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石良平:六普数据背后的人口红利悬念
时间:2011-12-31 11:43:25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马海邻/郑红 
 【名词解释】

  人口红利: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根据一些机构的研究,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 27%得益于“人口红利”。

  2011年12月26日,经济学家韩志国在其微博上表示,2012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最寒冷冬季,他判断依据中第一条就是:“人口红利、外贸红利、土地红利消失,体制瓶颈、发展瓶颈、资源瓶颈、环境瓶颈出现”。

  从今年4月至12月,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陆续公布,这些数据所证实的中国老龄化趋势,不能不引起普遍忧虑。2010年,中国的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数量已经下降到16.6%,比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一大基础——人口红利,将要消失?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经济将向何处去?

  我们这次与著名经济学家、上海海关学院石良平教授的对话,主题就是人口红利到底有没有那么不可替代。

  中国“未富先老”,人们担忧经济高速增长难以持续

  石良平(以下简称“石”):我想我们可以讨论三个话题,第一个话题: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这个数据这么高,是普查之前没想到的,可以说中国是“未富先老”。第二个话题:养老金几乎全线亏空,财政贴补很多,如何为继?第三个话题:大家都把人口红利看得很重,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一旦中国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也就衰弱了,于是,要求改变人口政策的呼声响起来。

  本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观点是赞同改变人口政策吗?

  石:不,我不赞成。我认为人口政策现在不能动,动了以后风险很大。既然人口政策暂时不能动,那么对于人口红利,应该做一点评论,即:我们是不是有必要那么看重人口红利?

  记:在人口红利下降的警示发出后,我们看到一些专家和地方政府提出了类似 “从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口红利转型”的观点,这说明主流的应对态度还是积极的,但同时也说明人口红利确实很被看重。

  石:所谓人口红利,是指在人口结构中就业者的人数要大大地多于非就业者,赡养系数较低,这样就有足够空间来增加储蓄,而储蓄是投资的来源,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所以在各种经济理论中,都把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指向高储蓄所转化的高投资。近年来西方经济低速运行,主要就是储蓄率低,导致投资低迷。西方经济靠消费拉动,而后起国家要追赶,必须靠高储蓄转化高投资,追求高增长率。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传达出很多信息。第一,全国人口总数为13.39亿,这跟之前想象的14亿有较大差距。还记得吗,上一次人口普查是2000年,全国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2.95亿,接近13亿。这说明,这10年的人口控制是很有成效的。第二,男女比例接近失调,令人担忧。第三个就是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比10年前提高了2.93个百分点,中国已经接近老龄化社会。这么大的国家,人口规模整体接近老龄化,这件事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一般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的时候,人均收入都在三四万美元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4000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在人均收入只有发达国家1/10左右阶段的时候,就要承担类似于发达国家老龄化的负担,令人担忧。

  记:忧些什么呢?

  石:我们看到,现在处于老龄化的国家,比如日本和欧洲各国,人口红利消失、储蓄能力降低、劳动力供应不足。如果要求在老龄化情况下,中国经济仍保持10%左右的增速,这种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另外,老龄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我们的养老金还没准备好,财政补贴压力很大。归纳一下,对未富先老的担心,包括人口红利消失、经济增长减速、财政压力增大。

  要保持人口红利,是选择提高出生率,还是努力寻找其他替代法

  记:如此说来,人口红利非常重要,中国有必要想办法延缓老龄化的到来。

  石:如果我们要保持现有人口红利,必然要维持一定的出生率,让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这是人口增长的模式。

  记:看到资料说,人类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是出生率2.1左右,即平均一对夫妻生育2.1个孩子,但中国目前只有1.8,甚至有说法是1.4,与2.1的差距很大。

  石:还有一个因素在起作用,那就是随着医疗水平、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均期望寿命延长,这就需要更高的出生率才能保持人口增长模式的人口红利。这就产生了两个因素的博弈:靠更高的出生率维持人口红利,还是不完全依赖人口红利,通过其他方式来完成同样的储蓄和投资过程?

