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5日上午9时30分,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下是此次新闻发布会的实录内容: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中间);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国资法起草工作组组长:刘仪舜(右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张凯(左二);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化网执行总裁、城市化杂志执行主编
与会的企业家和各大媒体
主持人:尊敬的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金德钧主任,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感谢各位来宾冒着酷暑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
8月是个火热的季节,中国的城市化也如8月的天气一样如火如荼。今天我很荣幸为大家主持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新闻发布会。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城市化》杂志执行副主编顾晴。
此次新闻发布会主持人,《城市化》杂志执行副主编顾晴
现在,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出席今天会议的嘉宾,他们是: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金德钧先生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国资法起草工作组组长:刘仪舜先生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张凯先生
唯绿科技建筑节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 玮女士
北京依莲轩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刘 博女士
北京成业行房地产投资顾问公司 总经理:
顺华集团总裁助理:
北京国华置业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赵 加 先生
新日月集团总裁:
新华社高级记者:杜 宇女士
中新社政文部副主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新闻部副主任:
光明日报国内部主任记者:梁 捷女士
中国建设报编辑部副主任:刘 伟女士
中华建筑报总编辑:
搜狐网:
新浪网: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化网执行总裁、城市化杂志执行主编:
现在我们有请蔡义鸿秘书长介绍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概况。
图为蔡义鸿秘书长在介绍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概况
蔡义鸿:首先感谢大家牺牲周末的时间来出席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新闻发会。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之所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因为这是自19世纪初以来发生在地球上人类最伟大的历史变迁!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和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是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增强大城市以及城市群的整体实力,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
2009年,起因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冲击,尽管刚刚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也难独善其身,颇受其害,但我们相信中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将是最先稳定、最先复苏的大国,中国将是本轮金融危机复苏的火车头!
这是因为,首先,中国幅员辽阔,有30多个省市自治区,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地域差别与城乡贫富差距较大,其正在掀起的世界上第三次城市化浪潮,将使约有4亿农村人口逐步转移到城市之中,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基础与最强支撑!
第二,中国不仅拥有19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本次金融危机肇事者——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而且拥有29万亿元之巨的居民储蓄,是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最好的政府,也是最“富有”的政府。
第三,中国政府决心解决城乡人口二元结构问题,8亿待富农民是中国政府实现扩大内需的基础。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造与升级所推动的工业化、城市化运动,将带动大量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形成旺盛的和可持续的国内需求。
如果说,本次金融危机给中国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上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中国正在进行的史无前例的城市化进程却给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了一个抗击金融危机的良好机遇。
为此,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将以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的活力城市、典范企业、影响力工程、贡献力人物、优秀农民工等成功案例剖析为切入点,重点研讨“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和谐城市化之路”,达到总结经验,交流思想,互动合作,多方共赢之目的。
我们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举办的时间计划在今年11月举行,会期一天到一天半。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举办——中国掀起世界第三次城市化浪潮主题论坛
(1)世界城市化实践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2)金融危机与城市化背景下的房地产机遇;
(3)城乡统筹规划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4)中国城市特色与建设发展中的问题;
(5)多路径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型城市;
(6)旧城改造与城中村改造;
(7)中国城市化驱动的产业链条;
二、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成果发布,主要内容有:
(1)《2007年度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2007年度中国城市化率白皮书);
