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多年来,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重庆,始终无法回避这样的尴尬——不够发达的城市和足够大的农村。大城市如同一匹“小马”,无法拉动大农村这辆“大车”。
2007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要求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全面提升“一小时经济圈”发展水平,以“一圈”之力,助推“两翼”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取得突破,成为重庆实现“加快”和“率先”的关键。
“一圈”带动“两翼”
重庆找到“加快”和“率先”的“引擎”
“作为中国的缩影,今天的重庆正在为中国,也许是为世界做一项最伟大的试验——让五亿中国农民住进为他们新建的城市”,美国知识界有影响的《国家》杂志在一篇报道重庆的文章中如此写道。
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最关键、最现实、最紧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搞好城乡统筹。对此,市委书记薄熙来表示,“重庆还有800万农民工,不少人在城里已生活了十来年,还有了第二代,却没有城市户口,无法享受城里人同等待遇,这是个大问题。”
市长黄奇帆认为:“重庆今后十年面临的最主要难题,是城乡统筹发展,只有缩小城乡差距,避免两极分化,才能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早在五年前,我市就深刻认识到缩短城乡差距的迫切性。2006年,重庆走过了“打基础、建平台、增后劲”的重要阶段,开始进入“求突破、上台阶、大发展”的新时期。然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始终是重庆的切肤之痛。
重庆城乡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当时曾经流行“一个大厅三个世界”的比喻:如果说渝中区是重庆的“第一世界”,江津是“第二世界”,城口就是“第三世界”。当年,城乡人均年纯收入的差距达到5152元。
横向发展不平衡的同时,纵向差距也在拉大。1996年,重庆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4130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16元;2006年,这一差距扩大到3536元。
重庆遭遇的“短腿”问题,还包括城市经济实力不够雄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3100多万人口中,约2300万人分布在农村和小城镇,等等。
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一个更深层次的背景是,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入了“后过渡期”,外资和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转 移,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特大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组织模式和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单元。
2006年12月,一个新的战略选择应运而生——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以大约1小时通勤距离为半径范围内的区域划分为“一小时经济圈”,包括 23个区县,面积2.8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8%,2005年末常住人口1661.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4%。建设以万州为中心 的渝东北地区和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两翼”。
市委、市政府明确了“一圈”、“两翼”不同的功能和责任:“一圈”是实现“加快”和“率先”的“火车头”;“两翼”是实现“加快”和“率先”的“助推器”。“一圈”要做大做强,渝东北“一翼”要提档提速;渝东南“一翼”要做特做优。
为了明确“一圈”的战略定位:2007年7月通过的《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一小时经济圈”是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域、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的战略平台。”
“‘一小时经济圈’战略是对重庆特殊市情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认为,“一圈”、“两翼”带来的不仅是对重庆经济版图的重新编织,更重要的是资本与资源在空间上的重新配置,经济与社会发展在区域之间的“合纵连横”。
“一圈”聚集效应凸显
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速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深入,区域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城市经济圈之间的竞争。
大武汉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近年来,新的城市经济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个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中,谁先走在前面,谁的实力就会变强,谁的区域聚集和扩散能力就会进一步强化。”杨庆育认为。
对于重庆而言,要建设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凝聚力的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如果没有规模足够的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没有集散功能强大的中心城市磁吸周边城市和地区“向我靠拢”,没有使区域内资源合理配置、“捏指成拳”的能力,难以发挥中西部唯一直辖市应有的影响力。
去年6月18日,中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短短一年间,两江新区的“吸金”速度让人惊讶:一年新签约项目300个,合同投资额1600亿元。平均每天揽入的投资达到4.5亿元,平均10分钟接待一家上门洽谈落户的企业。
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只是我市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一个剪影。
2008年7月,市委三届三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定》,力争用5年时间,在重庆构造起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三驾马车”齐驱,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一圈两翼”三大板块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
我市把“一圈”作为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主战场,争取国家布局内陆惟一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全国第一个“水港+空港”的两路寸滩保税 港区,以及全国首个设在内陆地区的综合保税区西永综保区,打造4个国家级开发区和43个市级工业园区,形成“1+2+4+43”的对外开放格局。
为了增强城市竞争力,我市以“一小时经济圈”为重点,大力推进“宜居重庆”、“畅通重庆”、“平安重庆”、“森林重庆”、“健康重庆”建设。
2009年初,国务院出台的3号文件给予重庆13条“黄金定位”和22项含金量极高的政策,为了加强“一圈”的辐射带动作用,我市加快建设江北 国际机场、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内陆最大港口等交通枢纽和物流通道,打通比沿海到欧洲更快捷的“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渝新欧”亚欧大陆桥南线。
“一小时经济圈”不仅是引领全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火车头”,更成为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强大“发动机”。
