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显示,第三季度GDP增长8.9%,前三季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全年“保8”已无悬念。尽管CPI、PPI同比呈现出下降,但从7月份CPI的环比出现持平之后,8月份、9月份环比都出现了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用“当前不存在通胀问题,但存在通胀预期,对通胀预期要给予高度关注”表明了官方对于民间讨论已久的通胀问题的态度。
而在此前一天的国务院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指出,在未来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即将“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放在同一位置。
此前,政策重点是保增长,兼顾调结构,“防通胀”在危机后首次出现在政策目标中。
通胀预期引起监管层关注
在央行10月14日公布的金融数据中,2009年9月末,M2余额、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以及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的增幅都创了新高,货币政策已经走向了极度宽松状态。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上一次决策层开始公开表示对通胀预期的担心是在2008年年初,当时CPI同比上涨幅度已达到7%以上。这一次,CPI同比还在以0.8%的速度下降,但因为预期CPI会在今后几个季度上升,国务院就开始表示关注通胀预期。“因此有理由认为,中国宏观决策的前瞻性在进一步提高。”
但曾师从“欧元之父”蒙代尔的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目前官方对于通货膨胀预期提出调控已晚。早在今年年初,通胀预期就已经出现,其早已开始改变人们的投资和消费行为,股市和楼市的上涨就是通胀预期最直接的表现。
随着国务院、央行等纷纷释放“防通胀”信号,央行对货币政策的“收紧”也开始愈发明朗。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当天,央行发行了900亿元3月期央票和800亿元正回购协议,加上此前回笼的750亿元,一周净回笼资金达1600亿元,创近13个月的单周回笼新高。这也是央行在“十一”后连续第二周实现净回笼。
货币政策转向可能性不大
尽管调整信号已然明显,但多数经济学家以及金融机构都认为,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出现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汇率都将保持基本稳定。即使在明年年初出现转向,预计也将比较温和。
“短期内,中国的货币政策的主基调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未来关注的重点,在于根据国际和国内经济金融状况,灵活微调货币政策的松紧度,即货币政策由反危机时期的过度宽松真正回归到中性的适度宽松方向上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长远来看,货币的宽松政策是很难持续的。货币宽松政策也是把双刃剑,在使用时应该有一个稳定的框架和规则,不能忽冷忽热,随意而为。同时,更应注重其他角度调控的跟进。而年底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明年“两会”,都可能对政策的未来走向产生影响。
“挽救金融危机之正确策略既不是‘凯恩斯式的财政赤字开支’,更不是‘伯南克—弗里德曼式’的货币和信用扩张,而是大幅度改善百姓的就业环境和真实收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各种税收和政府收费的减免、大力扶持消费信用(包括教育信贷)、大量发放消费劵、甚至最极端的措施,可以是开动‘直升机’将钞票撒到低收入的老百姓手中。”向松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