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助应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钱报网网友mvp棒棒糖:国企退休的老干部难道就缺那一辆自行车吗?红会想得真是周到:担心这些富人坐私家车坐久了影响健康,给这些“困难户”送自行车,如此离奇的捐赠,不像是雪中送炭,反而有点画蛇添足的味道,这背后的猫腻我想地球人都会浮想联翩。
如此大规模的捐赠,虽说是耗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精力,但实际上却没有收到捐赠的效果。自行车的质量差不说,把自行车捐赠到不需要的人手里,红会显然是别有用心,起不到好的作用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难道中国需要帮扶的群体都消失不见了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农民以及被病魔折磨急需用钱治疗的患者更需要这样的捐赠。该捐助的不捐,不该捐的却要硬捐,如此的“捐助”就失去了其雪中送炭的本色意义。
“仁爱”嫌贫爱富,有何猫腻
杨君贤:此事件中最离奇的不是仁爱基金把劣质商品当成捐赠物品,也不是向非社会弱势群体捐赠款物,而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捐赠,连一片纸的票据收条都没有,更没有购车合同。仁爱基金是怎么做账的?如此混乱的财务管理,要是没人浑水摸鱼,那才真的是怪事。捐赠万辆劣质自行车很可能并不是仁爱基金问题的全部,而只是冰山一角。看来,有关部门不光要查这起事件,还得对仁爱基金的所有账目进行详细调查。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称已开始调查有关情况,如情况属实将严肃查处,并通报结果。但此事件性质严重,恐怕不能光靠红基会自查,相关纪检监察和反贪部门也应该主动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明白的交待。
谢庆富:“仁爱基金”本应“雪中送炭”,如今却偏爱“锦上添花”,内中定然是有缘由的。从赠送的自行车质量差、出厂价和“仁爱基金”宣称的价格上存在巨大差别的情况看,“仁爱”变成“腐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很显然,作为慈善组织工作人员,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捐款捐物应该送到需要的人群手里,之所以把自行车送给退休老干部、效益好的国企退休职工,就是看中这些人不差钱。换言之,自行车质量好与坏,这些人不大会关心,即使是烂到不能用,也不会有人将情况捅出去。反之,如果这些质量差的自行车被捐赠给急需人群,自行车的利用率就会很高,加上自行车本身不给力,肯定会引出大麻烦。这也许就是仁爱基金“嫌贫爱富”的主要原因。
慈善应该接受监督,公开透明
钱报网网友无敌红桃六:红会此举不仅有违“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初衷,也会使红会继“郭美美事件”之后的信用危机再度爆发。红会接连陷入信用危机,表面上看好像是我们的慈善机构财务不透明,管理不规范,但仔细深究就会发现,深层次的问题是整个慈善制度存在巨大的隐性缺陷。作为红会这样一个大型的慈善机构,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才是其关键职责,而要想挽救其逐渐下滑的公信力,使慈善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有相应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保障。因此,推动慈善行业立法,用法律去约束其善款流向,同时积极发展民间慈善机构,通过引入竞争推动行业规范,并引入“第三方机构”做监督,才是提升慈善事业发展,提高慈善公信力的不二“法宝”。
钱报网网友孙维国:慈善的生命是诚信,捐赠者也好,接受捐赠的慈善机构也好,哪怕有一丝一毫的不诚信,也会对慈善公信力造成沉重打击。而要做到慈善诚信,一个常识和根本是,慈善机构必须账务公开,将善款去向的每一分钱,怎样花的、用到哪里,所有账目详细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并提供畅通无阻的渠道供捐赠者随时查询。口口声声说做慈善的红十字会做到这些了吗?
其实,公众对“红会仁爱基金向机关国企捐万辆自行车”的质疑,说到底,还是因红会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监督所致。如果红十字会花的每一分钱,怎样花的,用到哪里,账目都详细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对违规使用者严厉问责、处罚,他们花钱就不会也不敢如此大手大脚“不心痛”。可以不做慈善,但绝不能借慈善之名伤害慈善。本就脆弱的中国慈善环境真的伤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