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买得起票的观众才有走得远的市场。文艺市场究竟是谁的市场,高雅艺术究竟是不是高消费艺术?上海歌剧院公益性演出的事例有力证明,高雅艺术并非VIP专享,古典音乐一样有大把粉丝,文艺市场应该回归大众。
上海从去年开始推出的公益性演出,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普及、公益”的呼吁之下,演出市场票价居高不下的弊病,有了一定程度改观,不过这种改变,与市民期望的更多走进剧院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
目前上海除了几个标志性剧院之外,还没有提供“全公益价位场”的高雅艺术演出,阻碍了众多渴望走进剧院的市民百姓。城市剧院今年五一节借助“上海之春”举办的一场中央乐团演出,最低票价380元,高的要680元,结果只有80%的出票率,尽管这样的票价亏本了10多万元,还是阻碍许多渴望走进城市剧院观看这场高水准演出的观众。中央乐团的演出,如果放在市中心的几个剧院,票价起码要500到1000元,因为本市大多数演出,由于创作、排演、场租等诸多成本因素,平均票价依然在200元以上,参照去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这样的票价,要占到人均月收入的15%以上,与国外1%-3%的票价相比,相差非常悬殊,普通市民肯定是阻挡在剧院大门之外。
在构建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当中,上海的公益性演出,要迈出更大的步子,必须根据本市2300万市民这样一个人口总量的文化需要,确定上海演出场所公益性演出相应的比例,落实人均观看的场次,有一个定性定量的标准,才能够保证公益性演出落实到位,具体到人。
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公益性演出的经费,通过文化基金会的补贴,社会机构的支撑帮助,在上海的标志性剧院,推出全公益价位的演出;在全市各个演出场所,扩大公益性演出的场次。要倡导各个文化演出机构,甘当高雅艺术公益演出的带头羊,跨前做好上海各个层面的公益性文化民生,通过公益性演出,打破长期以来“进剧场非真观众,真观众却难进场”,“高票价—没观众—减场次—增成本—票价高”的恶性循环。要倡导上海歌剧院提出的“让大众进得起剧场、愿意进剧场,是培养观众、推广艺术、保证市场的重要前提,降低非普及型常规演出的票价,是将文化民生落到实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的理念和实际行动,重新思考申城演艺市场各环节的相互作用,科学设定上海的演出票价,保障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让每一个申城市民,都能够沐浴到公益性演出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