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经济适用房,政府初衷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它顾名思义应该有两大好处:经济性和适用性。
就像一枚硬币有两面一样,经适房在给一部分中低收入阶层带来住房好处的同时,也暴露出它在审核、分配、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不经济、不适用的现象。作为相对稀缺的住宅产品,经适房在规划、建设、销售和转让过程中,如果做不到全程公开透明,就难以避免暗箱操作,最终使其沦为权力寻租的对象。
贵阳:雾里看花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经济适用房真是可望不可求啊!要怎样才能买到一套经济适用房呢?”这是2007年贵阳市一位市民往市长信箱发出的诘问。
时隔近两年,笔者再看贵阳经济适用房仍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门槛低一房难求是多数欲购经济适用房人们的切身感受,一些经济适用房还未建好,就往往被“内部”认购一空,团购、内购、熟人还有打折优惠,造成普通消费者认为房价高,并且难以买到。
据了解,按照《申请经济适用房条件规定》,只要是贵阳户口,没有房子或是居住面积在15平方米以下,结过婚或是年龄在28岁以上,年收入在2万以下,都可以申请。
“但如果有熟人,这些都不是问题,而且收入那一栏可以填少点,只要所在单位能出具证明就行,在这方面查得并不严。”一位经济适用房售楼人员告诉笔者。
此外,由于目前经适房销售由房开企业完全垄断,普通消费者难以获知建设的及时相关信息。经常出现一个经适房项目在进行到办理预售许可证的环节,基本上都已被内部认购了。因此,一般低收入者了解经适房信息滞后,申购难度较大。
不经济
据了解,由于建设单位擅自修改规划以及管理部门的监督不力,套型面积及结构超标现象较严重,近年来表现较为突出。从2005年以来云岩、南明、金阳新区经适房套型面积及比例来看,大套型所占比例较大,其中60平方米以下的只占3%,60-90平方米的占16%,90-150平方米的占到64%,150平方米以上的占17%;在户型结构上,复式、跃层户型也占有一定比例,而对于真正需要经适房的低收入者来说,这样的套型面积与结构显然不“经济”。
此外,尽管相关文件明确规定“免征经济适用住房不动产销售营业税”,但实际上税务部门未真正按规定执行,造成经适房建设单位销售时,在物价部门制定的价格基础上,另加收不动产销售营业税,造成销售实际价格往往超过物价部门制定的销售价格,并给物价部门对经适房价格的监管带来难度。由于相关部门未对经适房的区位、楼层、朝向差价的幅度进行限制,加上开发建设单位在销售经适房时经常给团购、内部购买、熟人购买这部分购房者打折优惠,而现阶段经适房又属卖方市场,这些因素致使差价被“嫁接”到普通购房者房价上,因此造成普通购房者感觉经适房价格过高。
需求仍大
目前为止,贵阳市人均住房面积低于8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仍有4万多户,全市仍有10余万户中低收入家庭待购经济适用房。因此,目前贵阳经适房需求总量仍然较大。
贵阳市自实施经适房建设以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将此项工程列为每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1994年-1997年称为“安居工程”,当时市政府以每年建设15-25万平方米的规模实施“安居工程”,开发了栖霞、沙河、顺海、长冲等安居小区,竣工面积为76万平方米,完成投资9亿元。1998年以来,该市又相继开发了世纪园一期、黄山冲、玉田、大理、金狮等10余个经适房小区。1998年-2006年,全市经适房累计完成投资85.88亿元,竣工面积659.95万平方米,共核发预售许可证166个,批准预售面积462.58万平方米,套数39116套,登记销售面积272.04万平方米。
北京:蛋糕还是鸡肋?