  我认为,我们实行了30余年的独生子女政策,不能轻率改变,还须从长计议。我要提出的思考是,我们是希望生活在一个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的社会,还是一个人均收入水平不高且人口众多十分拥挤的社会?我们是喜欢一个可以发挥老有所长的社会,还是看上去年轻人很多、但就业压力很大的社会?如果人口基数不变,能够创造更多财富,那么人均收入就上去了。所以,现在可以采取的替代方法,就是逐步放开退休年龄,甚至像德国的新政策那样,取消退休年龄限制。现在欧洲等许多国家已经将退休年龄推迟到65岁-70岁。

  记:您的建议是,用推迟退休年龄的办法,来取代增加生育率,从而延长人口红利期?

  石:是这样。现在生活条件和医疗保健条件好了,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退休以后,大部分身体还很好,他们在各种运动上消耗了很大精力,其实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前,工作以体力劳动居多,人到了五六十岁,就做不动了,而现在的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在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的情况下,脑力劳动、服务性行业的比重大大提高,工作不再那么耗费体力,而老年人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就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但是对于推迟退休年龄的反弹也很大,很多人盼望着早点退休好享受生活,更有人认为推迟退休年龄是政府为了弥补养老金缺口,对此十分反感。

  石:养老金缺口问题,后面再讨论。关于推迟退休年龄,不是强制性的,而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到了一定年龄,你愿意退就退,想再工作下去就继续工作。逐步放开对退休年龄的管制,让就业者自由选择。因为每个人对幸福的生活方式的理解不同,正在上班的人可能恨不得马上退休,每天睡睡懒觉,不用看老板脸色,想去哪里旅游就去哪里,但真到了退休年龄,想法可能就变了。而且对很多人来说,退休意味着收入大幅下降,或者无所事事,他们是希望趁身体还好的时候继续工作的,既解闷,又能多积累些钱,为子女、为自己今后生活保障。

  记:没错,身边也见到不少人,上班时每天精神头十足,退休以后生活一下子失去方向,反而衰老了。不过,放开退休年龄,最好不要包括领导干部。

  石:应该让大家自己选择,当然,一些有限的资源,还是应该放给年轻人。

  我的意思是,就业的人数多了,人口红利还是有的,不是说只有年轻人能带来人口红利。

  另外,用人口红利的观点来冲击人口政策,把老龄化看成洪水猛兽,这是一种狭隘的国家主义观点。

  记:什么叫国家主义观点?

  石:就是说,国家选择政策只为了保证经济增长,而没有想到人口增长还有副作用,没有从人口福利的角度思考。肯定是一个人均拥有资源较高的社会让人更幸福,而不是一个拥挤的、就业困难的社会。举个例子,印度的年轻人资源很丰富,人口红利高,但现实却是失业率高、城市拥挤、贫富差异大,这种人口红利是不是幸福的呢?假如我们放开生育政策,实际上将牺牲更多人的选择权、牺牲生活质量提高的可能,得不偿失。

  总之,应该保持现有的人口政策,但不排除进行某些方面的突破,同时在现代产业布局下重新梳理就业制度,让每个愿意工作的人发挥一技之长,使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人均收入高速增长,这才是现在需要做的。

  填补养老金缺口,政府应尽早建立应对机制,预防新增亏空

  石:再来说说养老金的问题。我们的养老基金,或者说社会保障的制度化,短期内恐怕很难完成,对于老龄化,我们还没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有一个数据,全国社保基金的缺口估计在1.3万亿元左右,这部分亏空全部要靠财政补贴,压力很大。财政如果拿不出这笔钱,有两种方法解决,一种是加税,这就进一步增加了税收压力,对经济增长不利;另一种方法是造成财政赤字,靠发行国债借款弥补,而过度的财政赤字又易引发通货膨胀。