来自市发改委的数据显示,“一小时经济圈”面积虽然仅占西部地区的0.53%,却聚集了西部地区7.6%的经济总量和6.1%的人口。重庆“一 小时经济圈”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分别是成都城市群的1.5倍、1.73倍,人均GDP超过5300美元,远高于中西部其他城市群,与福建、山东、辽宁、河 北等东部省市相当,具有率先建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比较优势。
“‘一小时经济圈’成为具有明显聚集效应的西部最大城市群之一。”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李勇认为,“一圈”作为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 分,肩负着成渝经济区双核“共振互动”的核心板块重任,成为改变西部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短板”地位的重要支撑;此外,“一圈”是西部总部经济的聚集地,拥 有两江新区、保税港区、综保区等独特资源,诸多兄弟省市可以借力重庆,走向世界。
产业结构调整加快
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雏形已显
如果“增长极”体现的是一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和实力,“经济中心”体现的则是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对区域的综合服务能力。
2007年9月,国务院批复的《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重庆的五大定位: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杨庆育认为,随着主城进入建设1200平方公里、1200万人口的“二环”时代,加快“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调整产业和 城市布局,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益,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人口集聚区,与主城区共同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对周边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集聚、辐射、带动作用。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短短1年多时间,重庆抢抓全球机遇,率先在国内走出危机阴影。
以“一小时经济圈”为主战场,我市瞄准IT业开启了产业升级的蝶变。短短三年间,惠普、富士康、宏碁、纬创、仁宝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重庆形成笔记本电脑品牌、代工商、零组件企业“5+6+300”的笔记本电脑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重庆积极打造国内最大离岸数据处理中心。以西永微电园、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为核心,信息产业正朝重庆第一支柱产业的方向快速发展。预计2015年,重庆信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一小时经济圈’成为全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区域。”市经信委有关人士介绍,全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2+10”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主要布局在“一圈”,总产值达1.5万亿元,占全市比重将达到60%。
不仅如此,重庆把服务经济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先后布局联合产权交易所、OTC交易中心、农畜产品交易所、药交所、航交所等要素交易市场,打造区域性金融结算中心。“一小时经济圈”不仅集聚全市80%的三产增加值,更是重庆金融业的核心集聚区域。
如今,仅占全市总面积的34.8%的“一小时经济圈”,集聚了全市经济总量的78%、社零总额的80%、80.7%的工业增加值、82.7%的区县级一般预算财务收入,成为全市区位条件最好、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强、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最高、最适宜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域。
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带动下,重庆经济突飞猛进:2010年“一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6120.4亿元,占全市GDP的77.5%;当年全市GDP总量达7890亿元,增幅达17.1%,增速创直辖以来新高。
重庆经济发展活力四射,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已具雏形。
“一圈”对口帮扶“两翼”
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充满活力
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是重庆的特殊市情。让重庆这样一个大农村的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是一篇高难度的“大文章”。
2007年6月,重庆获批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担负起为全国9亿农民“投石问路”的重任。
“城乡统筹的着力点在城,着眼点在乡。”杨庆育认为,“一小时经济圈”具有较好的统筹城乡发展基础,除涪陵外,其余22个区县城乡收入差距均在 3:1以内,远低于全市3.37:1的平均差距;此外,建设“一圈”有利于壮大城市综合实力,扩大就业容量,增强全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
2007年7月,市政府审议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一圈两翼”对口帮扶机制的工作意见》后,困扰“两翼”发展的坚冰逐渐融化。“一 圈”内21个区县(包括北部新区)与“两翼”的17个区县结成对子,从产业联动、就业转移、教育互助、科技合作、卫生共享、人才交流、融资支持、扶贫开发 等8个方面建立帮扶机制。
为了完善“一圈”企业到“两翼”投资兴业的利益机制,我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企业主体作用,市属国有企业融资100亿元支持“两翼”工业园区建设。重点企业、大中小学校、医院、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共同组建对口帮扶集团。
针对重庆发展落后的地区主要在“两翼”、“两翼”发展落后主要在农村、农村发展落后主要在农民收入不高的现状,去年初,我市开始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希望通过重点扶持农户增收,解决重庆城乡统筹“最不发达板块”。
渝东南、渝东北“两翼”山水之间,有关农民致富的“传奇”不断上演——
黔江区城南街道牛郎社区一组居民程永兴曾在黔江城区蹬了15年三轮车。去年4月回家时,程永兴遇到镇上干部来宣传“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胆子大了一回”的程永兴留在家乡种起蔬菜和水果。短时内就挣了大钱,“三轮车夫”程永兴变身“果蔬大王”。
各地农户快速增收,“两翼”发展取得不俗成就。去年,“两翼”地区在“渝东北翼”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实现增加值1773.84亿元,增长 17.5%,达到直辖以来最高点。其中,“渝东北翼”实现增加值1342.66亿元,增长17.7%; “渝东南翼”实现增加值431.18亿元,增长16.8%。
短短五年间,重庆区域差距稳步缩小,“圈翼”人均GDP之比由2005年的2.44:1缩小到2010年的2.2:1。“十二五”期间,我市将通过完善“圈翼”帮扶机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措施,使以人均GDP衡量的“圈翼”差距缩小到2∶1左右。
一个在“市场之手”和“行政之手”牵引下的“一圈”带动“两翼”奋飞的壮丽蓝图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为奔跑在经济快车道的重庆注入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