(2)《2009年度重点关注城市:扬州、青岛、汕头、三亚、通州5城市研究报告》,同时发布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2010年度重点关注城市名单;
(3)揭晓2009年度中国城市化进程活力城市、典范企业、贡献力人物、影响力工程、优秀农民工代表。
(4)成功案例推介:活力城市、区域经济开发经验推介、典范企业、城市综合体、城市特色社区开发典范、工、农业集镇与新农村建设经验介绍、旅游疗养典范项目推介等。
三、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拟邀嘉宾
世界各界名流,包括专家学者、政界领导人、企业CEO或董事级别高管、首席执行官、首席技术官、首席经济师和企业战略家等将聚首峰会。围绕城市规划与建设、区域经济、环境保护、道路交通、金融投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建立有益的城市往来合作,努力构建“智慧+资本”合作平台。
(一)邀请出席峰会的院士:
邹德慈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许靖华 美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李京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
王思敬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原主任
张 泽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
(二)邀请出席峰会的委员会领导:
金德钧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市政工程协会会长、原建设部总工程师
刘仪舜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原全国人大财经委国资法起草工作组组长
张国印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机关服务中心主任
张庆风 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副院长
(三)邀请“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重点关注城市市长或相关负责人出席峰会:
1、2008年度重点关注城市:
江苏省徐州市、山东省东营市、广东省惠州市、浙江省义乌市、北京市昌平区
2、2009年度重点关注城市:
江苏省扬州市、山东省青岛市、广东省汕头市、海南省三亚市、北京市通州区
3、邀请荣获2008年度活力城市市长或相关负责人出席峰会:
4、2008中国省会(含直辖市)十大活力城市:
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天津市、太原市、武汉市、长沙市、沈阳市、南京市、
昆明市
5、2008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十大活力城市:
深圳市、大连市、南通市、徐州市、惠州市、厦门市、东营市、柳州市、攀枝花、
湘潭市
6、2008中国县级城市十大活力城市:
昆山市、江阴市、常熟市、义乌市、宜兴市、晋江市、寿光市、即墨市、金坛市、
石河子市
7、邀请有关领导、负责人、专家、企业家和国际友人出席峰会
以上就是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基本情况的主要内容,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蔡义鸿秘书长简明扼要的情况介绍。中国的城市化被誉为21世纪影响人类进程的两大事件之一,我想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和业界朋友一定有很多问题需要提问。现在我们进入互动环节。大家可以就城市化感兴趣的相关话题向各位嘉宾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主题是中国掀起第三次城市化浪潮,我觉得这个话题非常有新意。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请金德钧主任回答。
图为金德钧主任在答新华社记者问
金德钧:谢谢新闻界的朋友对城市化的关注,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从本人了解的情况,学识水平来说,是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的,我只想谈谈我们的看法。大家都看到了,我们最近几年一个很重要或者一个很重大的现象,就是每年要过春节了,大量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成群结队地回乡下,春节过后这批人又浩浩荡荡地进城。这个人数规模之大,影响之甚,恐怕是中国各界都很清楚的。这不仅让交通部门很紧张。大家都很清楚,世界上也很关注。
这个现象表现的是个什么问题呢?我在想,起码首先是说明这个事情,就是已经进入到城市中的劳动力,也就是说进入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工作的这些人不是城市人,而是农村人,他们像候鸟一样,归宿在农村,干活在城市。那么这个现象能不能说,就是我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工业化的速度和城市化的速度不相匹配呢?或者进一步说,就是我们城市化的速度落后于工业化的速度,能不能说明这个问题呢?我想直接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告诉我们,我们城市化还要加倍努力来跟上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因为城市化本身就是以工业化为动力来推动我们整个社会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这个现象本身说明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重大的任务。
我觉得问题还不仅仅如此,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再往前看一看,看什么呢?农村也就只一亿多劳动力要出来吗?不是,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有八九亿的人在农村,在座很多新闻界的同仁们,业内专家都知道,美国这样一个国家,搞农业的人只占10%多,我们现在还是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啊,按这个意义来讲,农村还有大量劳动力要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
第二,农业生产率本身的提高,也要求农村生活的人的生活方式也要变化,这些都是我们城市化所面临的应该解决的问题。而且我说的这些问题,民工潮已经摆在眼前了,后面这两个问题也不是遥远和将来的事,也是我们现在要着手解决的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任务相当艰巨,而且要立即着手推进这个进程,这算不算是个机遇呢?恐怕是个机遇吧,这是我们城市化进程当中重大的机遇。
那么问题的另一面,正是我们城市化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所以挑战也在等着,因为大家很清楚我们国家是二元体制,从1958年开始实行户籍制度,城市和农村就分开了,这半个世纪的分开结果,两块的变化差距很大的,现在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经济到生活方式,一直到国家的政策方针,管理体制方方面面都制约着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
简单地说,中国的城市化要解决好,就必须解决好三农问题,能不能这样理解呢?请朋友们批评。
新华社记者: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金主任,城市化和城市化推进到今天,您认为有哪些教训可以总结,加速城市化会不会加速这个矛盾?
