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入世谈判时,我们讲,中国搞的是市场经济,这是其一;其二,我们搞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白了我们搞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和西方、和世界上其他的市场经济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每个国家都会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制定市场经济制度。应该说不管什么特色,这个制度的一些基本规律,比如价值规律,优胜劣汰,等等,基本的精神是相同的,不会变的。在这个问题上折腾,就是对30多年来改革开放基本路线的动摇。
这次美国和欧洲在扩张问题上犯了一些错误,但他们在市场经济方面搞了几百年,依然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可以指出老师的不足,但还是要向老师学习,这才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们和国际接轨不是跟具体哪个国家的接轨,不是就跟美国接轨,或者就跟欧洲接轨,而是跟国际通行的市场经济规则、基本规律接轨。当年谈判的时候也有人批评入世是美国化、西方化,这是一个误解。很多贸易规则不能简单说是在美国人的主导下制定出来的,关键要看这个规则是不是符合世界贸易的大潮流,是不是符合建立一个更加自由、公开、透明的贸易体制。
中国当然可以积极参与具体的规则制订,但这个可以积极参与,大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动也不应该动的。不能看到市场经济国家里出现一些问题,就不搞市场经济;不能看到某个领域里的开放出现问题,就说不应该开放。中国还是应该坚定开放,坚定走市场经济的道路。
经济民族主义出现在两个时期,一个是经济特别困难的时期,要求保护;一个是经济发展很好的时期。我们现在属于后一种。中国长期闭关自守,开放也就是二三十年的事情,最近10年才有比较大的发展,因此不要过高估计我们的成绩,认为不需要跟国外合作,觉得贸易顺差那么多,不需要那么多出口,外汇储备那么多,不需要外商投资,这是一种短见。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果不坚持扩大出口,不坚持吸引外资,可能要犯大的错误。但我觉得,这种声音目前还是支流吧。
要着眼长远,全球化过程有些挫折和曲折,但全球化大的趋势没有变,在大趋势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的政策如果出现变化,我们可能会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再次变为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