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电梯、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电梯相继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让电梯安全成为过去一年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武 汉,时有发生的电梯困人事件,更让市民对电梯安全存有疑虑和隐忧。电梯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如何才能确保安全?今年的武汉市“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带来提 案,为武汉加强电梯安全支招。
【现状调查】
电梯困人报警事件月均20起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使用越来越普遍,尤其是高层建筑电梯数量迅速增加。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去年7月,武汉市共有电梯近3.5 万部,中心城区数量占到总量的85%,其中住宅电梯2万余部。但是,住宅电梯中使用期限达到11年以上的,就有741部(北京市质监局出台的《关于加强北 京市住宅电梯报废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建筑物仅设计一部电梯即无备用梯的,使用时间达到15年:有备用梯达到18年的,应该报废)。同时,该市电 梯数量仍以每年15%—20%增速增加。而据武汉市消防部门的统计,去年上半年共接电梯困人报警137起,营救被困人员253人,月均达20起。
今年“两会”上,武汉市工商联在《加强我市地区高层建筑电梯安全的建议(草案)》中,认为武汉市目前普遍存在老旧电梯超龄“服役”现象。由于我 国目前没有电梯整机的保费标准和报废期限,为节省开支,该市不少老旧电梯仍“服役”,由于还建楼与原单位“脱钩”,或商品房与开发商“失散”等历史原因, 现有近200部老旧电梯,多年缺管失修,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武汉市政协委员张河滢也认为,一些电梯生产安装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导致电梯生产和安装企业鱼龙混杂,一些小厂为降低成本,在控制系统等关键设 备上采用低价劣质的零部件,更有甚者收购旧电梯翻新,贴标生产牟取暴利。此外,武汉市目前共有电梯使用管理单位近4000家。由于电梯维保单位数量较多, 导致市场恶性竞争。
【委员建议】
出台专门法规为电梯安全护航
武汉市政协委员张河滢建议,武汉市应出台专门法规,对全市有关居民住宅、公共场所电梯使用、运行安全、报废及更换年限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以强 制手段确保电梯正常运行。同时,该法规应对电梯维修费用设立统一标准,尤其对有人被困在电梯内或电梯坠落等突发事件的抢修,以及付费与抢修关系等问题,应 有明确规定。武汉市工商联在提案(草案)中也建议,尽快出台老旧电梯管理办法。对于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由区财政拨款更换老旧电梯。
公共场所电梯实行终身负责制
针对电梯与制造商、开发商“脱钩”的现象,张河滢认为应建立公共场所电梯安全责任终身制,由电梯制造厂终身负责本品牌电梯安全工作,同时电梯安 装改造维修后,电梯制造单位要按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商要对电梯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给予维保单位技术指导和备修件 支持。
武汉市工商联则建议确定电梯管理责任人,由政府明令规定物业公司负责小区电梯的安全和维修。
设立电梯维修资金“绿色通道”
根据目前武汉市的相关规定,小区业主要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对电梯等小区公共设施进行维修,需经过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占总人数三 分之二的业主同意。对此,张河滢认为不利于小区电梯的及时维修和更换。她建议,可以对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设置“绿色通道”,减少电梯维修资金的报批环节,让 物业管理公司先提取修理,再补齐手续,确保电梯维修基金能及时到位。
武汉市工商联也建议,应建立电梯大修基金追缴、使用办法,将老旧电梯安全评估经费及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后的验收检验费用纳入市、区的财政预算,政府应在老旧电梯的维保上给予补贴。
建立电梯应急救援专家库
电梯突发事故,维修往往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对此,武汉市工商联在提案中建议,应由政府牵头,建立电梯应急救援专家库,并保障电梯应急救援专 项经费,建立健全以公安110为接警中心,以消防救援为先锋,以专业维保队伍为基础,以政府应急办和质监部门为协调指挥的电梯应急救援机制。
此外,还要提高电梯维保企业准入门槛,加大维保市场监管力度。对装的电梯采取严格的监督检查和定期检查,杜绝有病电梯上岗。逐步建立电梯生产、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黑名单制度,探索与银行信贷、税收优惠、各类行政许可挂钩的诚信奖惩工作机制,加大失信惩处力度。
市民电梯内被困,摁下报警按钮后,电梯维保企业未在30分钟内施救将被纳入黑名单。规范电梯维保市场收费,杜绝物业管理单位为了省钱将维保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