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村里没有年轻人:半城市化的现状
时间:2012-05-17 09:10:2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禾刀 
     在农村地区,留守老人与儿童的问题不容忽视。在江西宜春的一个偏远小山村,五名儿童溺亡。当人们寻找人来救人时,发现连找个年轻人都是很困难的事情。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儿,村民们奔走相告,来的救援人员的年龄也不小了。56岁的王成生、58岁的王有福、64岁的王玉华和65岁的王根福都去帮忙了,而只有年龄最大的王根福下水了。(5月14日《山东商报》)

    几乎每年夏天,总能看到类似群体性溺亡的新闻,几乎每起悲伤事件的背后,都有留守儿童的身影。其实不仅仅农村留守儿童年复一年地重复群体性溺亡事件,由“老弱病残幼”构织的农村,互助互救和群防群治能力均大大削弱,留守老人的问题同样突出,越来越多的留守问题正在农村地区显现。

    对于务工人口外出密集地而言,往往也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民与其在家看天色谋收成,倒不如外出挣钱来得容易,这是市场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结果。当大量农村青壮劳力外出后,农村传统意义上的互助互救与群防群治体系已名存实亡,抗风险率骤然降低。虽然许多人辛苦一年大多远比在家种田挣得更多,但既无法尽孝赡养父母,也难以有效监护子女,实际上形成了一种身份真空。就现在日益薄弱的基层管理组织而言,仅凭自身单薄的力量,不足以有效填补青壮劳力外出后形成的真空,既因资金掣肘,也因人力精力严重不相匹配。简而言之,反思管理有所必要,但强化管理,不足以成为解决农村年轻人“空心化”的根本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由此造成了城乡发展的泾渭之别。近年来,虽然这一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并正逐步着手改善,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养老、保幼、教育、监护等与城市之间的巨大落差并未明显缩小,尤其是公共救助服务体系更是天壤之别。像这样溺亡事件,城市里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的公共救护问题,在农村则要寄望于七邻八乡的互助,且解决极其低效。城乡差距的现状一时难以解决,过去许多问题由农村的中坚力量即年轻人承担,当年轻人大批外出后,本来抗风险能力极弱的农村怎不问题频出?

    村里找不到年轻人,实际是“半城市化”下的生态。截至2011年底,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3%,不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认为这个数字至少要砍掉1/3。表面上,这些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由于户籍关系,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就是“半城市化”。

    “半城市化”现象,直接导致一个庞大群体不得不辗转于农村与城市之间,他们既无法真正融入城市,难以享受到城市同等待遇,又因长期脱离农村,无法起到传统意义上的“主心骨”作用。如果不能从城镇化角度反思并着手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身份和融入问题,在城市发展不断掏空农村青壮劳力的严峻现实面前,农村、农民、农业付出的代价必定更加沉重。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