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的弦要始终绷紧
主粮产品国内自给必须确保
记者:今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迈上57121万吨的新台阶,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居安思危,未来我国农业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程国强:我国农业发展始终要关注的是粮食安全问题,确保粮食稳定发展始终是首要目标。虽然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基础得到强化,但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逐渐增加、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
尤其需要重视的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物质投入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快速增长,保持合理粮价水平的压力较大,农民种粮效益难以持续提高,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难度加大,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仍然没有形成。与此同时,今后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
记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这应该是我们不能动摇的底线。
程国强:的确,解决我国粮食问题,必须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不动摇。但应重视的是,继续保持95%的粮食自给率,并不意味着在总量上要求所有粮食产品都有较高的自给率。过分强调过高的粮食总量自给率,既不现实,也会使我国付出极大的资源、环境和经济代价。要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实行结构性保障措施,重点保障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产品的基本自给。对水稻等关系国家粮食安全根本利益的主粮产品,确保其100%的自给率,始终应是我国农业必须坚守的底线。
保障粮食安全也需要有全球视野
记者:入世后,我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农业与世界市场的关联程度日益增强。我们该如何看待保障粮食安全与农产品进口增加的关系?
程国强:农业对外开放十年的历程表明,适度进口国外资源性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农业资源短缺的压力,对我国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经济增长的经验表明,农业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产品进口将快速增长、农业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上升,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客观规律。
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紧张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要实现主粮产品的基本自给,今后继续适度进口国外农产品、利用国外农业资源将不可避免。因此,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要有战略思维、全球视野。
记者:保证粮食安全虽离不开农产品进口,但近年来,人们对农业开放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您如何看?
程国强:我认为,应客观、理性认识农产品进口的影响。如2010年,我国进口植物油与油籽折油共2035万吨,按目前国内大豆亩产236斤的生产技术水平测算,相当于利用了国外9.6亿亩的种植面积,这与国内水稻与玉米种植面积之和相当。若全部由国内生产来替代,意味着要以减少68%的粮食总产为代价。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确实令人担忧。虽然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逐年扩大,但仍然没有建立有效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市场的战略机制;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贸易大国,但仍然没有掌握必要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与价格话语权。
农业开放战略须为保障粮食安全服务
记者:在全球化背景下讨论国内粮食安全,未来还有哪些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程国强:今后随着我国国际化、市场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挑战。在我国农业对外开放中,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对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战略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对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风险管理机制亟待加强。
记者:今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实施怎样的农业开放战略?
程国强:稳步推进农业对外开放,是国家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认为,今后农业对外开放,要以服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大局为核心,要以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新起点,从全球视野、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战略认识。要抓紧制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总体规划,建立基于全球视野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机制,构建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农业国际化战略框架。
种粮积极性千万不能伤(话说新农村)
在整个农业生产的推进当中,增粮和增收要统筹考虑。既要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也要做好市场调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近期部分地区的粮食收购市场似乎正被一种观望情绪所笼罩。据媒体报道,目前黑龙江等粮食主产区由于粮食价格出现下跌,农民惜售,企业惜收,购销双方的观望令收购进度明显偏慢。粮价的波动,让原本指望增产之后再迎增收的农民有些失望。业内人士担忧粮价不稳会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明年的粮食生产。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因为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对于保证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一旦农民失去了种粮的热情,即便是农业投入增加、科技到位、基础设施改善,我们面对的仍可能会是土地撂荒、粮食减产。
近年来,为了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全面取消农业税、建立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制度、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启动临时收储……政策与市场等因素相互叠加,不仅使我国的粮食生产走出了“两丰一平一减”的周期循环,实现连续8年增产,也使粮食价格稳中有升,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粮食生产可以高枕无忧了,“三农”发展依然有“软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有可能被削弱,粮食生产出现波动的风险依然存在。
应当看到,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农产品供需仍将处于一种紧平衡状态,农业资源的约束以及环境保护的压力比以前更大,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仍然面临巨大压力。而且,人口的增加、城市化率的提高、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这些都迫切要求粮食产量和质量实现稳中有升。
尽管近年来农民种粮积极性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侵蚀”着种粮效益,务农增收比不上外出打工,而且农产品内部比价不合理,种粮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等差距,又在严重削弱着农民种粮的热情。如果粮价出现波动下滑,在种粮收益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肯定会影响到农民对土地的投入。
保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首要的是保证他们的收入。只有种地有效益,收入能增加,农民才能够更有积极性。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在整个农业生产的推进当中,增粮和增收要统筹考虑。在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的同时,要坚持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不变,并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还要调控好市场,保证农产品能卖上合理的价格,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