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抢救 最大的快乐是发现
时间:2012-02-22 11:34:00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作者:冯骥才 
  在多年来全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中,最大的快乐是发现。

  前年初夏,身居贵阳的文化学者和作家余未人在电话里激动地告诉我,她那里发现了苗族的长篇英雄史诗,一时我感到她的声音兴奋得闪闪发光。但我的脑袋里还是响着一个疑问:这可能吗?

   始自上世纪初,中国文学和文化界的有识之士发动的一轮又一轮民间口头文学的调查中,不断有收获涌现,我们数千年古老的中华大地文学蕴藏之深厚真是无法估 量,然而自《格萨尔王传》、《伊玛堪》、《江格尔》和《黑暗传》等等搜集整理完成之后,很难想象还有不曾知晓的一个民族的长篇英雄史诗会横空出世。特别是 在现代化和城市化高速推进的今天,随着传统生活的骤变、农耕聚落的瓦解和现代传播方式革命性的强力入侵,无形地依附于口头的文学比任何文化遗产都消失得 快,而且像风吹去一般无声无息。怎么还会存在一部体量巨大的史诗?

  最初,我和中国民协抢救办对此所知尚不明晰。经那里的学者初步判 断。这部史诗的内容为广泛流传苗族生活地区的始祖亚鲁王的创业史。字数至少一万行,至今活态地保存在贵阳西南紫云等六县交界的麻山地区,并伴随着原始的 “祭祀”包括“砍马”习俗的仪式中。然而传承歌手年岁较大,其中能较完整地唱诵的年长者已九十三岁。尤其这一带使用的“西部苗语”相当艰涩,外界难懂,能 在第一线进行搜集和调查工作的只有一位年轻的苗族大学毕业生。

  余未人的信息明显有告急和求援的意味。我深信余未人的文化功底与学术的 判断力。当即与中国民协罗杨、向云驹二位研究决定由我学院非遗中心立即派出一个小组,成员包括研究人员、摄影家及向山东电视台求援而来的影视摄像人员,火 速奔往贵州余未人那里报到。同时,中国民协决定给予了必要和有力的资助。

  在贵州麻山地区前沿的调查紧张、艰难又有效。尽管当今社会仍然没有我们所期盼的文化自觉,但在《亚鲁王》抢救上却幸运地得到各方面必需的支持与合作。

   首先是以余未人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和作家的积极参予,这极为重要。对于一大宗自然存活于田野中的口头文学遗产,首先需要对其性质与价值进行判断;而在收集 与整理过程中,又必需具备学术的眼光与能力。余未人他们始终坚守在遗产抢救的前沿,这就保证了《亚鲁王》如此浩繁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下来。

   另一关键因素是《亚鲁王》的收集与翻译者杨正江。直至今天,能够通晓西部苗语、又能以拼音式苗文笔录并译成汉文的人,只有这位出色的苗族青年。他最早发 现麻山地区的《亚鲁王》,最先认识到它非凡的价值,并一直在田野里千辛万苦、甚至形影相吊地默默工作着。本地域、本民族文化的先觉与行动者,是最至关重要 的。单说苗族,多少古老的村寨由于不知晓其珍贵的服饰遗产的文化价值,而被国内外的淘宝者轻而易举地搬卸一空?可以说没有杨正江和一些当地有识之士的努 力,就没有今天出版的汉、苗文本史诗《亚鲁王》。当然,这中间也有余未人在文字上一遍遍地精益求精而付出的心血与辛苦。

  再有,便是紫云县政府、贵州省文化厅、省非遗中心与京津文化单位、大学及社科单位纷纷伸出援手。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精神性的公共遗产。共同爱惜和保护,使其达到永存与共享,乃是我们理想的境界。尽管现有的力量尚十分微薄,但各方共同的努力已使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

   经过专家判断,史诗《亚鲁王》所传唱的是西部方言区苗人的迁徙与创世的历史。史诗主角苗人首领亚鲁王是他们世代颂扬的英雄。由于崇拜至深而具有神性的亚 鲁王,不是高在天上的神偶,而是一位深谋远虑、英勇豪迈、开拓进取、有情有义又狡黠智慧的活生生的人。为此,千百年来才会与代代苗人息息相通,在东郎的吟 唱中有血有肉活在他们中间。

