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处弥漫着刺鼻恶臭的武汉南湖,变成了“死鱼之湖”。
南湖渔场工作人员驾着小船正在湖面上打捞白花花的死鱼。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从4月底武汉南湖开始出现死鱼,每天都在增加,今年死鱼大约有15万公斤。
这是武汉南湖著名的“翻塘”现象,是指在富营养化的南湖,在每年4月底5月初的时候,由于气温的快速回升,出现大面积死鱼翻着白色的肚皮浮出水面的现象。今年的“翻塘”比往年早了半个月。
华中师范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老教授在南湖之滨生活了20多年,他告诉本报记者,导致武汉南湖富营养化的罪魁祸首就是填湖造地以及周边暴增的楼盘项目带来的污染。在南湖腹地,记者看到,许多工程车正忙着平整已经被填起的土地,四周则是拔地而起的高楼。
“百湖之市”武汉:湖景房凶猛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的湖泊面积减少了约34万亩,填湖后的主要用途为房地产项目开发。
南湖位于武昌西南部,是武汉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湖泊。南湖被湖中堤分割为大小南湖,原有湖面8平方公里左右,现在湖面不到4平方公里,面积萎缩一半以上。
在近年来填起的地面上,聚集了一个大学城——武汉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这里建起了“南湖校区”;明泽半岛、南湖山庄、水蓝裙等多个住宅小区也是近年以来陆续建设的。
“到了晚上,工程车就会悄悄进入湖区填湖作业。”上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告诉本报记者,20年以前,南湖水是非常清澈的,每到夏天附近的居民都会到湖中游泳;现在,南湖周边聚集了超过30万人,20多个排污口每年要排放约4000万吨污水,湖水富营养化在所难免。
另一个正在急剧萎缩的是沙湖。该湖位于武昌东北部,被沙湖大桥分为内、外沙湖,原为武汉的第二大湖泊,原有湖面一万多亩,即便在上世纪80年代,也有6000多亩,但根据武汉市水务局最新统计数据——内、外沙湖现有面积分别为0.134平方公里、3.197平方公里,已经不足5000亩。
民间的说法更加触目惊心——沙湖附近的居民吴军告诉记者,沙湖的围填以内沙湖为甚,原来大约1200亩的湖面,现在只剩下一百多亩,消失90%左右。沙湖已由原来的郊区湖变为武汉的“城中湖”。
本报记者在沙湖大桥南侧看到,万达集团等多个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正在沙湖旁边施工。站在沙湖大桥上可以看到,沙湖公馆、金沙豪庭等多个大型楼盘像栅栏一样已将内沙湖围得严严实实,这些楼盘就是价格昂贵的湖景房。
“武汉的发展史,几乎变成了一部填湖史。”前述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表示,过去30年,武汉城市建设总面积增加200多平方公里,但湖泊面积减少将近230平方公里,杨汊湖、范湖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现在已经变成了带“湖”字的地名。
来自武汉市水务局的统计显示,新中国成立之初武汉中心城区共有127个湖泊,目前已经锐减至38个,平均两年消失3个湖泊。“百湖之城”武汉目前已是盛名难符。
《武汉地理信息蓝皮书》披露,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汉的湖泊面积减少了约34万亩;最近十年,湖泊面积减少大约1万亩;其中取得有关部门合法审批手续填湖的占53.3%,非法填湖者占46.7%。填湖后的主要用途为房地产项目开发。
“中南之肾”荆州:万亩湖泊遭遇“恶势力”垄断
当地的湖面主要是被两类人垄断了,一类是有政府背景的人,一类是地方黑恶势力。
发生在荆州的则是另一个版本的故事。
5月9日,本报记者搭乘老渔民孟传胜的渔船,探访以“浪打浪”著称于世的洪湖,发现洪湖已变成“水上森林”—— 一望无际的湖面上到处是竹篙和围网分割而成的鱼塘。
多位渔民告诉记者,当地的湖面主要是被两类人垄断了,一类是有政府背景的人,一类是地方黑恶势力,“在湖区插几根杆子,围起来的面积就成了私人地盘”,这些人插“旗”为标、私设“领地”,然后就像陆地上“炒地皮”一样“炒湖面”——原来承包一亩湖面仅需25元,现在从这些人手中转让一亩湖面要200元,另外还要向当地湿地局缴纳25元管理费。
一位渔民透露,仅是当地“大口村附近,就有1万多亩的水面被私人垄断,进入湖区捕鱼的渔民需要留下一半的捕捞所得,每只船每年还要交1万元的捕捞费”。