金德钧:这个问题就更广泛了,本人了解调研的问题也有限。中国城市化这些年来确实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举世瞩目的,我们建国初期的时候,我们城市化水平只有17%左右,而且前十来年,一会儿升了,一会儿降了,我记得到上个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前,不光城市化率没有升起来,还降了一个多百分点,到了文化大革命期间更是下降,因为那时候我国的城市化基本停止了。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这些年来,我们的城市化速度增长很快,因此我觉得我们最重要一条经验,就是通过全党致力于发展经济,特别是注意发展城市经济,来由城市推动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来扩大就业,发展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这条路我认为是坚定不移要走的,这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最近这几年中央在下大力气解决“三农”问题,包括现在把农业税免掉,强调工业辅农业,城市辅农村,这个说法非常好,这也是一点经验。
第三,在这个过程当中,允许各地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实际上现在我们调研的这些城市都不是一个模式,比如一些小城镇,有加工型的,把上游产业转移到本地来发展,也有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的有利条件,搞旅游观光的,还有完全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根据不同情况走不同路线,这一点也是对的。
还有一条现在已经被大家注重的,就是注意城乡统筹发展,一体化,统一规划,统一考虑经济发展,而且中央设立了这些综合发展的试验区,大家都知道,重庆、成都、浦东都在开展这些改革与试验。
我觉得还有一条,城市发展过程当中,农村发展过程当中,始终要注意经济发展、人口变化与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相适应。这个要求,这个思想是非常对的,这也是值得肯定的,当然我们现在还存在不少问题。
城市化当中,从我接触的有些问题也是要值得注意的,现在就是有些地方是就城市化说城市化,把城市化简单的理解为加快城市建设,搞标志性工程,搞宽马路,而不注重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另外还有一些地方注重城市,对农村的现代化问题注重不够。还有就是注重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带动作用,对中小城市,特别是城镇,在城市化过程当中,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当中的作用还注重的不够。最后我还觉得还有一个,就是生态问题仍然是当前城市化过程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需要下工夫去理解。
你这个题目提的很大,我就说这么几点。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提出一个目标就是,让中国城市化发展能够对全人类造福,不过现在国际上也有一个说法,就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对全球环境带来一个灾难,中国确实有自己的问题,不过我们在城市化发展中,可持续发展中,如何实现造福全人类?如何克服我们的问题实现这个目标?请刘副主任回答一下。
图为刘仪舜副主任在答中新社记者问
刘仪舜: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能不能造福全人类,这个题目可能大了一点,我想我们中国发展好了,对人类会有贡献,但是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肯定的一点,不会给世界能源造成危机。确实我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个美国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就是中国八亿农民如果过上美国人的生活的话,是一个灾难性的问题。他的意思是说,八亿农民过上现代化的生活,能源消耗是一个大问题,会给世界能源造成很大的威胁。他这个说法我感觉是危言耸听,也是很荒诞的,中国农民,中国老百姓为什么不能够富裕起来,赶上和超过美国,全世界的劳动人民为什么不能过上好日子,能源是可以解决的,现在我们到月球上去探索,看到月球上的资源可以充分的利用,我们科技的发展,连水、氢气都可以充分利用,所以能源是个问题,但是能源危机是要靠科技发展解决的。
