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樊纲:双轨制是确保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时间:2011-12-01 01:25:32  来源:城市化委员会  作者:李涛 

          a11ca67b97565ed464d332229bdcaebf.gif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院长樊纲   摄影  王碧涛

城市化网讯  在我国风起云涌的城市化进程中,每年有数千万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如何也让他们享受到现代城市中社会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成为了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1130日举办的武汉开放城市论坛上,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院长樊纲给出了他的答案:双轨制是确保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的一种有效途径。

他说,近些年来,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深圳)一直在致力于城市化各种公共政策的研究,非常关注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在樊纲看来,如果原来的城市居民生活得比以前更好了,那不叫城市化,而叫城市发展。城市化的含义就是原来不是城市的人,变成城市的人,或者原来不在城市里的人到城市里来居住,享受城市文明的过程。

客观的讲,我国农民工是低收入阶层,受教育水平也比较低。但樊纲强调,中国农民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即在他们背后往往还有一些东西不在农村。和早年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有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也是一个优点:基本没有城市贫民窟现象。而西方很多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就出现了很多贫民窟。

在他看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城市中之所以没有出现大量贫民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农村特有的土地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们国家农村土地制度明确规定,农民耕种土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农民只有使用权,而没有买卖权,也即农民不能随意买卖土地。这就从源头上杜绝了农民在最需要钱的时候也不能把自己耕种的土地抵押或卖掉。”西方国家在完成城市化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大量贫民窟,就在于土地私有制。当这些国家的农民把土地抵押或卖给资本家或金融家后,他们就只能流浪到城市。而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为那些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留住了最后一种社保机制。即使他们在城市生存不下去了,还可以回到农村,他们的那份土地,还能保障其基本生活。

面对每年超过千万的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客观现实,樊纲坦言,如果不解决好他们的市民化问题,顺利完成城市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有让进城的农民工真正在城里住了下来,能享受到与城市原住民均等的公共服务,中国的城市化才可能真正造福全人类。

“现在,有的地方习惯让农民工来打工,享受他们创造的价值,但不承担农民工养老社保等。这显然是不对的。令人欣慰的是,现在中央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重要性,开始要求各地政府要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但客观的讲,要让各级地方政府在很短时间内为所有农民工提供很多公共服务确实是一件较难的事情,因为农民工人口太多。”

如何让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农民工群体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呢?樊纲直言,双轨制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所谓双轨制,不是完全一下子对农民工提供所有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福利保障,而是通过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开始可能不那么全,标准稍微低一点,先提供子女教育,然后医保,再社保。医保、社保标准一开始也低一点,跟农村标准差不多,然后逐步达到城市标准。

“城市化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文章。”樊纲最后强调道。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