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古镇作为城乡一体化先导区,是一个难得的样本。
改革开放30年,木渎人走过了“苏南模式”发展集体经济的路,蹚过了股份合作多元化创业创富的河。近几年,木渎抓住了苏州城扩容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承受着与城市化对接带来的阵痛。难能可贵的是,阵痛激发了木渎人的创造性思维,为创新型发展思路的发轫,提供了绵绵不绝的动力。
背景
2500年后的
城市化对接
苏州古城迄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而最新的考古显示,木渎古镇的形成甚至更早。但木渎的原住民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从伍子胥建成苏州古城的那一天起,他们就被边缘化了,这就是居住环境乡村化,生活方式农耕化。
30年改革开放,木渎人搞活经济,第二第三产业得到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崛起和旅游业的兴起,让木渎享有“吴中第一镇”的美誉。2011年,木渎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6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国地两税销售(开票)收入390亿,同比增长31.6%;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0.9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21%。
木渎人顺应历史的延续,在追逐着“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潮头,但是,乡镇经济对应于经营城市,郊区形态对应于主城功能,村民称谓对应于市民称谓,木渎人依旧感受到了错位。
几年前,一项城市建设规划的实施,打破了灵岩山麓这处乡村的宁静:2007年,市政府明确提出,结合轻轨一号线建设,将木渎打造成城市副中心。当年的12月26日,轻轨一期工程开工,让木渎人感受到了城市化的高潮来了:瞄准木渎的各类投资应声而至,商品房价格3个月涨了2000元,金枫国际、木渎新天地等商业地产项目,在图纸上就已经炙手可热。2008年,木渎板块被列为苏州热门地产的八大猜想之一。短短几年,在木渎镇,香港街、金枫路、长江路、凯马广场等商圈已经形成。
城郊将变成主城区,这一切让木渎人感到了无形的压力。尤其是30年发展形成的乡村社会、乡镇经济的格局,与城市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对资源重新分配需求之间的矛盾,如阵痛一般接踵而来。
动迁:保利益 换效率 腾空间
阵痛
1
城市化建设用地需求,与“城中村”拆迁难的矛盾
破题举措:留旧式动迁,提前储备土地
2011年4月29日,西跨塘村村民许林土,和镇政府签署了一份《留旧式动迁协议》。根据协议,许林土家的住宅,自签订动迁协议之日起,除了自己居住外,不得再经营出租生意。作为补偿,可以享受镇合作总社每年2万元的股份分红,因为承诺住宅不再出租,可以享受每年4.5万元的房屋出租金补贴。
也就是说,许林土家的宅基住房将来拆迁了,可以按照拆迁政策获得补偿,在没有拆之前,房子即便空在那里,每年至少能有6.5万元的收益。事实上,为了鼓励留旧式动迁,围绕签订协议,镇政府还制定了很多附加优惠,比如主动申请评估,村民可以得到1万元履约定金等,长浜拆迁区的许多村民宅基地上的房屋收益达到了9万元。
西跨塘村是个典型的城中村。本村在册人口4764人,外来人口最多时接近5万。木渎镇党委委员余菊说:“房东有租赁收益,房客有合同利益,多种利益交织影响动迁,而破解这道难题的关键,就是能否最大限度地保护村民的利益。”
“留旧式动迁”是木渎镇党委和政府的一大创举。城市化建设要用地,城中村拆迁是早晚的事。但是,按常规的方式动迁,几乎无一例外的是项目等土地,土地等拆迁,而城中村没有能按期完成动迁的;其次,安置房最快也要在完成动迁3年后落实。“留旧式动迁从根本上掌握了拆建主动权。”余菊说。
2011年4月,镇政府印发的政策解读,发到了村民手中。这项优惠政策,实际上包含了“保护房主利益、改善社会治安、加快动迁速度、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一箭数雕的考虑。
留旧式动迁避开了窘迫的拆迁时限,提前实现土地储备。村民承诺宅基房不再出租,旧房子留在那里领取出租房租金补贴,政府还按标准提前安置住房;村民如果不留旧宅基地住房的钥匙,除了享受2万元分红外,由政府对核定的安置房面积,按每平方米每月15元发放房屋租金补贴,以及每月2000元的特别租金补贴。这样一来,一旦拆迁项目下达,说拆就拆。
新春到来之际,记者在西跨塘村党政办的墙上看到一幅动迁进度图表,已有214户村民签约,250户的住宅已经评估完毕,占了全村总户数的一半。村民说:“和政府签了留旧式动迁合同,我还是房东,还有租金补贴,何乐而不为?”
