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包心鉴:权力本位,还是权利本位
时间:2012-03-12 11:01:38  来源:北京日报 
 在政治发展和改革问题上,有这样两种会产生不同改革效果的思路——

  当前我们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和改革的攻坚阶段,政治发展和改革已经成为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现实话题。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的,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大胆探索,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30多年来,包括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推进了一系列政治领域的改革,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为政治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了条件。继续推进政治发展和政治改革,就要进一步明确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是以“权力本位”为基点还是以“权利本位”为基点,这是会产生不同改革效果的两种改革思路。

  “权力本位”与“权利本位”有何区别

  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公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是“权利本位”。与“权利本位”相对的是“权力本位”。以“权力本位”来看,政治权力具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政治权力同国家职位紧密联系。由于国家职位只能为少数人所占有,因而政治权力这种本属于全社会的意志,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就变成了部分人手中的神奇力量。利用这种已经特殊化了的政治权力,少数人既可以叱咤风云地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随心所欲地给社会带来灾难。二是政治权力与利益紧密联系。从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政治权力,不管掌权者自觉还是不自觉,它总是代表着和反映着特定的利益关系,并为一定的利益服务。由此,政治权力可以依据掌权者的利益指向造成一定的利益倾斜:它可以给一部分人带来利益而对另一部分人的利益造成侵害;它可以创造利益公平和平等,也可能促成利益分化和冲突。

  为什么政治发展在不断推进,但有的弊端仍难以消除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政治发展和改革。“改革,应该包括政治体制改革,而且应该把它作为改革向前推进的一个标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0页)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在充分肯定以往政治发展步伐与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清醒地正视这样的现实:虽然改革在不断前进,但是政治体制中有的弊端却难以消除;尤其是权力错位、权力失控等现象,在有的地方呈愈演愈烈的趋势。权力的“错位”与“失控”,背离了权力的本质与运行轨迹,是腐败现象和其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滋生与蔓延的体制性根源。这提醒我们,必须消除改革的现实误区,认清改革的目标,矫正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邓小平曾从多个角度进行精辟论述:(1)“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2)“充分调动人民和各行各业基层的积极性”,促进“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3)“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切实改变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机构臃肿、职责不清,“工作缺乏精力、知识和效率的状况”,让人民满意。(《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2、336页,第3卷第180页)

  邓小平反复阐述的这三个方面改革目标,贯穿着一个基本精神,这就是,使国家权力真正置于人民的监督和管理之下,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回归。改革实践反复表明,能否跳出权力在少数人中配置的局限性,真正实现“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回归,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进程与成效。这样一种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对于当前若干重大改革,尤其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回望以往,某些改革不够彻底不够到位、人民群众不够满意的根本原因,是游离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调动全体人民积极性这一根本前提和根本目标,改革仅仅局限在机构内部,成为部分人的权力再分配,有的甚至演变为权力角逐,从而造成了广大人民对改革的隔膜与疏离,造成了改革难以逾越的误区。比如政府机构改革,30年来进行过多次,多在机构增减、人员去留上做文章,没有深层次地解决好“权利本位”即如何建设好公共性政府和加强人民对国家机构管理与监督的问题。再比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人民群众极为关注。近几年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显著成效,但从“权利本位”出发选人用人,仍未完全落到实处。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跑官要官行为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就难以彻底根除。此外,诸如“公车改革”、“公款消费改革”等也遇到了不少困难。究其根本原因,无不可以归结到“权力本位”这一改革误区。这种改革的误区和教训值得深入总结和记取。

  确保“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回归,可以在新的基点上提升发展的新境界,增强改革时效性

  政治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解决公共权力的配置与使用的问题,即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来源、运作、制约与归宿的问题。是固守“权力本位”还是坚持“权利本位”,这是关于国家权力运行的实质与要害,也是能否果敢而有效地推进改革的实质与要害。从公共权力运行的全过程确保“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回归,可在新的基点上提升政治发展的新境界,增强政治体制改革的时效性。

  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但是“顶层设计”也要从根本上反映人民意愿。改革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变革行为,改革的深层动力在于人民群众对自身民主权利的认知与关注。当年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根本在于果断打破了当时高度集权的农村管理体制,从“土地承包”中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正是这种“权利本位”意识与体制的复归,创造了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改变几亿人贫穷落后状况的神话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奇迹。这场成功的改革实践,是对“权利本位”改革基点的最深刻诠释,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包心鉴 作者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