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报讯,由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邓文奎、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刘熙瑞教授等9名著名专家及学者组成的专家组,12月24日下午对宝安 区城管局与深圳大学合作的为期近一年的“城管进社区”课题报告进行了评审,邓文奎等专家认为,宝安“城管进社区”的探索非常有勇气、有远见;这一思路探索 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并与转型期社会进程相适应的体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出席评审会的宝安区委常委、副区长李勇介绍说,宝安区人口总量较大,流动人口多,部分居民规范意识不强,社区人口居住密度过高,基础设施不完善 等,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今年,宝安区选择新安、福永、民治和沙井4个街道42个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城管进社区”试点工作。工作大大激发了社 区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取得实效。同时,宝安区启动上述“城管进社区”课题,希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提升工作效率,使城市管理不断精细化。
专家组组长刘熙瑞教授高度肯定宝安区“城管进社区”工作以及相关课题报告。他表示,此课题是理论界跟实际工作相结合很好的范例,具有很大的理论 意义和实践意义。他说,城市化是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大内容,此课题是以创新社会管理模式为目标,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创新的城市管理模式。城市管理 是一个大问题,宝安区针对这一大问题,提出了大思路,实现了大跨越。
邓文奎在评审时表示,中国目前正处于重大的历史性转型时期,实现经济、政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转型过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社会多元化,其中最核 心的问题,一是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诉求,二是公民参与社会、政治治理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由于两者之间的矛盾,目前全国各地的城市管理工 作体制走入了困境。邓文奎认为宝安区在城市管理工作体制走入了困境的时期做出了“城管进社区”的探索,非常有勇气、有远见。这一思路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 色,符合我国国情,并与转型期社会进程相适应的体制,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此项工作采用在实践上探索,在理论上研究的方法,非常有远见。
宝安探索构建大城管格局
实现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及整体形象等三个方面转变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李文生)2011年,宝安区在新安、福永、沙井、民治四个街道开展了“城管进社区”试点工作。通过推进市容秩序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爱国卫 生管理、法律法规宣传五大内容和城市管理(执法)力量、“门前三包”管理、数字化城管平台三大措施进社区,调动社区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充实社区城市管 理力量,激发社区内在动力,抓好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真正构建一个大城管格局。
目前,宝安区“城管进社区”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具体体现在思想观念、工作模式及整体形象等三个方面的转变:
思想观念实现转变
社区干部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认识有了根本转变。不仅从过去“要求社区干部配合执法队的整治行动”转变为“主动要求执法队加强整治”,还主动组成义务巡逻队,对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特别是乱张贴等现象进行清理。
原居民主动管理社区的意识得到了较大转变。不仅提出要用管好家的理念管好社区,还要求达到社区“有人管,自己管,管得好”的目标。
企业、商户和居民家园意识有了明显转变。逐步认识到管理好社区环境对自己的重要意义,家园意识大大增强,由“城市管理与我无关”向“城市管理从我做起”转变,参与社区城市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氛围大为好转。
工作模式实现转变
城管工作由城管部门单打独斗向多方力量齐抓共管转变。社区通过整合治安巡防、出租屋管理等基层部门力量,建立社区综合管理巡查队伍,增强社区城管巡查力量,大大加强了社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力度。
城市管理模式由粗放型、问题式、运动式向精细化、预防式、常态化转变。作为社区与城管部门之间的纽带,城管工作室工作人员通过与社区居民“零距离”接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制止各类违法行为于萌芽状态,成功将城市管理关口前移,初步构建起和谐高效的城市管理机制。
城市管理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的有机转变。自“城管进社区”工作开展以来,试点社区城管工作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以服务促进管理,为群众着想、替群众办事、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满意,与老百姓零距离沟通。
整体形象实现转变
社区形象有了明显转变。一方面,在今年提高清扫保洁标准后,社区市容环境的净化美化度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对城市“六乱”的整治,对社区房屋、道路和广场进行升级改造,社区城市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城管形象得到整体转变。“城管进社区”使广大居民切身感受到,城管部门就像是城市的保姆,“城管人”更多的是做加法,是为广大居民贴身服务的一支生力军。社区居民更加了解城管、理解城管。
执法队伍形象有了较大转变。社区城管工作的有效开展,变直接执法为倡导、宣传、教育和劝离,减少了执法队伍与流动摊贩的直接对抗。
专家组鉴定意见
该研究报告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宝安区“城市管理进社区”试点工作的背景、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从理念、体制、策略多个层次提出了对策建议。因此,报告既具有学术意义,也具有实践意义。
报告的学术意义具体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是素材新。课题组深入实地进行调查、访谈、座谈以及问卷调查,搜集到丰富、翔实而独特的第一手素材,为课 题研究奠定了资料基础。二是观点新。课题研究以当前学术界最新的理论成果“新公共管理”作为理论解释工具,比较恰当地把“多中心复合治理”的理念嵌入基层 政府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中,提出建立以多中心复合治理为理念导引的社区城市管理战略模式,这一观点无疑在目前的城市管理研究中具有创新性。
报告对于城市管理的决策和执行具有实践意义。报告通过对基层创新的观察,分析了目前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运行中的体制性缺陷给基层管理实践 所带来的问题,其提出的有关改进城市管理“管”“罚”分离体制、建立城市管理综合性决策机制、建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的行政协助体制、城市管理中自 然人违法惩罚的执行机制、市区街道和社区四个层级在城市管理资源投入方面的分担机制、城市管理服务外包的监管机制、建立城市管理NGO等对策,不但对于改 新宝安区城市管理机制、方法、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也对其他城市化地区的城市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因此,专家组同意该研究报告通过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