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界的质疑,绿城中国昨日首度对《每日经济新闻》回应称,高价买地行为,源于集团自7月份以来的良好业绩和强劲现金流,且所买地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与国有企业合作项目。
行业分析师认为,国有资本正通过与民营地产公司合作拿地、开发,甚至参股投资,渐渐渗透到主要的几家民营企业,进而完成资本层面的“国进民退”。
土地市场最激进的民营房企
“世茂、富力等其他内地房企在经历了2007年的市场低迷之后,目前都在着力降低资金负债率。”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李国宜说,绿城中国是唯一的例外,今年7月以后,逐渐摆脱财务困境的绿城中国在土地市场频频出手,所购土地总金额和公司的权益销售额非常接近。
据住在杭州网的跟踪统计,7月以来,绿城中国已经砸了210.4亿元买了10多幅地。绿城中国投资者关系部戚丽琼认为上述数据不准确,但实际购买土地金额应该接近上述数据。
绿城中国昨日发布的10月公司简讯显示,截至9月30日,绿城中国的销售额为358亿元,其中属于集团的权益仅为226亿元。
由于销售额和买地金额相差不大,标准普尔将绿城中国的信用评级评为“B+”,并将展望定为“负面”,而与绿城同规模的其他内地房地产公司则至少评价为BB-、BB+,乃至更高。
李国宜认为,以绿城中国现在的财务结构,如果继续扩张买地,将使得公司在市场销售情况不佳时,遭遇非常大的财务压力。与平安信托签订总金额有望达到150亿元的投资战略框架协定,这些都被他视为高风险的表现。
事实上,早在今年年初,绿城中国就因去年的不佳销售业绩和高达140%的资产负债率,引发过“高息票据”危机。
新购项目背后的国企身影
对于频繁高价拿地的质疑,绿城中国CEO寿柏年昨日在10月公司讯中回应称,绿城中国的销售额历史性突破了300亿元,集团对国内主要城市的住宅市场短期及中期的前景有良好的预期,所购的土地主要是满足2011年及以后的土地开发和预售用。
但是上述表态,并不能打消人们对绿城中国财务风险的疑虑。由于绿城所购土地大多为溢价购买,相当部分的项目被认为需要等两三年以后才会有利可图,因此资金的来源对绿城中国非常关键。
此前有消息称,绿城中国买地主要资金来源是江浙一带的富豪。但戚丽琼否认了上述说法,表示新购买的土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国企合作共同开发的。至于合作国企的具体名字和投资金额,则有待未来的公告详细披露。
中房指数研究院杭州公司总经理张志杰说,绿城早年就曾有过与国有资本合作的经历,其中包括葛洲坝、华门、钱江等国有背景的企业。
李国宜认为,如果绿城新购买的土地中,有大量资金是来源于国企等合作方,将能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大大降低。
另类“国进民退”?
业内人士把绿城与国企合作频繁高价拿地,看作是另一种“国进民退”。
在今年的土地市场,民营资本让位国有资本已成一种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部分民营企业选择与国有资本合作“曲线拿地”。9月7日,万科与中粮地产以22亿元的价格联手拿下 “房山区长阳镇(长阳镇起步区1号地)居住、文化娱乐项目用地”,溢价162.6%。
9月28日,万科与中粮地产的合资子公司联手以29.3亿元拿下北京房山区长阳镇起步区5号地。同日,万科集团副总裁肖楠于南京中心大酒店正式与南京交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业界人士分析,除了共同合作开发项目外,国有资本还有可能通过参股等方式,进一步渗透民营房企,最终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流。
张志杰认为,“国有资本会不会成为房地产行业的主导尚不清楚,但国有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占尽便宜却是肯定的,以后国进民退的趋势肯定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