  记:两难选择,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

  石:为什么养老基金会出现这么大缺口呢,这是因为我国是从1991年才开始实行养老金制度的,在1991年之前工作的都没有缴纳养老金,要由后来的缴纳者去弥补,所以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这么巨大的缺口,再加上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低于CPI (根据统计数据, 2000年-2008年平均收益率不到2%,而同期年均CPI是2.2%),窟窿越来越大。老龄化意味着赡养系数提高,以上海为例, 2008年前, 3个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金可以赡养2个退休职工,赡养系数是1.5。预计10年以后会倒过来, 2个在职职工缴纳养老金赡养3个退休职工,到那时候,养老金就不够支付了。养老金不够怎么办,目前的基本出路是财政补贴。如果能适当放开退休年龄,将赡养系数稳定在1.5或低至1.3也好,这对把养老金的账转过来,是有好处的。

  记:最近养老基金入市的消息,也被引申到呼吁人口政策放开上:有更多的年轻人来缴纳养老金,摊薄缴纳者的负担。您刚才已经明确反对放开人口政策,也把道理说透了,那么,财政补贴填补缺口这条缓兵之计,能解决问题吗?

  石:目前也没有其他办法。

  另一方面,让后人来弥补前人的养老金,从理论上讲不合理,应该有一个国家补偿制度,通过财政资金的调节把账转化过来。

  记:您的意思是,国家把前面的窟窿填满,今后我交的我自己用,不需要再给前人用了。

  石:是的。从现有财政收入里去调节也是不行的,我认为,应该用国有资产来赎买。

  记:怎么赎买法?

  石:我们观察到一个现象。中国货币发行量非常大,2010年M2总量是72.6万亿元人民币,折成美元是11万亿(按去年汇率),而美国同期M2是8.34万亿美元。中国GDP总量是美国的40%,而货币发行量却是美国的120%。货币化率 (货币总量/GDP),美国是57%,中国是182%,即用182元人民币生产出100元GDP。此现象可以理解为中国货币效率低,这个问题我们这里不讨论,今天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这么多货币发行,没有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国外普遍的正常货币化率区间是50%-80%,而如果达到100%,即货币发行过量,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了。为什么在中国却没有发生恶性通胀?只有一个解释,就是大量货币被沉淀下来,被一个神奇的 “黑洞”给吸走了。国外研究者把这个现象称为 “中国货币之谜”,他们猜测货币到哪里去了,黑洞在哪里。一种猜测是中国银行体系中大量不良资产沉淀了大量货币,但这种解释现在站不住脚了,因为银行都已经上市了,不良资产已经剥离,货币还在超量发行。又有人猜测是房地产吸纳了大量货币,这也无法证实。同时还有种说法,城市化建设不断把以前非货币化的资产变成货币化资产,比如农民以前粮食肉菜自给自足,现在需要购买。但城市化一直在进行,为什么偏偏这十年吸纳了大量货币,好像也说不大过去。

  我个人的观点,主要是国有资产证券化因素造成的。一元面值的国有资产,一旦证券化,按最低的平均10%-15%的市盈率计算,就会吸纳10-15倍的人民币。我的猜测是,政府正在一边通过投放货币,一边通过国有资产证券化来吸纳货币,从而获得财政资金来弥补民生资金方面的长期亏空。

  记:您是说政府出售国有资产,把卖得的钱贴补民生,包括填养老金缺口?

  石:只是一个猜测。

  记:如果政府没有这么做,那么您是建议这么做,对吧?

  石:保民生对于保稳定、保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目前各类有关民生的收支亏空很大,所以这个弥补的过程会很长。但会不会有一天,能证券化的国有资产都被证券化了,仍不能弥补民生资金的空缺,到那时候怎么办?所以必须一边弥补,一边建立起有效的应对机制,比如提高投资收益率,通过减税来增加养老金的比例等,从而建立起一个可持续的养老制度。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