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微博称“蒋介石行营拆了”,一张施工人员正在施工的照片与文字同时发布。这一消息迅速引起网民关注,记者赶往现场核实并采访了有关部门。
■网友关注蒋介石“重庆行营”
2月13日,微博用户“异蛙是个跳蚤(微博)”发布微博称“蒋介石行营拆了”,同时还发布了施工现场图片。这一微博随即引起网民关注,并被多次转发。
蒋介石“重庆行营”又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作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该址的保护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审批。
记者了解到,由于周围的建筑此前已被拆除,近年来蒋介石“重庆行营”的存留备受关注。
■行营屋顶已全部被拆
2月14日傍晚6时,记者赶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解放路的行营旧址进行现场采访。记者看到,“重庆行营”已成施工现场,工地周围修起了围墙,有铁门一扇可供进出,两楼一底的旧址屋顶已经完全被拆掉,仅剩砖木残体。
附近复旦中学刚放学的一名学生说,以前就听说这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的旧址,被围起来已经有一阵子了,两三天前开始拆。
■政府回应称是“保护性拆除”
据重庆市渝中区文广新局副局长吴辉介绍,蒋介石“重庆行营”所在地块目前的业主单位为重庆市复旦中学,地块已规划为教育用地,目前正在进行保护性拆除。他说,保护性拆除是原貌、原地复建行营的一个过程。
重庆市渝中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徐晓渝告诉记者,按照设计方案,今年8月将在原址进行文物复建,预计2013年10月竣工,修好后的行营将作为抗战历史陈列馆,对公众免费开放。
评论
保护性拆除 是保护还是拆除
近日有微博称“蒋介石行营拆了”,这一有图有真相的微博迅速引发质疑。对此,重庆市渝中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徐晓渝称,现在正在进行的施工是这项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目前正进行第一步,对旧址进行保护性拆除,将尽量保留实物。
蒋介石“重庆行营”又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作为重庆市重要抗战遗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旧址2009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该址的保护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审批。对这样年久失修的文物,确实需要保护,适当地修葺或调整,并无不可。但应该修旧如旧,保护不是颠覆,不是推倒重来,更不是芟除殆尽。如果连根拔掉,面目全非,还怎么保护?遗憾的是,蒋介石“重庆行营”似乎正遭遇灭顶之灾。记者看到,“重庆行营”已成施工现场,工地周围修起了围墙,有铁门一扇可供进出,两楼一底的旧址屋顶已经完全被拆掉,仅剩砖木残体。现场有不少工人正在施工,搬运砖块、木条。记者在施工现场围墙上未发现有文物保护性修葺的公告。如此架势,极其粗暴,毫无怜惜之情,不见敬畏之心,这是怎样的保护?
每一处文物,都氤氲着历史的现场,见证和记录着历史,扫荡它们,就是撕裂一座城市的历史与现在,是泯灭人们的记忆与思绪。当推土机无情地碾过名人故居、历史文物,我们还到哪里找寻当时的气场与气质?后人又何以凭吊?城市的文脉和肌理如何传承?
应该说,无论是国家相关主管部门还是大众,都意识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而我国文物保护方面的法律也较为健全,但文物被人为破坏,特别是打着“保护性拆除”旗号进行拆除的事件此起彼伏。究其因,违法成本过低,当资本和权力进行了勾兑,高调地把手伸向文物时,即便被舆论挞伐也往往不会受到应有的惩处。更何况,一些官员或商人还反戈一击,声称我们这是维修性拆除,是保护性拆除。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间文化需要拨打“120”,要像医生一样抢救中国民间文化。文化部原部长孙家正说,“文化就像一条长河,不管怎么流淌,其成分如何变化,也像人的血脉一样,始终保存着祖先的基因。现在,我们要努力把这种基因保存得更多一些,保护得好一点,不要流失得太多。”保护文化就是保护祖先的基因,只有更好地保护,才能文化相望,启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