8月21日下午,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网站公布了《关于时代新苑限价商品房项目配售的通知》。这个通知意味着,海淀区像小周这样的2883个“申请一居的普通户”又一次无缘限价房配售。
小周2006年大学毕业后分到了北京的一家国企,由于小周的单位为他落实了户口,跟上百万在北京打拼又没有取得北京户口的“北漂”们相比,小周多了一个希望——限价房。不过,让小周无奈的是,每次申购限价房,他都会被一些“莫名其妙”出现的“优先户”挤到了后面。
限价房是北京市目前保障性住房的主要形式。在今年北京市推出的13个保障性住房项目中,限价房占到了9个,其余4个为经济适用房,而已售经济适用房因为出现了较普遍的出租现象已经引起了各界的争议,于是北京市建委将保障性住房的重点转为限价房。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看来,限价房同经济适用房十分相似,申请程序基本一样,只不过限价房价格稍高,但是惠及面更广。小周说:“我还是把限价房当作政府给我们的福利,我相信政府是希望解决我们的住房问题的,只不过这块蛋糕想要的人太多了。”
同样,经适房的问题不仅出现在配售资格的审定环节,全国各地还发生了多起摇号环节出现“连号”的事件,就是在最后的选房环节上也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北京“土著”小王前两年由于拆迁直接进入到一个经适房项目的选房环节。在选房现场,小王发现她的号码居然后移了5位,这就意味着户型和朝向较好的房子将要被“插队”的人选走。
已经有多位专家学者对现有的保证性住房政策提出了质疑。8月21日学者叶檀撰文指出,保障性住房目前出现的问题在“法治和市场均不完善的环境下,很难根治。靠加强监管、靠增加工作人员解决这一顽疾,并不现实。”经济学家茅于轼也因为一直主张叫停经济适用房而引起激辩,他上个月在一期凤凰卫视的节目中说:“经济适用房的毛病就是,它认为有钱人能买房、没钱人不能买房这个市场是不对的,需要纠正,但是这根本纠正不了。政府应该帮助那些最困难的人解决住房问题,那是廉租房,而不是经济适用房。满足每个人对住房的占有欲,不是政府应该做的。”
“或许,限价房本身就是个鸡肋。”小周说。小周的工作地点在北京的南三环,小周妻子的工作地点在东四环,而此次时代新苑项目位于北五环之外的昌平区东小口镇。“就算这次能买到,我也只能租出去,用那个房租补贴我在城里的房租。好在限价房跟经济适用房不同,限价房是允许出租的。郊区的房子我还是需要的,我将来要把我的父母接过来,可以给他们住。”
石家庄:经济了谁,适用了谁
也许,隔着一条街道,或者彼此是近邻,尽管我们住的房子的性质不同,你住的是商品房,我却是经济适用房。
按理说,经济适用房是国家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的一项重要措施,理应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但是在风起云涌的房地产业中,在“保障性”与“市场化”之间,中国的经济适用房制度在断断续续实行了10年之际正遭遇前行之路摇摆不定的困局。
经济适用房制度成为当今中国楼市一个绕不开的重要话题。
而最近成为全国媒体聚焦的石家庄市房地产市场之所以被关注、之所以引起很大风波,就是该市房地产业中的两个不正常例子直接造成的结果。其一是北京媒体刊发《石家庄千套经适房遭弃购房管部门承认定价偏高》的报道在当地引起不小的风波;其二是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发布了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数据显示,7月,石家庄房价同比下降5.4%,同比降幅居全国首位,媒体评论认为这与该省实施的“三年大变样”不无关系。
尽管该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在当地媒体辟谣称“石家庄经济适用房弃购远没有‘近千套’那么严重,经适房仍是解决省会住房困难家庭居住条件的路径之一”。但是,因为此篇报道引发更多的则是该市另一个经济适用房竟然被披露是石家庄市有关政府部门的“公务员小区”,而且,其房价确实很经济,面积确实很适用。
长期关注我国房地产业的律师陈志伟接受采访时表示,经济适用房制度现在走到了十字路口,当初的1999年,国务院提出的是建立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体系,因为遇到亚洲金融危机,经济适用房体系建设被搁置,后来又重新启动。但是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又如何呢?在保障性和市场化取向左右为难之际,近几年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当然倾向于市场化,再加上实际运作中的不规范,经济适用房体系建设问题重重,而国外经济适用房制度运行比较好的是韩国和新加坡,这种制度在中国能否行得通,会不会水土不服,是废还是续,亟待高层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