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皖江示范区获批,这一区域就常被拿来与周边类似区域比较。省经济研究院昨天发布的研究报告就把皖江示范区与同属中部地区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其中提到,在利用省外资金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皖江示范区比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更有优势。
承接转移最强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10年,皖江示范区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规模达到4902.8亿元,其中50%以上来自长三角。而当年,长株潭城市群仅为1209.5亿元,湖北全省也只有1700亿元。省经济研究院认为,这一数据显示出皖江示范区利用省外资金特别是长三角地区资金的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皖江示范区在投资增速方面也是三城市群中最快的。从“十一五”以来,皖江示范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41.3%,分别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高9.5个百分点和6.8个百分点。去年,皖江示范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580.5亿元,分别比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高1817亿元和314亿元。
核心城市最弱
合肥这几年的发展很快,不过省经济研究院提醒,从绝对值看,合肥投融资规模仍相对较小。2010年,合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97.5亿元,高于长沙,但低于武汉455亿元。
而从经济总量上看,虽然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大合肥”土地面积超过武汉,人口超过长沙,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2010年合肥GDP为2960.4亿元,仅是武汉的53.2%,长沙的65.1%。GDP占全省比重,合肥为23.9%,武汉、长沙分别为34.9%和28.4%。
融资渠道不多
从融资渠道上看,皖江实力很弱。这份报告显示,今年以来,皖江示范区贷款增速逐月走低,相比较三大城市群中省会城市的直接融资,合肥相对落后。在融资创新方面,2010年,湖北创业投资及相关创业投资管理咨询公司超过70家,而我省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仅17家。武汉城市圈先后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我省集合票据仍处于筹备阶段。
研究报告上的数据显示了这种差距,在融资平台的数量上,截至2010年上半年,湖南共有政府融资平台385家;湖北共有285家;而我省仅有191家。而从融资平台的规模来看,湖南发展投资集团作为长株潭城市群重大项目建设投融资的主平台,注册资本达100亿元;作为服务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专业性投融资平台,湖北联合发展投资集团成立3年来已累计完成城市圈投资249亿元。而皖江示范区现有平台大多规模小、实力弱,亟需一个区域性投融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