据统计,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不及美国的1/8。他们的数字是我们的好几倍,这说明美国人很浪费。而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美德,连小孩子都知道,人走要关灯,美国人的灯是不知道关的。所以,中国城市化建设一定是节能、环保的,是绿色城市化的过程。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城市化的建设,现在各地都很重视这个事情,太阳能,我看到很多城市化,农民房顶上挂着太阳能,沼气,很多根据自然环境条件的可能行,用风能、太阳能、水电,各个地方都在做这些事情,所以我们想,我们委员会研究这个问题,就是要造就我们中国现代化的新农村,新城镇是节能环保的。这方面我们要交流、推广、总结好的经验。
我们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正是因为美国、欧洲有很多先进城市化的经验,再加上有很多先进的科技都开始应用,所以我们很有信心,我们认为我们的历史使命也是要造就一个节能环保的城市化。
光明日报记者:最近我看了北京工业大学张教授写的一本书,书里面主要研究犯罪率。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由于城市化进程太快,犯罪率上升,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带来很多社会问题。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政策还没有跟上去,他提出应该放慢城市化进程,这将减少犯罪率。请问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刘仪舜:最近我跟蔡主编去了海南,看了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很漂亮,一家一户的农家乐,后来我们了解,地方政府把村子改造交给民营企业,当然给民营企业一个条件,有这个优惠政策,他去了以后,就跟村里的老百姓说,你建新房子,门窗没有钱,我给你,我再给你投点钱,你把炉灶改造一下,这样搞一个农家乐,有人去玩的时候你可以接待,然后道路的建设投了一点钱,搞了一些基础设施,然后在村里搞了一个旅游度假的东西。他就告诉我们,这个村子在他们来之前,这个地区的抢劫案件70%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干的,他们来的时候就说我们给你一些基础条件,你们慢慢改善生活,但是有小伙子就说,这个太慢了,我们车子往外一开钱就回来了,但是现在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很和谐,很安乐。
就是说,我们现在很多城市的犯罪,包括最近热播的《重案六组》这个电视剧,他破案的都是民间的情况,这种情况怎么办?据了解,目前约有2000万的农民还在贫困线下,我们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拉的很大,现在城市老百姓生活水平和农村的生活水平差距,可能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情况,农村收入平均是每年4700多块钱,城市大概要比农村多一万多,如果这个差距永远不解决的话,这个矛盾会越来越大。
所以,我认为不是城市化速度要加快,而是城市化要有所回归,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已经搞了60年,却大大忽视了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是要回归的时候了。如果城市化速度加快,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改变产业工人,变成技术工人,变成商人,地位改变以后,生活富裕起来了,这样这些现象就会减少,所以城市化不能放慢,而是要大大加快。
中华建筑报记者:请问,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发布的《中国城市化率现状调查报告》,权威性怎么样?和统计局、发改委发布的是不是一致?
