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多地保障房建设现以旧充新挖坑打桩等造假现象
时间:2012-05-14 10:34:11  来源: 中国广播网 
 近日,武汉、珠海、东莞等地以“贴牌”“挖坑”等招数玩起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数字游戏,以旧公寓贴牌充数、挖坑打桩掩人耳目糊弄民众。网民认为,保障房概念不清、地方政府动力不足、资金缺口大等问题亟待解决。

  偷梁换柱水平赶超魔术师

  保障房“贴牌生产”引发了舆论关注。署名“如果爱”的网民表示,保障房数字如此充满水分,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又如何落到实处?网民呼吁加大监管和问责力度。

  署名“淡烟清荷”的网民说“旧公寓贴上安居房的标签,就成了百分之一百一的完成任务,武汉东湖有关部门的偷梁换柱把戏玩儿得面不改色心不跳,其水平都赶超魔术师刘谦了。看来安居工程只有政府出台严格的考核细则,并加强社会监督,百姓才能达到真正的满意。”

  署名刘少华的网民认为,这种“以旧充新”之举非但不值得鼓励,而且必须给予严惩。保障房既承载着中低收入人群对住房的渴望;也承载着中国社会中产以下阶层对地方政府的期望和依赖。如何推进保障房建设,如何摆正对保障房的认识,应该是各地政府必须严肃思考的问题。

  概念不清成贴牌原因

  网民认为,必须对保障房进行明确定义,并制定相关约束措施。许多学者提出尽快拟定《住房保障法》,或以条例的形式先出台,对保障房的定义、功能、法律地位等进行原则性规定。

  “燕赵凌云公子”的微博说“保障房建设,是国家的惠民工程,但由于法规制度缺失,保障房概念不清,地方政府可以任意对保障房自行定义,这也是一些地方政府拿已有房屋贴牌充作新建保障房的根本原因。”

  “w ikim ans”的微博也说:“保障房概念不清,各地自定义保障房。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被纳入保障房建设任务。一些地方出现滥竽充数情况,并因此导致国家明确禁止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集资建房复苏,产生新的不公平。”

  署名魏英杰的博客文章说,中央推进实施保障房工程,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地方,并没有对保障房的性质进行明确定义。这给地方留下了很大的自由操作空间。一些地方之所以公开把拆迁安置房列入保障房,问题就出在这里。安置房与保障房不可混为一谈,这似乎属于常识范畴。但对地方政府来讲,只要法规上没有明确,就不妨碍其滥竽充数。

  防止“贴牌生产”关键在资金

  据了解,2012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总的在建工程量将超过1700万套,属于历史最高水平。建设规模的大幅增加,建材、人工等建设成本不断上升,进一步加剧了保障房建设的资金压力。即便将中央及地方各种资金合在一起,各地仍有上百亿元的资金缺口。

  网民认为,资金的落实是防止“贴牌生产”、挤干保障房水分的关键。而要完成保障房投资建设任务,紧靠现有的资金来源渠道远远不够,创新融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当务之急。

  魏英杰的文章还认为,一些地方政府手中没钱,建设保障房难免有心无力。特别是,有的地方严重依赖房地产经济,当土地指标缩减,卖地收入减少,这时候恐怕拿拆迁安置房当保障房都不足以保证完成任务。

  另外,“galicge”微博认为,在资金缺口的巨大压力下还暗藏着工程建设质量的问题。中央的政令不敢不从,但在建设中如何保证不被偷梁换柱,防止豆腐渣工程也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

  一些网民认为,各地探索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一些好的做法在论证后可推广 。比如 ,媒体报道 的2011年上海城投控股与中国平安推出债权投资计划,筹集近30亿元资金支持上海保障房建设。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相比,该计划将节约成本约7000万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