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一点埋怨,多一点行动
“见死不救”的事,不仅佛山有,美国康涅迪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也有。
3年多前,78岁的老汉托里斯被一辆本田车撞倒在路上,血流一地。此前,他刚去街边小店买了牛奶,准备回家。不料,一辆本田车追着一辆丰田车飞速驶来,从他身上碾压过去后,绝尘而去。随后,9辆汽车从老托里斯的身边驶过,但却没有人下车查看老人的情况。路边的行人目睹了事故之后也无动于衷,其中一些人走上前去但都没有靠近,更没有人去阻挡路上驶过的车辆避免老人再次被压。
这件 “见死不救案”经媒体曝光后,在当地引起了公众的震怒。哈特福德警察局局长罗伯特生于斯、长于斯,对于老托里斯的遭遇,他发表讲话说:“人们怎么会这么没人性,这实在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心中好像不再有一个道德罗盘。什么都变了。”
许多美国人的“道德罗盘”停止转动,显示出一种严重的社会弊病。但是,这种社会弊病与人的生理疾病一样,是可治的。“道德罗盘”停转了,经过上油、修理、拨正罗盘指针,它还是可以重新转动起来的。在舆论和市民的关注下,碾压老汉托里斯的真凶归案服刑。在哈特福德市市长的支持下,2008年夏天,该市多了两个组织:“哈特福德犯罪阻止者”和“哈特福德关爱者”,旨在增进当地居民间的联系和沟通,一些有关道德和责任的讨论和活动就此展开。当地媒体评论道:“这都是老托里斯留下的‘遗产’。”
中外“见死不救”事件的发生,都是社会生活中的大不幸,但事情走向极端之后,也许会出现新的转机。人们不能容忍人性迷失的事件的再现。整个社会都重视这个事件,政府、媒体和公民个体的一起努力,法律和道德两个轮子同时转动,拨正了利他和利己的关系,“道德罗盘”重新启动,坏事之后有好事。美国的哈特福德案和中国佛山“小悦悦事件”的后续新闻,都展示了这一点。
10月23日,在山东龙口市,被誉为“最美女孩”的刁娜和丈夫开车途中,发现被撞倒在路中央的王园园。两人立刻停车施救,打手势、喊话,指挥过往的车辆绕开王园园,同时拨打120。几分钟里,10多辆车在刁娜的指挥下绕行。天渐黑,刁娜的丈夫刚上车去拿提示牌,就听到“砰”的一声,发现刁娜被一辆轿车撞倒在地。刁娜一条腿换来王园园一条命,让一场有着流血和受伤的悲剧,有了温情的结局。
时隔两天后,10月25日凌晨,正在执勤的武汉市交警杨沛智,面对酒后驾车的田某强行闯岗,勇敢地抓住车辆的后视镜,被拖行了2公里,生命危急。此时,3位互不相识的的哥挺身而出,将肇事车围住,及时挽救了交警的生命并抓住了肇事者。事后,他们不留姓名而去。
这两件事中主人公们的行动,体现了当今社会道德的正气,激发着全社会向善的力量。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看过关于“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但他们的行动都是“小悦悦事件”的正面回声。看来,只要有更多的市民将“道德罗盘”重新转动,从我做起,少一点埋怨,多一点行动,消除互相的冷漠、鼓励人性的回归,还是大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