  史诗开篇宏大,具有创世意味。通篇结构流畅大气,程式规范庄重,节奏张弛分明,远古气息浓烈,历史信息密集。细细读来,便会进入远古苗人神奇浪漫又艰苦卓绝的生活氛围中;大量有待破解的文化信号如同由时光隧道飞来的电波繁渺而至。

  从这部长诗的价值看,无论在历史、民族、地域、文化还是文学方面,都是无可估量的。

   专家认为,正是由于麻山地区地处偏远,外人罕至,语言独特,交流不便,又信息闭塞,直到前几年才有电流连同电视信号通入山寨。故而说亘古以来,麻山苗人 几乎在自闭的状况中生活着。更由于他们世居于荒岭僻野之间,在乱石块中有限的土地里种植谷物,生活状况十分原始;精神信仰便成了他们最有力的支柱;这位顽 强坚忍、从不妥协的亚鲁王的精魂才一直是他们浑身筋骨中的力量。这便是亚鲁王数千年传唱不绝的根本缘故。

  苗人的关于亚鲁王之说,广泛 流传其聚居地,但在其它地区多为故事、传说和短诗形式,惟麻山地区以长诗传唱。是否其它地区原先也是长诗,因与外界交流得早,渐渐萎缩了?这只是猜测。然 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麻山地区与外界渐渐相通,这部浩翰的活态史诗及相关习俗与仪式必定难以避免地迅速走向瓦解甚至消亡之路。我们正处在这 时代更迭的转折处,抢救存录便成为首要的工作。无形的、动态的、只在口头流传上依存的遗产变得极不可靠,只有转化为文本才有确定性。这也是本书出版的最重 要的意义之所在。

  现在出版的《亚鲁王》只是第一部,凡一万二千行。调查重点为紫云县的六个乡镇,也是《亚鲁王》活态存在的中心地区。 紫云县这六个乡镇属于麻山地区,而麻山地区又涉及到六个县,另外苗语西部方言区的不少市、县也都有《亚鲁王》的传说。显然还有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尚待去 做,其规模与体量尚无法估计。目前,人力与财力的缺乏仍使工作力度不尽人意;特别是从已调查的资料看,在数百东郎口中,其保存内容不一,版本不一,甚至说 法不一。如何记录与整理,是日后工作难度要点之一。

  依我之见,《格萨尔王传》为藏族史诗、《江格尔》为蒙族史诗,《黑暗传》为汉族史 诗,这些民族皆有文字,也有手抄本。而《亚鲁王》为苗族,无文字,从无抄本,一切都是由经过拜师仪式的“东郎”口口相传。由于记忆各异,或传唱中各自的发 挥,致使流传“版本”与内容纷繁多样。这也正是口头文学活态存在的特征。我想,当前急迫的工作应是对《亚鲁王》做更彻底和全面的普查与存录。存录的主要方 式是用文字和音像记录,将其原始生态原真地保存下来。这样一说,本书出版仅仅是《亚鲁王》搜集整理的开始,而非大功告成。

  我国文学史 上第一部作品是《诗经》,即民间口头文学集。这表明口头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学的源头。此后,虽然我们的文学史向着文本化与精英化发展,但口头文学在民间仍充 满活力,直至今天;然而,谁曾想到与《诗经》前后时代差不太多的一部口头文学《亚鲁王》居然活在田野里而且还没有进入我们的文学史呢。

  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亚鲁王》的一只脚已迈进我们文学史。中国文学史因此增添它的分量。

  发现《亚鲁王》的意义还不止于此。

   在它舒缓沉雄、铿锵有力的诗律中,清晰地呈现出苗族——这个古老民族的由来与变迁的全过程,活生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上古时代相互融合的曲折进程。这部口 述的诗化的民族史,还是苗民族精神与生活的历史经典,是其民族文化所达到的历史高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见证。故其意义远远超出文学本身。

  它的发现是当代文化遗产抢救的重大收获。使我们倍受鼓舞与激励。

  让我们迎接这一迟到的民族文学的瑰宝吧,并接续把《亚鲁王》未了之事认真做下去。

  感谢为这部中国口头文学巨著的诞生付出努力和做出贡献的各位人士。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