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赵春明 经济学博士 ,1964年9月出生于江西省崇义县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主要从事于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
教育背景:
1990—1994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博士
1985—1988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
1981—1985年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学士
主要学术经历:
2002.4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
2001.9韩国国家研究开发院访问学者
2000.6—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
1999.10—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
1998.10—1999.10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7.6—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1994.6—1997.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1991.6—1994.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讲师
1990.7—1990.9复旦大学欧洲共同体经济政策高级研讨班成员
1988.7—1991.5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助教
社会兼职: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
中国亚太学会理事
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理事
北京市经济学总会理事
中国社科院国际片正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香港公开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授
中美工商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奖论文评审委员会委员
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委员
世界与中国竞争力研究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务院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北京市企业文化研究中心特聘专家
北京服装学院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世界经济》匿名评审专家
《当代亚太》编委
《太平洋学报》编委
《亚太经济》学术顾问
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评审委员会委员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创业杯比赛评审委员会委员
河北明珠塑料有限公司独立董事
汉帝管理咨询公司专家顾问
荣誉和奖励 :
“适应‘入世’需要 从应用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国际贸易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北京市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4)
主编教材《国际贸易学》被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推荐教材(2004)
所授课程“国际贸易学”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2003)
《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合作),获第7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2)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优秀成果奖(2002)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达到内容深刻性与形式生动性的统一”,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
《现代资本主义论》(合作),获教育部第2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998)
《重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社会及人文科学优秀论文”(1998)
“世界经济教学改革探索”,获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1996)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多元化研究》,获第4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
《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多元化研究》,获第10届“中国图书奖”(1996)
《“复关”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获全国迎“复关”对策有奖征文二等奖(1994)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届励耘奖学助学基金优秀青年教师二等奖(1994)
“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1993)
主要论著:
(一)著作
1.《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多元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第一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中国图书商报》等发表书评,并获奖;
2.《论共有制与私有制》,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9月版;
3.《现代资本主义论》(合作),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版,《人民日报》、《世界经济》、《光明日报》等发表书评,并获奖;
4.《从神话到现实——东亚崛起与现代化模式》,武汉出版社1998年3月版,《新华文摘》、《人民日报》、《东北亚论坛》等发表书评;
5.《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学》,中共中央组织部党建读物出版社2000年11月版,《人民日报》、《经济学消息报》、《当代经济研究》等发表书评;
6.《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年1月版;
