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的1196元提高了92%,更多低收入人口将纳入扶贫范围。
按照现在的人民币汇率计算,这一新的贫困线标准相当于每天1美元。由此,我国的贫困线标准基本与国际接轨。
大幅提高扶贫标准,尊重了现实,响应了社会呼声,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直接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让穷人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沈雯在提案中,建议现有贫困线应至少提高一倍至年收入2400元(按当时人民币汇率合每天1美元)以上。此议获得广泛响应。此后,从有关部门传递出来的信息表明,上调国家扶贫标准已成共识,具体的分歧主要在于,是逐步提高标准,还是大幅提高、一步到位。这次中央将扶贫标准一次提高将近一倍,无疑是最值得庆贺的选择。
将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无疑会让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增加。最近,新疆把扶贫标准提高到2300元后,扶贫对象从200多万人增加到329.77万人。据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实测算,若调至2000元,中国的贫困人口将高达1.3亿人。而新世纪十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从2000年底的9422万人减少到2010年底的2688万人。
这绝非消除贫困工作不力,而是恰恰彰显了国家的责任。因为标准大幅提升,可能有些民众会重新“返贫”,但其背后,这种“返贫”增加了底层民众的福利,民众会鼓掌欢迎,而政府自己却增加了负担和压力。
舆论对大幅提高扶贫标准给予积极评价,因为,这一政策更加明晰地传达了“让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
昨日,胡锦涛总书记表示,到2020年,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的总体目标是: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温家宝总理也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新增社会保障投入要向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倾斜。
这不但勾画出了为国民提供均等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美好愿景,而且也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这让民众看到了实质性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异的希望。
改革开放赋予了人们经济活动的自由,释放出了巨大活力。但同时,人与人、地区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差异也不同程度地拉大了。一些尖锐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稳定运行。这都需要通过“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来修补社会裂痕。现在,政府财力充沛,今年中央财政收入有望突破10万亿元,让更多民众分享发展成果,正是时候。
实际上,近来这样的政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如中央财政投入160亿元启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这些政策的受益对象,均为低收入群体或弱势群体。
希望“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成为更加明确的政策思路,也希望这样的政策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