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时代后的尴尬
数据显示,2011年,随着江西、山西的加入,中部六省地区生产总值全部进入“万亿俱乐部”,总量达到104256亿元,占全国的22.1%,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其中,河南GDP总量达27232亿元,居中部之首,湖南、湖北次之,我省为15110.3亿元,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居中部第4位,江西、山西排名第5、6位。
不过,尽管共同迎来“万亿时代”,但从经济规模看,六省生产总值仅相当于江苏、广东的总量,占全国比重比相应人口占比低4个多百分点。此外,从人均水平看,中部人均GDP为29171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水平,且绝对差距呈扩大之势。
城市群层面的竞争
体现中部崛起战略的中部博览会,今年将在湖南举办第七届,这也是又一个轮回的开始。从2006年起,前六届中博会分别在六省举办。
除了合作举办一些类似活动,中部省份似乎并未形成一个发展的整体板块,而是“各有心思”。在2004年中部崛起规划刚被提起的时候,郑州、合肥、武汉,谁将充当中部龙头老大,一度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现在,“龙头老大”看来要被城市群这个概念所取代。而强化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亦是“六雄”之间暗自较劲的重量级武器。
比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皖江城市带、太原城市群,目前这些城市群已具有较为明显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其隆起带动效应正在凸显,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投资效益最好的地区。
区域新版图的分合
2011年,先是山西获批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接着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也上升为国家战略。全体进入“万亿时代”后,“六雄”所面临的竞合与挑战也进一步加大,城市群战略在今年注定迎来新的调整。
今年两会前夕,在武汉举行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省会商会议”上,湖北、江西、湖南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框架协议,“中三角”将以武汉、长沙、南昌3个省会城市为核心,组合沿长江、环洞庭湖、环鄱阳湖的27个地级城市,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形成跨省域的经济一体化城市集群。
“六雄”变成“三角”,长江中游地区合作目标剑指“第四极”:继中国经济增长前三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3个特大城市群之后的“第四极”。
而山西、河南、安徽并未就此“落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中原经济区”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并跨出中部,以河南省为主体,搭建了一个由豫鲁苏皖冀晋鄂7省28市组成的大经济区域。安徽亦将此列为重大攻略,明确提出要争取将皖北列入中原经济区规划,把皖北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记者陈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