7.《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8.《非关税壁垒的应对及应用——“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策略选择》(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人民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发表书评;
9.《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版;
10.《经济发展与金融现代化》(合作),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9月版;
11.《行为金融学》(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版。
(二)教材
1.《现代西方经济学》(合作),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2.《当代世界经济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合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列入国家教育部高等成人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
4.《商务谈判》(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6月版,列入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面向二十一世纪规划教材”和“十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项目;
5.《国际贸易学》(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版,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研究生用推荐教材。
(三)译著
1.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合译),海南出版社1992年7月版;
2.曼德尔 :《资本主义发展的长波—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版;
3.亨利•诺:《美国衰落的神话——领导世界经济进入九十年代》(合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8月版;
4.阿西马科普洛斯:《收入分配理论》(合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4月版。
(四)工具书
1.陈征主编:《简明〈资本论〉辞典》(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2.宋涛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全书》(参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版。
(五)论文
1.1987,《对解决贫困地区小学教育经费问题的几点想法》,《教育与经济》,第1期;
2.1987,《理论工作者一定要有踏实的研究作风》,《理论信息报》,
3.1988,《从科学社会主义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4.1988,《对传统危机概念的异议》,《理论信息报》,
5.1988,《〈资本论〉中关于经济危机的一句误译》,《理论信息报》,
6.1989,《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现象的思考和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7.1989,《关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几个问题》,《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8.1989,《对按劳分配不应作教条化理解》,《社会科学报》,
9.1989,《试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创立及其科学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10.1990,《谁先提出劳动竞赛主张》,《社会科学报》,
11.1990,《西方私有化浪潮未显示社会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报》,
12.1991,《愿轿车进口不再涨潮》,《经济参考报》,
13.1992,《求真理并非求现成答案》,《社会科学报》,
14.1992,《我国民间高利贷现象探析》,《经济学消息》,
15.1992,《应加强经济学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经济学消息》,
16.1992,《组织社会生产并非货币的独立职能》,《经济学消息》,
17.1992,《小议中国的基尼系数》,《经济学消息》,
18.1992,《不宜仅用道德标准评价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报》,
19.1992,《对“中国应走私有制道路”理论依据的评判与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增刊;
20.1992,《劳动力个人所有与市场体系》,《社会科学报》,
21.1993,《贫富分化现象新探》,《亚太经济时报》,
22.1993,《市场经济与世界经济体系》,《经济学消息》,
23.1993,《论西方社会福利政策的本质》,《新视野》,第3期;
24.1993,《〈马克思经济学说研究〉评介》,《光明日报》,
25.1993,《“剥削”新解》,《社会科学报》,
26.1993,《论复关后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趋势》,《科技日报》,
27.1993,《重新理解“剥削”概念的实质》,《亚太经济时报》,
28.1993,《评〈中国的经济发展〉》,《现代日本经济》,第6期;
29.1993,《走出对劳动力商品认识的误区》,《亚太经济时报》,
30.1993,《略论国家对贫富差距问题的对策》,《亚太经济时报》,
31.1993,《论国家在贫富差距问题上所应采取的对策》,《经济学消息》,
32.1994,《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及对我国的启示》,《亚太经济时报》,
33.1994,《“通货膨胀无害论”并无日本经验作支撑》,《经济学消息报》,
34.1994,《“民居工程”值得一试》,《经济学消息报》,
35.1994,《巧借他山之石,谋攻自已之玉—谈市场经济条件下世界经济学内容的调整与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6期;
36.1994,《论日本的技术引进与研究开发》,《现代日本经济》,第6期;
37.1994,《论亚洲“四小”经济发展的依赖性及其新的经济调整》,《亚太研究》,第6期;
38.1994,《西方私有化运动评析》,《真理的追求》,第7期(笔名:谷夫);
39.1994,《论亚洲“四小”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1995年第1期转载;
40.1994,《从亚洲“四小”看我国的外资引进问题》,《中国商报》,
41.1994,《对日美贸易摩擦的思考》,《国际贸易问题》,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1995年第5期转载;
42.1994,《日本企业管理的“三大支柱”》, 《社会科学报》,
43.1994,《亚太经济起飞的奥妙》,《中国合作经济报》,
44.1995,《解脱虚假繁荣还待时日—话说日本经济》,《亚太经济时报》,
45.1995,《推行适时的经济发展战略—韩国经济》,《亚太经济时报》,
