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造了发展奇迹,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在经历了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我省的经济总量已经连续23年位居全国首位。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人民的幸福感与尊严感却并未随着这驾经济马车的疾驰而同步增长,发展陷入了片面性。而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速和总量,自然就会背离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党代会报告中,通篇未提GDP增长目标,总结过去五年成绩也只用了不到一千字。淡化GDP数字,正是为了消除GDP崇拜。过去五年间,为人民谋幸福,广东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编制了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和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突出加强文化教育事业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解决“基本民生”、“底线民生”、“热点民生”问题,大力推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新模式,建成珠三角绿道网等一批惠民工程……
幸福广东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既包括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又包括保障人民群众社会政治权益。幸福虽然是主观感受,却并非空中楼阁。过去不少人一直有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不然。因此,在做大做好经济蛋糕,实现广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必须加大对民众物质生活的投入,突出改善民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文化强省建设是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没有文化支撑的生活并不是幸福生活,没有文化氛围的广东亦非幸福广东。再次,社会生活方面的诉求也必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要参与社会活动,要求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求公平正义。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幸福的内涵,既不片面强调其物质性,也不过分强调其主观性,才能让幸福广东的建设更具科学性。
建设幸福广东,应当按照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部署做到“四个必须”:必须突出改善民生;必须突出文化引领;必须强化制度保障;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也要防止急功近利、形式主义等错误倾向,既积极作为,又量力而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循序渐进地提升全民福祉。当初陷于GDP崇拜、GDP政绩,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急功近利,过于浮躁,热衷于走捷径、添门面。在幸福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清晰的原则指引,没有明确的思想认识,就难免同样出现“幸福”政绩工程,追求幸福却成了追求“幸福”标签,希望靠近幸福却离幸福愈来愈远。幸福不是一个箩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装。建设幸福广东,我们不仅要当前的幸福,更要可持续的幸福。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不是我们追求的幸福;标榜的、形式主义的幸福,同样不是。
幸福蓝图总是让人激动的,但没有共建共享的过程,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没有共同劳动携手创造,幸福绝不会从天而降。建设幸福广东,我们已经起步,还需要全省广大党员、每一个公民切实的担当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