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邓伟志:努力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
时间:2012-05-22 10:52:35  来源:文汇报 

何谓“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尊重事实与丰富想象相结合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多向思维与平等讨论相结合的精神

●科学精神是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相结合的精神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献身精神

学一点科学知识不易,掌握科学方法更难,培养科学精神是难上加难。可是再难也得努力培养和弘扬科学精神。因为,要科学地生活离不开科学精神,要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也离不开科学精神,要科学发展更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不是标签和广告。科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是科学事业,乃至各项事业的灵魂,是第一位的。在辛亥革命之后、“五四”运动之前的1916年,中国第一个提出“科学精神”的任鸿隽有一比,他说“科学好比鲜花,从产地(国外)带回一枝一叶无济于事,应该带回种子和种植方法。”这“一”能生“多”的“种子”就是科学精神。

何谓“科学精神”?有学者检索过文献,说有五十多种解释。当然,实际上远不止于五十多种,可能更多。不过,在众多的说法中,只有深浅之分、高低之别、定义项的完整与否,而无尖锐对立。

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

不能一味坚持“眼见为实”

科学精神是尊重事实与丰富想象相结合的精神。科学是探索未知的。未知并不是不可知的。但这可知又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的。要尊重客观事实,一是一,二是二。立于真实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是经得起重复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反之,如有虚假,得出的结论便是错误的。在科学史上不是没有作假现象的。20世纪初叶,英国的“道生曙人”就是有名的伪科学。道生把黑猩猩的下颌骨加工后,冒充“古人化石”,又骗过了解剖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两位大权威的眼睛,便声称发现了人类的祖先。正当“道生曙人”轰动世界时,一位医生和一位动物学家站出来戳穿了这场编局。尤其是后来“北京猿人”的发现,有力地推动了科学战胜伪科学。还有活跃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耳朵认字”,又是上电视,又是上学术刊物,还有大人物支持,并引来一个又一个自称的“宇宙人下凡”,结果全都经不起检验,证明是弄虚作假,玩“小魔术”而已。魔术承认是以假乱真,可“耳朵认字”却把假说成真,成了科学史、社会生活史上的笑料。

科学是“老实学”,可是不等于“拣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有时候甚至也不能一味地坚持“眼见为实”。看见太阳东升西落,就以为太阳是围着地球转的“地心说”,最终还是被“日心说”所代替。对所见所闻要去粗取精,甚至要对有些所谓“事实”也要来一个去伪存真。事物难免会有假象。假象不是本质。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还必须学会“由表及里”。不仅如此,还要学会“由此及彼”,这就是联想。科学需要联想,甚至幻想,需要发散性思维。不然,真理到了眼皮底下也不知道去抓,不然,还会把抓到手的真理放走。古代有很多诗人到庐山,发现山上的花开得比山下晚,“山中甲子无春夏,四月才开二月花”。想像力还算丰富的诗人没回答出“为什么”。宋代具有发散性思维的沈括就不同了,他认为是“地气之不同”,即山上气温比山下低。这才讲到了点子上。思想是劳动,思想是艰苦而又自由自在的劳动。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思想是驰骋在大草原上的野马,没有围墙的阻拦。科学精神要求人们在事实的大地上,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翶翔。

真正的讨论必须是平等的

科学精神是多向思维与平等讨论相结合的精神。发散性思维不会是单向的,一定是多向的。多向的思想成果一定是多样、多元的。学科的角度不一样,观察的侧面不一样,研究者的素养不一样,就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学说、学派。20世纪中叶,遗传学在中国有摩尔根、米丘林两大学派,地学在中国曾同时存在板块学说、大地构造学说等五大学说,天文方面也有大爆炸宇宙学等好几派,这都是科学繁荣的标志。多元的思想成果各有长短。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默顿(Robert K.Merton,1910-2003)把“可怀疑性”列为科学的特点之一。“可怀疑”就是可批判,就是可证伪。知识是要互补的,思维是能够共振的。科学研究的规律要求多元认识之间要展开讨论、对话。科学,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需要讨论。实践是科学理论之源,讨论是科学理论之流。对话必须对等。讨论,真正的讨论必须是平等的、平和的。因为真理可能掌握在权威手里,真理又往往出自于小人物之手;真理可能掌握在多数人手里,真理又可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现在人们都认为爱因斯坦了不起,在2000年评选百名千年伟人时,西方一个系统把马克思评为一号伟人,把爱因斯坦评为二号伟人;另一个系统把爱因斯坦评为一号伟人,把马克思评为二号伟人。可是,爱因斯坦在提出狭义相对论之初,没人听他的。他这个年轻人只能在他瑞士租用的住处里,讲给三五个人听听。他想谋个讲师当当都很难。科学史上的大量史实告诉我们:学术需要交流,交流中难免有交锋,最后也可能达于交融。随着交融而来的又可能出现新的多样、多元,这又要求再交流、再交锋、再交融。