46.1995,《位居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之首—新加坡经济》,《亚太经济时报》,
47.1995,《台湾: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亚太经济时报》,
48.1995,《泰国:工农业均衡协调发展》,《亚太经济时报》,
49.1995,《马来西亚:以农促工,协调发展》,《亚太经济时报》,
50.1995,《菲律宾:经济发展峰回路转》,《亚太经济时报》,
51.1995,《文莱:未来经济面临严重挑战》,《亚太经济时报》,
52.1995,《朝鲜:重视对外经济合作》,《亚太经济时报》,
53.1995,《柬埔寨:在调整中不断发展》,《亚太经济时报》,
54.1995,《美国:经济实力今不如昔》,《亚太经济时报》,
55.1995,《加拿大:依附外国资本和国外市场》,《亚太经济时报》,
56.1995,《墨西哥:何日摆脱经济危机困扰》,《亚太经济时报》,
57.1995,《危地马拉:以农业为主多业发展》,《亚太经济时报》,
58.1995,《从耗散结构理论看经济学方法论的创新》,《光明日报》,
59.1995,《日本独具特色的企业制度和管理方法》,《日本市场经济》,第1期;
60.1995,《略论亚洲“四小”通货膨胀率的高涨及其成因》,《亚太经济》,第2期;
61.1995,《对我国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和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新华文摘》1995年第6期摘编;
62.1995,《日本产业空心化问题刍议》,《亚太论坛》,第2期;
63.1995,《日本“产业空心化”探析》,《亚太经济》,第3期,收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红旗出版社等1997年4月版;
64.1995,《东盟四国面临的经济问题及其对策》,《当代亚太》,第4期;
65.1995,《日本产业政策论析》,《现代日本经济》,第4期;
66.1995,《“皇冠上的明珠”—经济学》,载《影响世界的100种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10月版;
67.1996,《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处理好几个关系》,《光明日报》,
68.1996,《正视渐进型改革的成本与代价》,《亚太经济时报》,
69.1996,《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四个问题》,《经济学消息报》,
70.1996,《1995:我国外贸存在的问题》,《经济学消息报》,
71.1996,《亚洲“四小”的外资引进及启示》,《经济学消息报》,
72.1996,《〈现代资本主义论〉简介》,《光明日报》,
73.1996,《日本以教育促经济的经验分析》,《现代日本经济》,第1期;
74.1996,《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商品化问题探析》,《许昌师专学报》,第2期;
75.1996,《韩国跨国公司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当代亚太》,第3期;
76.1996,《泰国重视发展农业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亚太经济》,第3期;
77.1996,《论东亚经济的持续发展性》,《亚太经济信息》,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国际经济》1996年第5期转载;
78.1996,《东亚:新世纪的曙光》,《科技与国力》,第5期;
79.1996,《出口导向—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成功的“诀窍“》,《前线》,第5期;
80.1996,《西方工会面临三种选择》,《前线》,第6期;
81.1996,《日本是如何保护和扶持民族工业的?》,《前线》,第10期;
82.1997,《外资引进是否太多?》,《光明日报》,
83.1997,《可喜的进展 重大的突破》,《中国改革》,第11 期;
84.1998,《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国开放事业的理论思考》,《理论学习与研究》,第3期;
85.1998,《美国的企业兼并浪潮及启示》,《人民日报》,
86.1998,《我国外贸目前究竟受到危机的多大影响》,《经济学消息报》,
87.1998,《化解东南亚金融危机消极影响的五大对策》,《东亚经贸新闻》,
88.1998,《儒家文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当代亚太》,第6期;
89.1998,《论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载《跨世纪的世界经济与中国》,中国经济出版社10月版;
90.1998,《重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第10期,此文被美国柯尔比科学文化信息中心评为“社会及人文科学优秀论文”;
91.1999, The Impact of the Asian Crisis o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ASC Letters》,winter/spring 199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U.S.A;
92.1999,《WTO:机遇与挑战并存——采访来鞍作WTO报告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春明博士》,《鞍山日报》,
93.1999,《加入WTO:调整经济结构的契机——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春明》,《科技日报》,
94.2000,《如何看待中国入世的利与弊和得与失》,《闽发证券研究所季刊》第1期;
95.2000,《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几点思考》,《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96.2000,《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内部文稿》(《求是》附刊,半月刊),第12期;
97.2000,《辩证看待入世后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0年第9期转载;
98.2000,《成功之路》,《中国考试》,第5-6期;
99.2000,《命运就在你手中》,《中国考试》增刊;
100.2000,《西方企业健康管理的兴起及其启示》,《中国改革》,第5期;
101.2000,《关于我国银行业并购方案的构想》,《闽发证券经济研究所研究季刊》,第2期;
102.2000,《读书人的尴尬地位—-从另一个角度看“长江〈读书〉奖”风波》,载《学术权力与民主》,鹭江出版社,8月版;
103.2000,《减弱入世冲击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0年第12期转载;
104.2000,《借鉴国际经验 减弱入世冲击》,《前线》,第10期,
105.2000,《美国社会福利保障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亚太经济》,第5期,《新华文摘》2001年第2期摘编;
106.2000,《关于虚拟经济的思考》,《南方经济》,第12期;
107.2000,《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2期;
108.2000,《东亚能否走到一起》,《环球时报》,
109.2000,《美国“新经济”政策问题研究》,载《亚太经济发展报告》,南开大学出版社,12月版;
