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养老问题何时不再是家庭之痛?
时间:2012-03-22 10:21:27  来源:东方网  作者:马子博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署名文章称,时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田地荒芜、农村社会“空心化”现象令人担忧,农村养老更成了农民的一块“心病”。作者感叹说,当今中国这种自发式的传统养老模式以及目前的养老现状,不仅是家庭之痛,也是社会之痛。

  读完此文后,笔者心里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是啊,我们老了怎么办?明天谁来养老?谁来为中国人养老?我们该怎么养老?当老龄化的态势伴着未富先老的焦虑汹汹而来时,我们不是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声声感叹吗?

  这样的感叹不是无病呻吟,更非“为赋新词强说愁”。因为沿袭多年的“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理念决定了我国社会家庭式养老的模式。而当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无力、无暇照顾老人的矛盾越发凸显时,特别是新的家庭结构——“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两个夫妻,一个孩子)的形成,两个年轻人要负担起4个老人的养老重任时,养老问题成为家庭之痛就不难理解了。

  对此,尽管我国政府早就着手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然而,有限资金和庞大人口反差仍将使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面临挑战。我国人均GDP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的现实,以及养老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很多老人过去在养老、医疗保险上没有账户积累;而且,政府运作的养老保障体系都是主体,各类商业保险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补充,因为它们不可能也不情愿为民众养老提供基本的“兜底儿”。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增加政府投入和加强制度建构就成为化解养老问题的抽薪之策。

  首先,近年来,尽管中央财政加大了对养老保险的补助,但并没有根本性惠及9亿农民。有报道称,虽然根据《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农保资金的筹集要坚持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多年来在实行过程中,基本是由农民自己缴费自己养老,集体和国家的责任基本没有体现,这直接导致了农保的缴费水平很低。因此,正如北大教授乔晓春所称:“从法理上讲,养老是需要国家投入支持的,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及家庭。公民履行了计划生育的义务,就应享受与义务相对应的权利,因此国家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加大对养老投入。”

  其次,在制度建构上,国家一方面应建立详备的养老保障制度,同时革除不合理的机制。比如,很多老年人在办理异地医保手续时,报销手续繁琐、时间不确定,让许多老人望而却步。实行医疗保险联网管理,甚至可以直接报销,相关部门应纳入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国家可以推行多元化养老方式,比如已经在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的社区中普遍运用的居家养老方式,就深得民心。

  “老有所养”是千百年前古人的梦想,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五有”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夯实基础,也将保障中国老人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