转型:赎土地 重规划 兴商业
阵痛
2
“三高” 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与新城规划的矛盾
破题举措:赎股权收土地,产业转型升级
木渎变成苏州主城区,曾经有一个隐痛:30年艰苦创业发展起来的大批制造业企业,正在为乡镇的经济创造着不菲的GDP,转眼间,却面临着“退二进三” ,产业转型升级。
以主打高端服务业的胥江新城项目为例,东起塔园路,西至金枫南路,北至苏福路,南至宝带西路。在规划中它是苏州西南部新型都市核心,在产业布局上,以总部经济、商贸集群、汽车服务、创意园区、休闲水岸五大功能为主导,总占地面积约7000亩。
胥江两岸是太湖边的一块风水宝地,聚集着金猫水泥、无缝钢管厂、永盛混凝土等近60家乡镇企业,它们曾经为地方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今,厂区要变城区,大批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留在这里显然不合适。
据镇党委委员陈小兴介绍,像这样一个企业,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实施关闭。由于企业多年发展,产权随着股权不断更迭,木渎镇唯一的办法就是设法回购华新金猫的股权。“从2009年3月,这个想法进入实质性的攻坚,经历了4个回合,4套方案,最后以8.69亿元的收购价,完成了股权的收购。”陈小兴回忆说,“接着,又花1.37亿元将这家当地最大的企业拆迁关闭,表明了木渎转型升级的决心”。当年,胥江两岸约20多家制造业企业相继搬迁或回购,目前,剩余少数企业也在洽谈中。
陈小兴从事或分管镇上的经济工作20多年。他评价说,“金猫水泥的厂区是胥江新城的核心地带,这800亩宝地从此纳入整体规划建设的轨道,重新恢复了政府的掌控力”。
目前,全镇通过回购优质地段的企业,共投入15亿元,回购土地近2000亩。木渎人的心里“门儿清”:今天付出的十几个亿,几年后的产出和回报将是数百亿,而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则更是无价。
安居:离土地 住高层 当居民
阵痛
3
破题举措:高层装修补贴,政府信用中介
人口居住社区化新格局,与村民土地情结的矛盾
竹园路是苏州轻轨一号线的始发站,轻轨东西向横跨苏州六个区,整个木渎地区经济都被轻轨带动。因此,对木渎的村民而言,城市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逐步同化的过程,而是整个地区的优化提升概念。
金运花园是木渎镇按照“居住社区化”要求建设的住宅小区,完全城市化的高层公寓式住宅。小区分三期建设,全部交付可以安置2812户人家。去年年底一期住宅竣工,安置过程中挠头的恰恰是几十年形成的“宅基地文化”:在576户人家中,只有156户人家无障碍地接受了高层建筑、公寓式住宅和精装修,一些村民认为高层、小高层住宅不接“地气”。
承担镇政府投资管理的惠民置业投资公司负责人郦俊生说:“住惯了宅基地上翻盖起来的三间平房或是二层小楼,改住高层公寓,对于村民传统的土地情结的冲击,确实不算小。”问题是,木渎古镇与主城之间对接空间仅仅5公里,规划上不可能允许保留“宅基地上三间房”的居住格局。
于是,镇政府再次拿出了补贴政策:村民选择高层公寓入住,给予装修补贴和经营补贴。
记者算了一笔账:在木渎的装潢市场上,精装修的时价为930元每平方米,政府则以530元每平方米的标准,按照实用面积和村民结算装修费,公共面积一律不算。和个人自己装修相比,相同材质、相同品质,平均每户至少节省3万元装修开支。
以政府信用为入住高层公寓的村民提供中介服务更加诱人。根据镇上的动迁安置标准,很多村民拿到不止一套安置房,镇里的政策规定:除了自己住以外,多余的房子可以委托给置业投资公司统一出租,政府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和委托人结算出租收益。目前,金运花园一期项目安置的村民中,已经有23户人家把富余的住宅委托给政府置业投资公司出租。
木渎人纠结于垃圾与自己的关系,时间并不久远。
镇南面姑苏村的七子山上,有一座苏州市的垃圾填埋场。曾经,木渎人庆幸垃圾场就在自家的地盘上。市里特地开了一个“口子”:木渎镇的垃圾不用缴填埋处理费。受益于这项政策,木渎镇每年可以节省不少环卫经费。
但是,近几年的情形发生了变化。垃圾填埋场本身面积不过三四平方公里,年复一年,冒出了一批专门进行垃圾处理利用的企业和作坊,形成了一个产业链。木渎人发现,这一带的环境越来越不受投资者的待见,招商引资、搞城市建设难上加难,负面影响甚至扩展到4倍于填埋场的周边区域。在姑苏村,不止一次发生村民堵路拦垃圾车。
木渎人在反思,结果产生了难以遏制的冲动:不能继续在自家地上倒垃圾,不能污染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土地了!于是,镇党委和政府决定强力推行垃圾分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
垃圾分类在有2000多户人家的两个动迁小区试行。按照1人每天一公斤的产出量测算,70%为餐余垃圾,10%可以回收,20%不可以回收。首先要通过分类和无害化处理,把产出最多的餐余垃圾量降下来。政府投资添置了“餐余垃圾处理机”,606户人家,每户日均产出1.5公斤餐余垃圾,正好一台机器当天处理完,按每100公斤餐余垃圾处理成5公斤有机肥算,每天大约生成40多公斤的有机肥。试点工作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为了强化推行的力度,镇里将对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公职人员进行考核,促使其“带头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引领城市生活新风尚”。
有机肥运往农业示范区;可回收垃圾拿去加工利用;不可回收的送去焚烧发电——木渎的垃圾不再往七子山上倾倒了。这是理想,也是木渎人眼下正在抓紧尝试的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