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神圣性”教育的缺位
时间:2012-05-21 15:03:41  来源:城市化网  作者:明亮 
    深圳的公交移动电视最近在反复播放一个反映深圳建设成就的宣传片,其中出现的一组数字让我印象深刻。比如,总人口达1450万,平均年龄30岁,每年吸纳12万大学毕业生,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国排名第一等等,画面、配音都很给力,片尾则打出了“先锋城市”口号。前两天偶尔收听另外一个广播,节目中也提到了1450万这个数字,据说是目前全世界犹太人的人口数量,其中大约540万在以色列,大约530万在美国。如果仅从人口规模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世界影响力来看,那“深圳速度”还真难称为“奇迹”,以1450万的人口规模,完全可以创造让世界瞠目的结果,这一点犹太人做到了。可见人口数量与其所能创造的价值总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这其中人的素质能力以及人们之间的维系方式可能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方面都需要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完成。

    细想一下,其实犹太人和我们华人有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在世界很多地方都被认为是“精明算计”的代表。人数虽然不多,但能吃苦耐劳,在不知不觉中就发家致富,甚至能掌控当地的经济命脉。在欧洲曾经出现的“排犹”和在东南亚出现的“排华”,其根源是类似的。本地人一般不太会检讨自己的懒惰,但会在意资源财富被外人占有。听一位从法国回来的同学讲,现在那里开小超市的犹太人已经搞不过温州人了。可见,在经商方面,华人并不逊色于犹太人。不过,犹太人的“聪明”不仅表现在商业经营方面,而是在科学、文学、经济学等各个领域全面开花。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901—2001年共有6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犹太人(或者说犹太裔)有152位,占总获奖人数的22.35%。其中获物理学奖的有39人,占物理学获奖总数的24%;化学奖获奖者23人,占16.8%;生理学和医学获奖者51人,占29.1%;经济学奖获得者18人,占47.37%;文学奖获得者12人,占13%;和平奖获得者9人,占10.98%。华人虽然也有几位获过奖,但较之犹太人相差甚远。

    很多人在分析犹太人和华人成功根源的时候都提到了重视教育,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不过,这两个族群的教育方式和内容却存在很大差别,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缺少真正的“神圣性”教育,只是偶尔夹杂些鬼神迷信和禁忌。犹太男孩出生后不久就要行“割礼”;2-3岁开始学习《圣经》(旧约);到13岁成年礼时要选取其中一段诵读并发表自己对其独立的见解;结婚时要踩碎一只杯子,一方面牢记圣殿被毁,另一方面也提醒新人,幸福易碎,要悉心呵护。这些其实都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神圣性”教育,信仰从一开始就印在孩童的心灵深处,成为犹太人终身受用的精神力量。虽然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有针对幼童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启蒙读本,但基本上还是局限在“世俗”领域,很多仪式性的活动(例如“过百岁”等)已经越发找不到“神圣性”的痕迹。长期以来,我们的启蒙或说基础教育的重点几乎都集中在技术器物层面和人际关系层面,高等教育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知识”和“道理”(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而在这些“实在”之外关于“神明”等唯“心”的教育则相对缺乏。

    教育强调“物质”和“实在”容易激励人“入世”和“奋斗”,这虽然是个体成功的前提和动力基础,但也容易让人陷入“工具性”和“急功近利”的泥潭,最后往往得不偿失,所谓欲速则不达。而犹太教育中强调“出世”的一点是让人对神怀有敬畏之心,并且将个人的荣耀全部归功于神。也就是时刻提醒人们,除了世俗层面的成功外,还有一个更为终极的价值。人不是万能的,人生也总是有边界和底线的。当我们把“时间就是金钱”当作金科玉律时,犹太人却认为,“金钱能够储蓄,而时间不能储蓄。金钱可以从别人那里借,而时间不能借。人生这个银行里还剩下多少时间也无从知道。因此时间更重要。”与工作赚钱相比,休息也是神与人之间的重要约定,所以无论是犹太人的“安息日”还是基督教的“礼拜天”都是给了人一个与神交流并自我反省的机会。而我们却经常把这一天用“加班”的方式浪费掉,因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具有“神圣性”的。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