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看望家住城郊的亲戚,几年前,亲戚所在的村子被“城市化”,土地变成了高楼。但住上楼房的他们似乎并不快乐。亲戚家以前是养殖户,给城里供应蔬菜、家禽,生活算得上小康。而失去土地后,现在只能到处打工维持生计,辛苦劳顿不说,生活质量也下降了。
由此想到媒体热议的城市化话题。有专家指出,目前有1.28亿生活在城镇里的人没有城镇户口及享有城镇居民待遇。为此,有媒体呼吁:中国城市请慢些走,等一等徘徊在城市屋檐下的1.28亿人,历史上欠下的账,现在到了该还的时候。
但这笔帐由谁来还,怎么还?关键是在各地竞相追求城市建设速度、规模和土地收入的大背景下,谁有心思反思与回答这一问题?
和大多数中国城市一样,笔者所在的一个县级市,也在快马加鞭中行进。十来年间,这里的城区人口已经由以前的不足10万人,发展到50多万,大量的城郊土地变成了高楼。但失地农民被城市化后,很多人却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困境。根据规划,再过3~5年时间,这里将建成“大城市”。我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按照2010年版《中小城市绿皮书》上“市区人口100万~300万为大城市”的界定,即使用5年时间进入大城市门槛,每年还需10万新人入城,而这部分人的主力当是城郊农民。如此一来,笔者担忧,老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却在叠加。
据报道,我国用30年时间走过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但有专家指出,这种“大跃进”,在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同时,存在的风险也不容小觑:我国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1000万,每人所需建筑面积应为60平方米,但目前城镇建设的竣工面积已达每人130平方米,超出一倍多;近年来,全国土地出让每年平均达660万亩,合理的城镇用地增长系数应为1.12,而我们却达到了1.91,已对有限的土地资源提出严峻挑战;一些城市在建设中互相攀比,急功近利,公共工程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一场暴雨就能带来较大的灾难,造成交通瘫痪。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低价征用制度,从农民手中转移的利益约有15万亿人民币,而卖地补偿给农民的不到其中的5%。土地问题已成为农业税取消后,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和焦点问题。而与此同时,一些城市地域却在急速扩张:小城市希望变成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希望变成大城市,大城市希望变成特大城市,甚至是“世界城市”。
现在,我国城市已呈现明显的“三元格局”:一个是城市居民社会,一个是城市失地农民社会,一个是漂泊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社会。城市不仅要解决自身问题,也面临农村和农民问题。如果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的数据与政绩,任由问题累加,让城市化徘徊在改革的半程,表面看牺牲的是农民利益,实际伤害的是国家肌体,随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最终要由全社会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