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长势看好”的房地产市场,年轻人被市场定位为具有强大“消费欲望”的群体。诚然,年轻人独立的标志就是拥有“经济的独立”,而拥有自己的居所是年轻人独立的体现。买房是一项很大的开支,一个正常的买房者一定会“本能”地考虑其中的“得失”,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购房族来讲,如果有更好的选择也不会“挣扎”着“倾家荡产”去买房,谁愿意当“累死累活”的“房奴”?
也许,有人说年轻人“完全可以租房”等以后有了经济实力再买房也不迟。但是租房也得有房可租,而且租房的“机会成本”要得小于贷款购房的“预期成本”。目前,年轻人的工作一般都在一二线城市,要想在这些城市租一套“体面”的房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月的房租加上水电等开支都可以抵上贷款买房的月供了,况且房市的不确定性也令年轻人缺乏“安全感”。
再者,购房的“低龄化”群体,是指3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面临的一个现实而直接的问题是“独立”、“成家”。在中国这片具有传统“成家立业文化”的土地上,要想逆“传统而上”没房“裸婚”,还是很有难度的。
房子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年轻人“赶早”买房是对于自己来讲是一种“理性”的“经济人决策”,而且社会有一种逼着年轻人买房的“经济现实”。因为他们必须要考虑房价的上涨,房租等所带来的损失和“成家立业”的紧迫性。如果说要打中国年轻购房族的板子的话,那他们实在是很“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