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围墙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筑围墙的弊端,也在所难免,至少这围墙一筑,便与外界少了交流互动。于是乎,我就不免想到苏州园林。那些院墙上一列列漏窗,吸引着你逐窗观赏,窗窗都向你透出一幅风景画。墙壁把园林内外的山水一分两半,漏窗又将分隔的山水连成一气。正所谓:“没有长墙的遮隐,则一览无余;没有漏窗的透露,就封闭郁闷。”而明代造园大师计成的话,更让人茅塞顿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这大抵便是苏州园林之墙窗设计的精巧高明之处了——既保留了墙应有的功能,又通过窗避开了墙的弊端,使墙外与墙里的山水对应,更令行人与游人、人与景双双互动,这是怎样的一种诗性情绪呀!
说到围墙其形其状、其功其过,不由的令我想到其实在社会生活中,不也存在着另一种“围墙”吗?尽管它无形无影、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厚厚实实,没有“漏窗”,顽强地阻断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往,以至使有些人处于互相提防、甚至敌对的精神状态。想起在“史无前例”的年代,出现过“人人自危”的现象,每个人心里都筑起了“围墙”,你提防着我,我提防着你。于是乎,趋“利”避“害”最好的方法,便是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在别人面前筑起“心墙”,免得别人偷窥,免得被人抓住把柄。
可人与人之间互筑“心墙”,到底是悲哀的,对于每个人而言,亦未尝不痛苦。毕竟,人是群体动物,每个人都生活在环链之间。人类共同生活的漫长经历提供的经验教训,使人们发现并确立了一些最普通和最基本的特定品性,如善良、诚信、公正、自由。而确立这些特定品性,呼唤人与人之间拆除“心墙”,做到坦诚相见、诚信交流、真诚帮助。
拆除“心墙”,古人留下过智慧。读书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唐朝大将郭子仪,曾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过大功,得到唐肃宗的赞赏,赐官中书令,后又晋封为汾阳郡王。平时,郭子仪家的大门洞开,任人随便出入。有一次,他的部下将出任外镇来向他辞行时,郭子仪妻女正在梳妆,她们呼唤郭子仪拿东西竟像使唤奴仆一样,让人颇觉尴尬。其实,外人有所不知,郭子仪这样做,恰恰是为了通过“大门洞开”而有意推倒“心墙”,由此建立一种互信的通道。诚如郭子仪所言,如果高墙闭户,内外不通,万一有什么冤家罗织我们不忠的罪名,会有贪功嫉贤的坏人添油加醋将它说成事实,到那时九族诛灭,后悔就晚了。郭子仪不可谓不明智,“大门”连着“心墙”、“心门”,大门一开,内外一通,其光明正大之心自能保其平安康福。
如果说,郭子仪之“大门洞开”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话,那么,时至今日,尤其对于不同程度存在“文人相轻”现象的学术界而言,推倒“心墙”,敞开心扉,服从真理,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理应成为一种道德追求和文化自觉。曾有学者直言不讳:“近代国学大师章炳麟,对中国学术贡献不可谓不大,但他对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却抵死不肯降心采纳,还一再告诫门下弟子,不可信甲骨、钟鼎之文,这真是何苦来也!”
门户可以立,门徒可以收,但学术的“心墙”一定不能筑。因为学术需要交流,需要相互取长补短,否则,不问青红皂白,一概加以简单否定,这对于繁荣发展学术何益?实现学术的公正、平等、自由,变“文人相轻”而为“文人相亲”,其要义在于门虽设而务推“心墙”、常开“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