蔡义鸿:我们这个数据是国家人口统计的数据,我们是从公安系统和人口方面来对接的,非常准确,在数据上是精准的,因为我们了解到,要统计中国所有城市的城镇人口非常困难,但是,中国又没有很好很系统地反映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全面数据,我们其实可以算到镇,但是工作量太大,所以我们最后决定统计到县级市,这个工作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启动“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工程”后的第一个课题,我们做完以后发现,通过大量搜索、咨询、调查,我们发现我们填补了中国在城市化率研究方面的空白,就是我们梳理了解放以后到2006年,2007年的已经做完了,到第三届峰会再发布,我们梳理了它的曲线跟中国经济发展是吻合的,跟中国社会发展是吻合的,但是我们很遗憾,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报告里面也说到这个问题,因为我们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我们在采取的非农人口与总人口口径计算的城市化率,跟现实的城市化率方面有一定差距,因为流动人口很难统计。
我们分析以后出现二方面情况:第一个方面,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不是被城市化,他只能说是表现为城市化,像顾云昌副会长曾引用一个农民工说过的一句话,说“中国城市土地太硬了,我盖不了房子,只有回家盖房子”。就是说一个农民工他在北京、上海、广州打工,通过五年十年的努力,挣到二三十万,但是在这样的城市他没法生存,买房子买不起,所以只有老老实实回到老家,三十万可以买个房子,可以娶个老婆,还可以买点家电,过上他自己的农村生活,但是这个农村生活比当地农民好的多,这样打工了以后挣了钱然后回去盖房子,是一种半城市化,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
第二个现象,从农村的人可能会到小城镇生活,小城镇的人可能到县城生活,县城的人可能到地级市生活,地级市的人会到大城市生活,这是一个圈,这些人怎么统计呢?我们现在户籍制度没法统计,比如我是县城的居民,我被城市化到地级市了,我的户籍还在县城,但是有可能我们城镇人口统计也被地级市统计过去了,因为我有固定住所,所以就出现统计的重复误差,这个很困难,我们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我们舍弃了城镇人口的统计,我们选择了偏低一点的,城市化率偏低一点的统计,而且这个数据非常完整。
我们这个城市化率数据是得到权威数据支持的,我们自己觉得这个数据不能说是权威的,只能说是代表一个方面的统计数字,或者研究报告,仅供大家参考,可能会有很多不足,但我们相信随着我们城乡二元结构,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推进,我们相信这个城市化率的数据会越来越吻合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是发展趋势,我们相信2007年的报告出来,2008年会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因为武汉的1+8、湖南的长株潭、重庆、成渝两型社会改革试点,包括去年的浙江嘉兴取消城市户口、农业户口二元结构,统一为城市居民;还有最近广州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等,这些最新的数据我们不可能现在全部统计出来,因为数据有一定的滞后性,我们相信在2010年或到2012年,随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户籍改革的深入,我们的城市化率会跟着中国政策走向,会越来越符合中国的国情与实际。大概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是这样子。
建设报记者:我问刘主任一个问题,我们现在城市化过程中,资金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现在很多政府没有资金来源,许多地方靠卖地发展城市。请问,除了这个办法之外,有没有别的发展途径?
刘仪舜:工业化是解决供给,城市化是解决需求,我们发展60年,主要是工业化的过程,现在我们工业化的供应能力有多大呢?大概供应到人均3000美元的收入水平,但是我们实际的需求,大概平均只有700块钱,因为这个差距是很大的问题,当然可能大家说,现在投入四万亿拉动经济,促进内需,我理解这是应对金融风暴的一个短线的措施,因为出口减少了,我们国内建设的投资,需要用投资来拉动,需求会多一点。建铁路、建公路,但是真正的内需,靠这个拉动是微乎其微的,因此,如果城市化建设不加快速度,这个内需的矛盾会很大。有学者统计,城市化进程中,如果三亿农民建城镇,大概需要18万亿元的投入,还有一位专家也经过推算,到2030年,中国的人口发展到最高峰,可能到15亿的人口,如果8亿农民进城镇的话,大概需要300万亿的投入,这个投入需要投在什么地方呢?不是说农民的地交出来,给他们建个房子这么简单。
