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拉动中国巨大社会变迁
“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该蓝皮书指出,城市化继工业化之后,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已成为拉动中国巨大社会变迁的“三驾马车”。
在城市化急剧推进的过程中,土地的快速升值成为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一方面,人民群众快速增长的改善住房的新消费需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的需要恰相吻合;另一方面,围绕地产收益产生的利益博弈也影响到实业发展、生活价格稳定和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处理好新形势下的这一两难问题,成为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成长的关键一环。
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开始超越城镇居民
随着中国财政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以及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施行,特别是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截至2010年,中国农民名义人均纯收入达到5919.0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9%。继2010年之后,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这种变化并非偶然的现象,而是一个长期趋势的开始。”该蓝皮书认为,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初级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经营收入和打工收入将成为推动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的两大动力,农民现金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将继续提高。由于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在3倍以上,短期内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还不会出现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拐点,因此助农惠农政策仍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
有调查显示,目前18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9.7%的是具有农村户籍但居住在城镇的人口,这一数量相当于近3成(29.7%)的农业户籍人口数,或近4成(39.4%)的目前城镇常住居民的数量。这一结果表明近3成农业户籍人口已居住在城镇,城镇化过程对农业人口具有巨大吸引力。
该蓝皮书认为,城市化的基点是职业的非农化。农村人口大量转化为城镇人口,获得非农劳动经营领域中的收益是主要驱动因素。农业户籍的在业人口中,纯粹务农者的比例已经下降到39%,有近1/3的农业户籍者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已转换为非农就业人口。
同时,该蓝皮书也指出,虽然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也要看到,工作和居住在城市中的农业户籍者大多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即成为城市中的非农就业人口或常住人口,但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半城市化人口面临着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覆盖不足等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