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谈户籍制度改革:“城市资源有限”是认识误区
时间:2012-03-20 15:24:03  来源:新京报  作者:余飞 
 在今年“两会”期间,“居住证”成为一个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词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服务”。

  因为目前诸多社会保障均与户籍挂钩,且流动人口人数不在少数,户籍制度改革如何真正推进等问题仍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担忧。就此,《法制日报》记者与户籍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展开了对话。

  对话

  记者:近年来,各地在对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相继推出了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您如何看待这一制度在解决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上的作用?

  王太元:要解决进城农民工的诸多实际问题,首先就需要把农民工纳入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规划、计划和实施之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算大账包括农民工,具体用钱不涵盖农民工”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这就需要全面了解进城农民工的各方面情况,就需要普遍推行居住证制度。

  但是,一些地方,流动人口仍不能与原有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共享公共财政。因此,我一直说,如果居住证不是确保非市民逐步享有市民待遇,如果不是合法搭就从非市民稳步转变为市民的制度阶梯,就与以前的暂住证没有实质区别,就达不到公共服务惠及本地人和外地人、社会管理涵盖城市全部实有人口的目的。

  记者:但目前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城市资源有限,承载能力也有限,受地方财力的影响,一些地方的社会保障很难做到全方位覆盖。

  王太元:一讨论到放宽城市落户限制等问题,就会有人提出“城市资源有限、难以承受压力”,这一观点除了有地方保护、既得利益保护之嫌以外,还存在很多认识误区:

  第一,在各种资源中,教育等资源是可再生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公平分配前提下,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开源节流”,如果相关方面的各种改革逐步到位,这方面的分配不公会稳步降低。

  第二,住房、交通等一半社会人文一半资源因素的资源,完全可以用市镇合理布局、城市规划建设科学、国家地方公众多种积极性共同努力、中低收入廉租为主中高收入购房为主的住房政策等多种方式解决,而不应当用户口归属来决定。

  记者: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实行居住证制度,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好服务”。对此,您怎么看?

  王太元:思考中国的户籍改革、城市化问题,应当有三个前提,第一,人口问题是长周期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而可能影响十年甚至几十年,因此,要谨慎;第二,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城市化率提高百分之一就相当于一个大国全部人口要进城,不能不稳妥;第三,城市化对于农民而言,是“谋生存、求发展、享幸福”3个层次连续递进的系统工程,把农民从形式上变成市民是容易的,要具备条件让农民逐一实现上述三大目标却有一定困难。副省级城市、直辖市都是大城市、特大城市,现有城镇居民的生活提高、就业安排、教育公平和社会保障都还存在诸多问题,一窝蜂地涌入人口不行,一口气往城里拉进成千上万的人,更不行。

  记者: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户籍改革也是社会所一直关注的问题。

  王太元:20年前我就发表系列文章阐述说,中国的户籍改革,开始于人才的合理流动、结束于人口的自由迁徙,最难的是农民进城,但最重要的是户籍背后的资源分配与利益调整的公平与否。如果切实解决了进城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子女上学、技能培训、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社会保障、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恐怕远远比直接给他们一个城市户口要好。

  当今中国,稳定是基础,发展是前提,公平是目标,改革是途径,只有全面遵循科学发展观,社会、国家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个人才能公平、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