对于以上村民所述,本报记者向荆州有关部门求证但并未得到答复。
洪湖湿地局办公室主任曾晓东告诉本报记者,“围湖养殖最盛的时候,湖面上全是竹篙、围网,渔船行驶都成问题。”2005年到2007年间,当地政府组织“大拆围”专项行动,一共拆除37.7万亩围网。
围网养殖和围湖造田不断蚕食洪湖,再加上近年以来天气干旱早成的湖面退化,致使洪湖的自然湖区大面积萎缩。数据显示,洪湖面积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76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15.34平方公里,面积缩减58.11%。而在洪湖的上游,白露湖和三湖早已被改造成稻田,已经完全从地图上消失。
荆州地区号称“四湖水系”,其中包括长湖、白露湖、三湖、洪湖,“四湖水系”与洞庭湖水系隔着长江南北相望,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涵养地,历来被称为“中南之肾”,但如今的“四湖水系”已经是“肾功能衰竭”了。
来自荆州市水利部门的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荆州平原湖区共有大小湖泊631个,湖泊面积达到2178平方公里;但是到2011年底,荆州湖泊仅剩72个,62年间湖泊数量减少接近9成,面积也剩下大约800平方公里,萎缩6成以上。
以罚代法:心有余力不足
为什么刹不住填湖之风呢?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主任王树义认为,首先还是利益驱动,其次是由于违法的成本太低了。
若按目前的消亡速度,50年以后,湖北将不再有湖泊。到目前为止,“千湖之省”湖北已经是名不副实了。
官方统计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北共有面积超过百亩的湖泊1332个,面积超过5000亩的湖泊332个;由于上世纪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及近年以来的房地产开发、倾倒垃圾、工农业污染等,湖北现有百亩以上湖泊574个,比上世纪50年代减少56.9%。
“百湖之市”武汉已经有20多个涉及湖泊保护的法律法规,“千湖之省”湖北也是最早讨论并制定湖泊保护条例的省份,为什么刹不住填湖之风呢?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主任王树义认为,首先还是利益驱动,其次是由于违法的成本太低了。
根据《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获得填湖所得土地的合法使用权,房地产开发商只需要向有关部门上缴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罚款,再补交相关土地性质变更费用,以及报批手续费用即可。
武汉本地一位律师以后湖为例算了一笔账,后湖地区的拆迁成本为每平方米3000多元到6000元之间,加上建筑等其他成本,商品房单价最低也在8000元左右;但是围湖建房的成本,即便是加上罚金以及土地改造所追加的建筑成本,每平方米也不会超过3000元。
填湖造房可以绕开征地费用以及拆迁的麻烦与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据记者了解,当地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甚至会在预备违法的前一年,就为即将实施的违法填湖准备好需要的罚金,交完罚金以后就会得到相关部门的合法手续。
在荆州,当地湿地管理部门人士则向本报记者抱怨,像洪湖这样的跨界湖泊,他们在面对违法养殖的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湖北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湖泊保护工作”。
同时,荆州湖泊保护普遍存在“以罚代法”现象。曾晓东告诉本报记者,“非法进行围栏养殖等行为肯定要处罚,但是根据有关规定,围网水域在鱼苗投放完毕之后不能强制取缔只能等到生产周期完成后才可以,这给很多渔民一种误解,交了罚金就可以围网养殖”。
现在的洪湖就像一个很浅的水盘子,最深的地方也不过二三米,蓄水能力本来不强,加上近年以来的开发,面积只能不断减少。“现在大规模恢复湖面已经很难实现了,目前主要做的是保证现有湖面不再减少。”洪湖湿地局法制科科长邓兆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