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半的时间,对于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而言,似乎难以承载一个智慧城市冉冉升起的理想
2012年3月7日。黄昏。
从机场出来,搭的士驶入无锡市区,司机对物联网一词熟悉,而对物联网在身边的应用却感陌生。一路高速下来,电子监控“高清”摄像头已取代“标清”,交巡警部门可以实时监控路面信息。
在蠡湖大道周新路路口,一条“另类”的车道横在眼前,路面不见引导方向的箭头标志,而是在车道上方有一块LED指示显示屏。司机说,这是一条可变车道,在车流高峰时段,从万科、太湖国际小区出来的车辆大量涌到左转弯车道,这时,直行车道就会变为左转车道,以分担需要左转弯的众多车辆,到平峰时段又恢复直行如常。
无锡大范围的地铁施工给城市道路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然而,一路驶来,每天有几十万辆车行驶的无锡市区,并没有出现大范围拥堵状况。
由于可变车道试点的效果明显,无锡市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将原来的人工控制导向升级为流量自动控制,梳理排查此类潮汐现象严重的路口,进一步推广可变车道。一路看来,公交站牌全部为电子显示屏幕,清晰标注来车时间和状况,车子驶入市政府地下停车场,远远看到电子信息牌上显示:“A区第三排3个空位。”
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物联网正在勾勒无锡,这个“智慧城市”的面孔。
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将有超过7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这意味着每一年地球上都会增加7个纽约。城市的规模在扩张,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降低。交通堵塞会耗费掉GDP的1%~3%,6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城市。
城市迎来了它的又一次变革——智慧城市变革,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管理的各个方面,智能技术使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组成更有效的服务体系,使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处,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告诉本刊记者:“在这个意义上,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网络城市。”
无锡,一座因物联网而闻名的城市,引得各地观摩者纷至沓来。从2009年8月至今,两年半的时间,对于一个全新的信息技术而言,似乎难以承载一个智慧城市冉冉升起的理想。
“给我们点时间,让我们成长。”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电子信息产业处处长祁杭峰说,无锡作为物联网先行先试示范点,不要以为它有更多的优质资源,实际上,它还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这座2009年被确定为“感知中国”中心的城市,将呈现怎样智慧的面孔?
在尽可能多的行业布点
3月8日,65岁的无锡老人谢玲娣像以往一样,测量血压,不同的是,这一次,她同时打开床边一个灰色小电器盒开关,仅仅5分钟,社区“健康保姆”李大夫的智能手机上,动态呈现出谢玲娣老人的健康参数——血压、脉搏等信息。
中国首个物联网医疗服务系统今年3月首度亮相无锡。本刊记者在无锡新区新安街道的“健康保姆工作站”现场看到,一套“健康保姆”的物联网智能健康系统已经安装入户,在试运行中。
利用传感技术、3G网络传输等物联网技术,谢玲娣清晨5点所测的3次血压、脉搏等信息实时传递到李大夫的智能手机,奥妙就在于那个叫做“网关”的灰色饼干盒大小的电器盒,只要按一下开关,血压仪器中的通讯模块就与网关、数据中心、“健康保姆”的智能手机,完成了一个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系统运行,实现对慢性病患者有效的智慧健康服务。
无锡是国务院唯一批复建设的国家物联网创新示范区。2011年,由工信部牵头编制并已上报国务院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已为无锡物联网未来十年的发展制定了明确规划,到2015年,无锡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将培育10家左右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物联网企业。
“先行先试,要为全国的物联网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哪怕是失败也是可以借鉴的。”祁杭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祁杭峰兼任无锡市物联网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他给本刊记者严格控制了采访时间——20分钟。这一天,他要接待八批来访者,其中,六批是外地来学习无锡经验的,两批是记者的采访。
谈到2009年至今无锡物联网的发展,祁杭峰表示,物联网的产业发展规律、路径、商用模式都要探索,当前无锡物联网处在点、线、面的布点阶段,要在尽可能多的行业布点,“未来连成线,没有全行业的应用,怎么谈示范可行呢?”
“大中心”与“小中心”
3月9日上午,在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本刊记者第一次精确体验智能“能见度检测系统”,只见屏幕上闪动着安徽高速公路地图,光标所到之处,空气质量情况、能见度指标一目了然,精确到平方米之内。通过调整查阅项目,还可以了解近一个月同一时间段的能见度信息。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汇联向本刊记者介绍,目前,这样的物联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等领域。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8月温家宝到这里考察,提出将无锡建成“感知中国”中心。距离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大中心”的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500米处,是被无数物联网人士提及的“刘海涛团队”的无锡物联网产业中心,它被当地人称为“小中心”。
然而,令本刊记者不解的是,同样是做物联网研发,“大中心”和“小中心”似乎并不往来。“到目前为止,那个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跟我们也没有关系。”王汇联表示。
在“小中心”,本刊记者除了感知到一些资料图片外,没有看到应用案例,对方告知,管理人员出差在外,不方便。有知情人士透露,无锡两个研究院相互之间都不来往,这对于科研资源无疑是一种浪费。本刊记者就此求证祁杭峰,他表示,只有在物竞天择、市场优胜劣汰之后,才能产生主导模式。所以,需要时间检验。
无锡作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两年半以来,经过了怎样的发展路径?
“从目前来看,产业化大旗不倒,通过政府采购创造应用市场,通过应用示范把产业带起来。”祁杭峰告诉本刊记者,这一发展路径的选择是要付出代价的:2009年温家宝总理来视察的时候,无锡对物联网还感到神秘,政府投入很多精力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希望通过核心技术驱动带动物联网发展。走了一段后,发现创新驱动的模式可能会带来需求的不确定性,研发单位不知道市场要什么,可能导致科技和产业脱节。
祁杭峰说,随着对物联网的进一步认知,无锡的发展路径再度调整,知道物联网是对原有信息技术的提升,遂将发展路径调整到以产业化为导向,用市场来检验。问题又出来了,在起初特定阶段,市场需求有限,企业无利益可赚,“所以,还是要用政府‘有形的手’来推动。”祁杭峰做了个坚定的手势。
对此,科研部门的想法与决策者不尽相同。王汇联告诉本刊记者,物联网的技术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商业模式的选择上,在商业模式的形成方面,政府的大量示范工程未必能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因为“物联网是刚性需求,现阶段县级市连信息化都没有完善,很难有物联网应用需求”。
他表示,现阶段,政府引导的方向应该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大量示范工程点的建设。
还不是“理想世界”
“要给点时间,不要急。”祁杭峰说。他每天接待大量批次参观学习人群,并解释无锡的“智慧”为什么没有理想的那么完美,常面露疲惫之态。他向本刊记者感叹,从无锡物联网的发展来看,中国物联网现在仍然处于产业初期,不可能呈现美轮美奂的“理想世界”。
他解释,从2009年到现在,仍然是物联网培育期,还没进入成长期、成熟期;另外,信息产业有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效能滞后,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再好,对整个社会效能的提高也并不显著,只有各个行业都发展后,才会形成显著效果。
对此,王汇联表示认同,他更加明确地指出,从科研角度来看,物联网在这个阶段作为产业来看待,心态有点急了。
邬贺铨指出,智慧城市发展是一个长期演进的过程,在国外通常不会选择大城市来起步,而是在一些小城市中开始最初的探索。欧洲的智慧城市战略已经明确,智慧城市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2010年以前,智慧城市的相关技术已在某些领域的小范围内试用;2015年开始,智慧城市的系统雏形将在政府部门应用;2020年以后,智慧城市的技术应用才有可能走向社会,深入市民的居家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