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打造第六座国家中心城市
时间:2012-05-28 10:02:14  来源:安青网  

东南西北皆有国家中心城市,唯中部独缺。而在我国近现代史,只有两座城市曾被冠以“大”字,一个是大上海,另一个就是大武汉。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12月,武汉市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奋斗目标。那么,无论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是复兴大武汉,与其他城市相比,武汉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究竟有哪些?大武汉,到底什么大?

中心城市的两次完美升级  说到武汉的工业基础,要从张之洞说起,他在鄂推“西学”、练“新军”、办“洋务”,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武昌造币局,以及布纱丝麻四局等开创了武汉近代工业的良好局面,武汉城市地位急剧上升,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成为与上海、广州并驾齐驱的中国三大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武汉更是被寄予厚望,一大批国家重点项目落户武汉。特别是2000年之后,武汉的发展开始提速,城市地位也逐步回升,2009年,武汉GDP重回副省级城市第五位。

在过去30年间,武汉定位实现了从省会城市到“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再从“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到“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的两次历史性跨越。百尺竿头,武汉更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砥砺前行,要在下一个十年,谋求从“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谋求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有实力,更有机遇。目前,国务院已明确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和重庆5座城市为“国家中心城市”。也就是说在国内东南西北几个方向,都已经有相应的国家中心城市,在中部崛起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诞生国家中心城市,“武汉最有可能担当这一角色!”武汉市党代会报告提出,武汉将通过10年或更长时间发展,成为与上述城市比肩的城市。正如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阮成发向近千万武汉市民发出了复兴大武汉的呼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要当仁不让!”

抱团发展的几何式增长  大棋盘才有大棋局,大武汉并非只是武汉一个城市发展,而是以武汉为核心、为头雁,引领整个都市圈发展、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发展,力争打造出中国的新的增长极。武汉“1+8”城市圈于2007年正式上升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战略后,经过几年发展,2010年,城市圈以占全省31.2%的土地和52.5%的人口,贡献了全省逾60%的GDP和65%的财政收入,吸纳超过60%的投资,实现62.5%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80%。

毋庸置疑,坐拥土地、淡水等丰富战略资源的武汉,得益于强大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发展空间巨大。随着三大国家发展战略的聚集和叠加,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武汉的大发展正当其时。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强大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武汉的发展空间不断拓展。“1+8”城市圈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的梯次推进,为城镇化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武汉都市圈建设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在国家职能部门的具体规划中,以武汉都市圈为核心的中部地区,已被列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发展区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国家发改委规划的全国七大经济核心区,中部沿江地区排在第四位。在建设部对全国八大都市圈设想中,中部沿江地区都市圈也居第四位。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武汉正携手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致力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武汉的发展腹地,正逐步延伸至整个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地域范围内,而这一带正是国家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

“九省通衢”到“九州通衢”的华丽转身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就能很直观地看到武汉承接东西、连通南北的地理位置。武汉自古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武汉也是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2011年,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进一步提出,要把武汉建成“祖国的立交桥”。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