向真理低头就是让科学抬头

科学精神是坚持真理与修正错误相结合的精神。提出学说的人总以为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自以为是”是对学术的忠诚,对真理的负责。可是,“真理是过程”。任何学说都不是顶峰,都是包含绝对真理成分的相对真理,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当学说受到批评时,要认真而又冷静地思考别人的批评。在没有认识到对方批评的正确性时,不必庸俗地、违心地接受批评,允许“固执己见”;一旦认识到别人批评得正确时,就要向真理低头,与错误告别,变“自以为是”为“自以为‘非’”,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万万不可坚持错误。向真理低头就是让科学抬头,是人生之大幸。坚持错误就是坚持耻辱,就是自欺欺人,就是丧失科学精神。这是说的学术。

至于学术以外的问题,科学家,伟大的科学家也有美中不足之处。对科学家的这些美中不足,从总体上要用科学精神来严格要求,但是,对科学家提出要求的时候,也不能完全套用对学术的做法。比方说,“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这个问题。如果认为伟大的科学家都是渺小的哲学家,那是对科学家的陷害。如果说,有些伟大的科学家是渺小的哲学家,那也是铁的事实。科学离不开哲学的指导。科学家假若掉进唯心论的泥淖,是危险的。可是,要求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伟大的哲学家,那也是形而上学。

献身是科学新发现的接生婆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献身精神。科学的使命是革故鼎新、推陈出新,重复老话、套话不是科学。过去,“革”谁的“故”,谁就喊痛;“推”谁的“陈”,谁就抵制。因此,马克思说:“科学的入口处,就像地狱的入口处一样”。这不是艺术夸张,不是耸人听闻,这是历史的总结。

历史上科学家“下地狱”有两类情况:

一种是被动的。意大利的物理学家伽里略认为地球和太阳都是运转的,被罗马宗教裁判所终生监禁。塞尔维特发现了肺循环,触犯了教会的“三位一体”,被加尔文教派一点一点地烤死。烤死比烧死更残酷。可是,在古代,被科学批判的神学就是这祥把科学家送进地狱。

再一种是主动的。那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明知放射性元素会伤害身体,为了科学研究的需要,偏要接触放射性元素,结果伤害了自己的身体。丁肇中及其团队七天七夜吃在实验室,住在实验室,不出实验室,让人的生理规律服从科学实验的进程,也是对身体的伤害。真理是长在世界第三极的巅峰上的鲜花,规律是藏在地表下多少千米深的“石油”,要寻找真理、摸到规律是痛苦的。美国有位学者把这叫做“享受痛苦”。用中国的成语说,就是要以苦为乐、苦中作乐、自得其乐,以迈向真理、走进规律为人生乐趣。牺牲是科学家的成功之母,献身是科学新发现的接生婆。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科学家都认为在科学面前不应当计较名和利。有人明确指出:科学是非营利性的。居里夫人把奖品给孩子们当玩具。古今中外有很多学者之所以断然拒绝各种各样的做大官的邀请,多是出于对学术的执着。学者要不为钱所累,不为权所赘。

如今有些学者不择手段地往官场里挤,是对学术的亵渎。官员不学无术肯定不行,但学者与官员是两个领域,能当官的未必能做好学问,能做好学问的未必能当好官。谁都知道,解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是无与伦比的高水平,可是,他的指挥能力是低得不能再低的低水平,让他当个排长怕是也当不好的。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是正常的。

为了创新,为了转型,为了驱走学术领域中的官气和铜臭气,迫切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邓伟志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