待规模化、现代化的钢铁企业进入。“宝钢湛江钢铁项目和武钢防城港项目的获批,对钢铁产能布局是非常有利的,也非常必要,只是时间上略微晚了一些。”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表示。在本报采访中,多位钢铁业资深人士亦如此表示。
骆铁军所谓的“稍微晚了一些”,是基于目前国内粗钢产能已经达到了9亿吨,新疆、内蒙古等地都在新建钢铁产能,而去年国内钢材消费加上出口不足7亿吨,产能与消费之间有明显落差。
钢铁行业面临的全行业亏损,导致未来竞争将更加激烈。
“听到获批的消息,宝钢人更多感到的是压力”,宝钢集团人士表示,经济逆势中,各方的评价、质疑席卷而来,又要像改革开初期要不要上宝钢项目一样,需在舆论质疑中前进。“这是宝钢人的二次创业,坚信‘历史将证明建设宝钢是正确的’”。
本报记者从湛江钢铁基地现场看到,建设中的原料码头和成品码头离厂区仅数百米,将来可直接将铁矿石从码头通过传送带送至厂区。码头亦可让30万吨级的大船停靠。而在宝钢上海本部,则需要将运输铁矿石的船先在嵊泗列岛的马迹山港将大船换小船,再过长江口运至厂区。
这将大大节省宝钢在物流上的成本,此外,湛江港是中国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航程最短的港口,既靠近原材料市场,又贴近需求市场,而且对缺少良港的中国西南地区来说,也是出海的上佳通道。
在此200多公里以外,便是武钢集团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仅隔了一个北部湾和雷州半岛。
同一天获批的武钢集团,每年约有80%铁矿石需要进口,由于深处内陆,每吨铁矿石的运输成本比宝钢高出160元,以年需2000万吨计算,成本就增加32亿元。因此,防城港优渥的地理位置,承载的是武钢“由内陆向沿海转变”的使命。
有钢铁业资深人士认为,防城港对面就是越南,近年来,日本、韩国也纷纷在越南大建钢铁项目。数据显示,2015年,广东省预计钢材消费量将达6000万吨左右,目前当地的钢材产量只有2480万吨,“中国必须积极卡位,未来广西需求也会起来,你无法自给,人家越南就会过来。”
我国钢铁工业布局不平衡,为“北重南轻”、“东多西少”。每年,珠三角地区要大量从外地调运钢材,环渤海地区的一半过剩产量流向南方,公共资源极大浪费。
不过,业内人士多认为,即便有很好的战略部署,但两个如此庞大的千万吨级项目,实在没有必要同时获批,同时建设。由于仅相隔200多公里,未来将面临近距离的捉对厮杀。
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
在中国8亿吨钢铁产能的背景下,湛江钢铁项目“远大于以往宝钢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钱从何来,亦是两广钢铁基地项目的关键。
按相关规定,两广钢铁基地项目中,企业自有资金需占50%,宝钢和武钢分别拿出自有资金348亿元和319亿元,其他部分都需依靠银行贷款。
2011年,宝钢集团利润总额187亿元,同比下跌20%。同一时期,武钢集团利润则在35亿元左右,这其中包括43亿出售加拿大矿业股票的投资收益。而此前两年,武钢集团的利润也仅分别为20亿元和27亿元。
武钢人士介绍,防城港项目的建设主体——广西钢铁集团的注册资本为468亿元,其中武钢集团以现金出资374.7亿元,占股80%。“我们另外的300多亿,主要是来自国开行和工商银行贷款。”武钢集团办公室人士透露。据悉,2009年底,武钢集团一度获得国开行800亿元授信,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用于防城港项目。
去年4月13日,宝钢股份(600019,SH)在公告中披露:宝钢集团拟以全资方式投资建设湛江钢铁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0亿元。同年4月18日,宝钢湛江钢铁公司成立。这意味着湛江项目的投资主体,已从广东钢铁集团更改为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湛江项目以(宝钢)80亿元资金投入和116项先进成熟的节能环保技术为坚实保证”,宝钢人士对于其余资金来源未有解释,只表示,“宝钢资金充裕,旗下亦有金融投资业务。”
宝钢集团总经理何文波公开表示,未来湛江钢铁公司也可能引入广东省、广州市的一些资产投资。
行业分析师认为,作为央企,在大型项目获取银行信贷支持方面,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考验其融资杠杆的能力。
目前,宝钢有约180余人到湛江钢铁基地开辟前期工作,据悉,其中有80人为“老宝钢”,其余100人是面向全国招聘的大学生,未来5000人的需求,也将是面向全国招聘。“对于湛江当地就业的带动,更多是依靠上下游产业。”宝钢人士表示,宝钢上海的人员不会变动。
据武钢集团外宣办主任孙劲透露,武钢防城港项目的人力资源构成主要是三个部分:“武钢本部支援一部分,柳钢过去一批,还有本地招人。”
本报记者从武钢内部了解到,近期武钢已经在开始动员本部有意向的员工去防城港基地,其中一部分在防城港工作三年后返回武钢本部,另一部分则永久留在防城港,并调转户口。但该消息未获得武钢集团官方证实。
孙劲告诉记者:“由于涉及到家属的问题,从武钢本部支援防城港的仅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依靠发展本地化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发改委在核准“两广”项目时,强调一点:两大项目“都将在压缩当地产能的基础上实施”,即是以淘汰落后、减量置换为前提,绝不新增产能。
据悉,宝钢湛江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920万吨、钢1000万吨、钢材938万吨,将在广东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614万吨的基础上实施;广西防城港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将在广西和武钢累计压缩粗钢产能1070万吨的基础上实施。
这不仅设置了产能置换的前提条件,还以“淘汰落后法”和“先进产能”布局,来解决中国钢铁业“北重南轻”的局面。“湛江和防城港项目,是中国钢铁工业布局的最后一步。”骆铁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