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交通运输部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领域的实施意见》;5月18日铁道部发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的实施意见》;5月21日卫生部下发《关于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经营性质的通知》,算上上周末出台的3个政策,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不少于6个部委出台文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之所以在这个时候能够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是因为《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意见》即‘新36条’已经颁布两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今年6月底之前,各部委的配套政策必须跟进出台。”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记者说,“近期的各种指导、实施意见的出台无疑是会有效促进民营投资进入以前难以进入的一些重要领域。”
胡迟还认为多部委引导民资文件密集出台有助于对当前的经济增长给予保障。他说,几天前召开的国务院会议称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增长成为完成今年经济发展任务所必须,但此次国家显然不准备像几年前反危机时一样,采取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那么,在这个关键时候,加大民营投资的进入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胡迟说。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认为,近期各部委引导民资文件的出台,从根本上说是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采取的又一举措,说明宏观调控的重心正从之前的偏重货币、财政政策向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并重倾斜,国家已经越来越重视通过产业政策的手段来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
蔡志洲对记者说,今年以来,政府总结之前的调控经验,在强调保持信贷规模、加快结构性减税的同时出台产业政策做大做强制造业,这有助于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
在蔡志洲看来,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国资等领域,一方面有利于在相关市场引入竞争,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提升企业活力和行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资本引入实业,在减少可能存在的资本泡沫的同时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水平。
攻坚
国企改革需顶层设计
一些学者认为,落实“新36条”的配套实施细则纷纷出台,对打破垄断行业的确有积极意义,但仔细分析上述6个部委出台的文件,仍可以发现很多让市场感觉“还不过瘾”的地方。
经济学家韩志国对记者表示,《指导意见》中强调的股权投资基金是权益基金,国有控股地位不会改变,民间资本进入国有企业后的地位和权益都是问题。
此外,《指导意见》的出台可能促使国企进行大量融资,国有股或大规模套现,市场能否认同也是一大疑问。
在27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等单位发布的《中国改革报告2012》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张卓元撰文指出,垄断行业这两三年发展加快但改革滞后,针对垄断行业的改革仍任重道远。张卓元表示,从现在起到2020年,只有不到十年的时间,而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垄断行业改革,仍有许多攻坚任务。
为了推进国企改革攻坚,垄断行业改革攻坚,张卓元认为,首先要有顶层设计,同时要有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否则无法排除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和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