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纪恒:我省综合竞争力不强,集中表现为城市整体竞争力弱,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够。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和现代必由之路,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云南未来发展最大的内需动力在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也在城镇化,抓住城镇化就抓住了云南跨越发展的“牛鼻子”,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客观要求。要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就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区域增长极。近年来,我省按照“做强大城市、做优小城市、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思路,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取得明显成效。全省城镇化水平由“十五”末的29.5%提高到目前的36.8%,涌现出一批特征鲜明、内涵丰富的大中小城市和特色城镇。但从横向比,目前,全省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7个百分点,比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低近6个百分点。因此,统筹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十分必要、十分紧迫。
记者:如何从云南实际出发,走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李纪恒:走云南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要把握好这样几点:一是山地多。云南山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94%,耕地少,应走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二是民族、生态。我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特征、良好的生态资源,应当立足优势,走环境友好型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建设旅游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三是农业大省。云南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化建设应更加注重统筹城乡建设,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四是差异化和多样性。要考虑到全省地域差异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进一步创新城镇化发展理念和模式,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与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并行,城镇建设和乡村发展统筹并举,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探索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镇布局科学、功能定位清晰、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特色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态宜居的幸福家园。
记者:统筹城乡建设、加快云南城镇化进程,应着重抓好哪些方面?
李纪恒:第一,立足高起点,科学编制城乡建设规划。要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统揽全局,建立城乡规划“一套图”制度,加强各类规划的相互协调,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和综合调控,以好的规划引导城乡科学发展。
第二,立足构建现代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第三,立足提升品位,着力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要彰显城镇特色,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城镇生态文明建设,突出抓好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第四,立足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分类推进新农村建设,科学合理优化村落布局。城市郊区和坝区要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建设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区;山区要结合自然环境条件,以就地就近相对集中居住为主,形成各具特色、错落有致的新型村落;民族地区要建成独具地域建筑风格、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村寨和聚居点。要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促进农业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确保“十二五”期间每年实现120万农村人口转户进城。
第五,立足保障用地需求,创新建设用地保障机制。
第六,立足加大投入,广开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形成城乡建设多元化投资新格局。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示范和放大作用,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存量、注入优质资产、收储土地等方式,壮大政府投融资平台实力,坚持用开放的办法推进城镇化,创新经营与融资联动机制,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光明日报记者任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