前不久,我们去了几个地方考察,确实各地政府统筹规划做了很多试点,把老百姓从原来村子里搬到镇上,然后给他们建了很漂亮的房子,一片片的屋子建得非常漂亮,这个是拿耕地换的,农民是不需要出钱的,除了这个之外,基础设施建设,道路、交通、自来水、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这些东西都要花钱。除了这个之外呢,农民有了房子了,土地交出来了,因此这个地区的统筹规划就要建工业园,建农业产业基地,建鲜花生产基地,建养老生态园,建旅游度假村,要建一系列的项目,在这个发展阶段里面,农民的生存安排,工作有了,他变成工人、商人,它的自耕地换了房子,有地方可以住,同时他到城市里打工,所以这个过程不单单是房子问题,确实需要大量的投资,这个投资哪里来?倾其财政力量和民间资金,还缺少很多,所以要考虑尽量吸收外资。
除了这个之外,我觉得根本性的问题,必须改革金融制度,我们要加快改革的力度,我们在金融体制上要创新,这两天报纸登了中央的决定,人民银行的决定,为了拉动内需,三亿人民币的注册资本金可以成立民间的消费贷款公司,这就是创新。农村因为农业合作社,农业信用社过去搞的不好,好多都垮了,现在可以允许建立中小银行,这是金融制度的创新,包括金融运作,资金的运作,这些对我们资金解决都有很大的好处。我们现在习惯是80%以上是存贷,10%多是服务,国外是倒过来,国外60%70%是搞服务,30%—40%是搞存贷,所以中国的金融有点落后了,金融的开放和改革是很大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对融资问题会起很大的作用。
所以对于这一点,这次到各地区看,各省市对城市化的建设,因为中央要求统筹规划,我们跑了几个省,每个省都非常重视城乡统筹规划,甚至广东、海南都做到了镇,有的做到村,把规划都做出来了,我看他们规划报告非常漂亮,有的城市就是把整个乡村规划做出来以后,你就随时可以看到了,但是要有钱,没有钱不行,要投入。
所以这个过程中间,资金是个难题,但是我想办法比困难多,上面是我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一定会得到解决,谢谢!
中华建筑报记者:刚才蔡义鸿秘书长介绍了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的内容,里面讲到2009年重点关注城市和活力城市,这些评选是不是有一些硬标准,这些标准有什么依据没有?是否参考国外一些标准?另外,这些跟建设部城建司的关注是不是一致的。我们是怎么确定重点关注城市的呢?
蔡义鸿:我们的重点关注城市是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针对全国600多个城市,根据地域不同,根据人口、经济发展、产业布局、未来发展、城市化率,也就是说文化、教育、交通、医疗等方面的发展,其实也可以这么讲,这个城市人均享受的教育、医疗、交通、水资源,包括GDP的水平,这些综合在一起都是我们考量的一个范畴。我们在选择重点关注城市的时候,也感到非常难,因为全国有600多个城市,我们只能是从一些地级市,一些区里面选择,比如我们选择的江苏省徐州市,这是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要说它很发达吗?也不是,但它今后的发展,它的潜力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很有典型性,也是国家政策关注的一个重点城市。我们会综合各方面的资源来整合这些东西,跟着国家的大政方针走,这是坚定不移的,但是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一个选择标准,具体就是这样。
记者:我想问张处长一个问题,我们国家农民工群体非常庞大,从第一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开始,表彰优秀农民工代表就是峰会的重点内容之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请问在评选优秀农民工代表的时候是采用什么标准呢?这些受表彰过的优秀农民工代表委员会还跟踪吗?谢谢!
图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处长张凯在答记者问
张凯:当时我们觉得中国的城市化离不开农民工,农民工做出的贡献是最大的,他们把青春都献给了中国城市的建设,他们为市民服务,为城市美容。但由于农民工是一个很大的群体,有很优秀的成功人士,有很有实力的农民企业家,但我们没有选择这些成功人士,我们将眼光对准了最普通、最代表农民工这一群体的一线工人及其家属,我们的标准就是越是普通越好,越有代表性,因为这个群体太大了,他们能够离开农村进城打工,本来就是农民的优秀代表,而且我们表彰的仅仅是其中的极少的一些人。
我们有所跟踪,但还是有一些难度,有的已经返乡了。今后在跟踪随访、以及帮扶等方面,我们将做一些有益的偿试。媒体朋友们也可以多提意见与建议。谢谢!
主持人: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今天的互动环节到此结束。现在,我宣布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欢迎大家届时出席第三届中国城市化国际峰会!谢谢大家!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与会嘉宾上台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