110.2001,《亚太经济合作 任重而道远》,《求是》,第1期;
111.2001,《虚拟经济新探》,《经济问题》,第1期;
112.2001,《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处的不利地位》,《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113.2001,《WTO:纺织业感受春天》,《中国资产新闻》,
114.2001,《各省的自给自足现象意味着什么》,《经济学消息报》,
115.2001,《参与合作 共同繁荣——北师大教授赵春明谈APEC贸易部长会议》,《国际商报》,
116.2001,《韩国入关的启示》,《世界知识》,第11期;
117.2001,《“10+
118.2001,《反倾销:我国外贸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外汇管理》,第7期;
119.2001,《“10+
120.2001,《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回顾与展望》,《现代日本经济》,第4期;
121.2001,《北京申奥成功 周边受益几何》,《经济学消息报》,
122.2001,《韩国入关后的经济对策及其经验教训》,《亚太经济》2001年第4期;
123.2001,《巴西入关后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改革内参》,第16期;
124.2001,《如何对进口商品反倾销》,《国际商报》,
125.2001,《论国外发展创业投资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第5期;
126.2001,《金融市场分析的新视角—评易宪容〈金融市场的合约分析〉》,《21世纪经济报道》,
127.2001,《中国经济如何应对外部冲击》,《中国外汇》,第11期;
128.2001,《论美国经济增长趋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领导之友》,第4期;
129.2001,《劳动价值论与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人民日报》,
130.2001,《世界畜禽疾疫危害极大 中国须有新对策》,《国际商报》,
131.2002,《“入世”:中国纺织工业如何布局》,《中国改革》,第1期;
132.2002,《对美国反倾销案应诉的经验与对策》,《中国经济时报》,
133.2002,《论中国与东盟四国的产业结构及贸易关系》,《现代国际关系》,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第6期转载;
134.2002,《从国际经验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位选择》,《世界经济》,第5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8期摘编;
135.2002,《重点防范 积极应诉——对发展中国家反倾销案应诉的经验教训》,《中国经济时报》,
136.2002,《顾客是上帝吗?》,《深交所》,第5期;
137.2002,《IMF和阿根廷金融危机》,《经济导刊》,第7期;
138.2002,《〈世界经济新格局研究〉简评》(李明),《经济学动态》,第5期;
139.2002,《中国不应被非关税壁垒难倒——访非关税壁垒研究专家赵春明教授》,《中国经济时报》,
140.2002,《两岸相遇在WTO》,《世界知识》,第15期;
141.2002,《半是风雨半是晴——美国经济走向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时报》,
142.2002,《不断拓展世界经济研究的新领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143.2002,《美国经济走向对我国有何影响——访北师大国际经济系主任赵春明教授》,《中国财经报》,
144.2002,《日本“入关”后的经济对策研究》,载《转型期中日经济发展比较》,经济科学出版社及日本学文社;
145.2002,《出口退税制度亟待改革》,《大经贸》,第10期;
146.2002,《大陆与台湾“入世”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第5期;
147.200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负面影响》,《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148.2002,《巧妙应对欧盟反倾销指控》,《商务博览》,第1期;
149.2002,《我们拿什么反击贸易壁垒——访北师大赵春明教授》,《中华工商时报》,
150.2002,《服务理念 何时让我亲吻你的脸》,《经济学家茶座》,第4期;
151.2002,《美国经济趋缓对世界的影响》,《百科知识》,第11期;
152.2002,《不可替代的宏观调控——减弱加入WTO冲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国际贸易》,第11期;
153.2002,《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与挑战》,《世界经济与政治》,第11期;
154.2002,《大陆与台湾入世对两岸经济关系的影响》,载《入世后两岸四地面对的新问题》,正中书局(台北);
155.2002,《民营企业还需提高素质 二次创业》,《当代经理人》,第10期;
156.2002,《点击五个关键词——“入世”周年盘点》,《大经贸》,第12期;
157.2003,《保护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合法收入》,《人民日报》,
158.2003,《冷眼向洋看世界》,《中国审计》,第2期;
159.2003,《当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交叉发展趋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160.2003,《寒冬难敌春意浓——SARS对亚洲经济的影响》,《中国审计》,第14期;
161.2003,《审计——我们感谢,我们期待!》(中国审计20年“权威观察”笔谈),《中国审计》,第17—18期;
162.2003,《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家劳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
163.2003,《隐性非关税壁垒:我国保护国内市场的策略选择》,《中国流通经济》,第9期;
164.2003,《伤害连连为哪般?》,《大河报》,12月5—11日(第99期);
165.2003,《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发展战略——赵春明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第11期;
166.2004,《推进对外直接投资》,《人民日报》,
167.2004,《任重而道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前景》,《世界经济》,第3期;
168.200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学习时报》,
169.2004,《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无形资产产权界定分析》,《中国流通经济》,第5期;
170.2005,《我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171.2005,《大国政府间的贸易政策博弈》,《国际贸易问题》,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