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概念,源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提出的“文化工业”,在后工业社会与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扩张的影响下,这一概念与消费文化、视觉文化、电子文化等结合起来,逐渐在西方文化研究中发展成为一门显学。具体到中国,文化产业研究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学科,经过老中青学者十余年的艰苦求索,这一新学科、新理论从无到有,已有较大的规模与影响力,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研究在学科上涉及到中国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在内容上涉及到WTO、“走出去”战略、可持续发展、新媒体、影视产业、新闻出版、旅游业、会展业等,在操作层面上涉及到政府、企业、商业流通、科技园区、传媒机构、民间组织、文化个体户等。由于中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文化产业研究距离一门具有稳态知识谱系的规范学科还有一定差距。
从结构上看,是“单体”研究多,而“整体”研究少。相关研究主要以具体的文化产业领域,如出版、演艺、旅游、新媒体等为中心展开,但对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体性的产业形态与学术形态的综合研究比较缺乏。其后果是使文化产业研究陷于“单打独斗”的初级形态,理论谱系与学科体系的建设一直比较薄弱。
从功能上看,是“实用”研究多,而“理论”研究不足。相关研究主要局限于对文化产业的“跟踪”和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市场拓展需要,有些则主要是简单的新技术、新概念介绍,以及相关市场调研的数据发布,而以文化产业基本理论问题、学科框架体系、内在规律等为对象的基本理论研究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基础理论研究尽管不直接表现为文化产业的产值与利润,但由于只有它能够提供一种基础性的“系统设置”,所以在实践中是绝对不应绕开的。
从学科上看,结构上的 “单体”化与功能上的 “封闭”化,产生的最大问题是缺乏深入的和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这与文化产业在理论上的多学科性,以及在实践上的高度综合性是严重不对称的。以新媒体文化产业为例,作为一种高度综合性的高新科技,新媒体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媒介融合的趋势。 2000年,为了研究这一趋势,美国佛罗里达州曾启动了坦帕新闻中心。但这个试验样本之所以未取得预期的成功,主要是相关学科之间缺乏跨学科融合与多学科合作的机制。在中国,这一方面的问题更加明显。如文化产业在管理与经营上与政府、商业机构、技术研发中心联系密切,在内容上与哲学、社会学、文学、艺术学、美学、历史学等人文学科相关,在创意与推广上又涉及到新闻传播、影视制作、艺术设计、数码技术等领域,这些学科和领域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壁垒,也是导致中国文化产业综合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通过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建设,促进与之相关的各学科的视界融合与学理综合创新,是目前文化产业学在理论上可持续发展,以及在实践中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智力支持的关键所在。
从空间上看,由于西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与产业发展在前,并成为全球性的主流话语,目前中国的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学习、译介的初级阶段。同时,由于落后现状导致的焦虑和学习中的急功近利,还形成了有些方面信息过度而有些方面信息严重短缺的后遗症。因而,如何全面地了解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真实情况,系统地掌握西方文化产业的理论进展,以便为建构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理论体系提供全面的资源与参照,也是决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提升国家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现实任务。
如何通过具有中国经验和理论原创解决文化产业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仅决定了我国文化产业能否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文化部 “倍增计划”的增长质量及其社会效益,是当下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和需要先行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刘士林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都市文化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