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国家级贫困县做起“神话”造富梦
时间:2011-11-21 15:03:04  来源:法治周末 
      境内一条名为天河的河流,被鄂西北边城郧西理解为,“牛郎织女”神话传说的真实存在。于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开始了“七夕”旅游造富梦,耗费巨资的人造景观已经动工。这到底是审时度势的英明决策,还是片面追求政绩的乱象?
 
  法治周末记者 刘希平 发自 湖北郧西
 
  郧西地处湖北西北边陲,总人口51万人,是国家级老区贫困县和湖北省特困县。
 
  8月6日上午,郧西县环城北路上拱门林立、彩球高悬。郧西县政府当日高调宣布,该县引资8亿元,将在郧西打造占地1250亩的世界婚俗文化博览园。
 
  此前,郧西县因修建了两大主题广场、制造了世界最大的人造月亮、铸造了世界最大铜牛等系列“七夕工程”而备受各界关注。
 
  一个边陲贫困小县缘何要依托“七夕”神话来“旅游立县”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贫困县的致富“冲动”能否起到长久效果?
 
  “七夕工程”耗资巨大
 
  对应“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郧西县建起了实体景观。天河广场和七夕广场是两个最能体现“七夕工程”精髓的地点。
 
  在鲜花的簇拥下,一个铁架搭起的蓝底展板矗立在郧西县天河广场边角,展板上印有一组画像:牛郎和织女正双手紧扣在鹊桥相会,画像旁“天河在郧西”几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法治周末》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场旁边有条静静流淌的小河。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条并不起眼的小河却有个响亮的名字———天河。因为这条小河被当地认定是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出来的。而这条小河,也成了当地政府自认为是“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的“铁证”。
 
  为了将这条河流打造成“爱情之河”,郧西县投资6600余万元对天河主干道和支流二道河进行拦河建坝,蓄水开发,共修建挡水建筑物七处,装设自动翻板门74扇,形成人工湖面40公顷。
 
  在天河岸边的广场上,还卧有一尊大铜牛。铜牛的简介显示:该铜牛为世界最大卧式铜牛。在“七夕文化”的传说中,它是牛郎织女得以相知相识并成为佳偶的重要媒介。
 
  而在郧西县城标志性山峰大尖山顶,还建造了世界第一大人造月亮,在山体上有14个星座图案,形成“众星拱月”的画面。
 
  郧西官员曾自豪地向前来参观的客人介绍:“自古月亮十五圆,郧西的月亮天天圆!”
 
  在“七夕”广场,离入口处不远,有一尊牛郎织女相会的汉白玉浮雕。有居民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这尊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浮雕,花费了该县300多万元资金。
 
  2010年2月,郧西官方通报显示,连同“七夕工程”在内的25个重大项目,将要花费14亿元资金。
 
  在今年年初,郧西县又决定征地1250亩,打造世界最大婚俗文化博览园,此博览园将反映全国56个民族和世界其他地方具有代表性的婚庆风俗。
 
  记者了解到,为了吸引投资,郧西县政府对此项目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婚博园征用的1000亩土地,投资者只需承担每亩15万元征地费(含手续费);在婚博园对面,琴桥两侧配套供地约250亩,按投资两亿元奖励50亩土地,用于旅游地产开发;项目自动工之日起,县政府每年投资200万元,用于婚博园的广告宣传,连续支持5年,共扶持投入1000万元……
 
  9月29日,在婚博园项目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启明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婚博园分为湿地游览区、世界园区、中国园区等功能区域。
 
  然而,记者在现场发现,婚博园项目奠基已有两个月时间了,但当天建设工地却冷冷清清。项目奠基了缘何又没开工?
 
  王启明向记者透露,婚博园及配套所占地1250亩,目前湖北省国土厅只审批了100亩,还有1150亩需要审批。
 
  “1150亩土地省里至少需要分三次才能完全批下来,最迟明年6月前可以办完用地审批手续。”王启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用地手续办好后即可动工。
 
  而另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防止房企变相圈地,今年8月5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通知,对占地面积在300亩以上或总投资在人民币5亿元以上各地待建的各类主题公园紧急叫停。
 
  “婚博园未能动工,可能与国家发改委的‘叫停’政策有关。”这位知情人士说。
 
  “七夕运动”如火如荼
 
  为营造“七夕”氛围,今年年初,郧西县委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社区居民和青年学生学唱“七夕”歌曲。
 
  郧西县将首届天河“七夕”文化节征集评选的获奖歌曲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并聘请专业或业余歌手分别进行演唱,录制成歌碟,然后下发到基层单位,以供学唱。
 
  郧西县委同时强调,将对全县单位学唱“七夕”歌曲活动进行严格考核,对活动扎实、卓有成效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敷衍应付、流于形式的单位实行责任追究。同时,把活动开展情况与文明单位创建挂钩、对活动组织不力、效果差的单位不得评为文明单位。
 
  除此之外,每年从全国各地海选7名“织女”也是郧西县营造“七夕”氛围的一项重要工作。
 
  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排名第一的“织女”可以获得奖金2万元、其他6名“织女”则每人可获得1万元奖励。同时,上述7“织女”由郧西县“七夕文化”建设办公室、县人社局、县妇联建立档案,跟踪管理,优先推荐到企事业单位录用。
 
  郧西县旅游局副局长黄江平向记者介绍,去年选拔的第一届7名“织女”基本都已经推荐就业。
 
  每年的郧西“七夕”文化节则是郧西县营造“七夕”氛围的重头戏。
 
  “‘七夕’文化节已经搞了两届了,规模越来越大,每年的‘七夕’晚会更是明星云集。”家住七夕广场附近的郧西居民王峰向《法治周末》记者描述。
 
  今年8月6日晚,在绚丽多彩的烟花中,第二届中国(郧西)·天河“七夕文化”旅游节“天河之爱”大型情歌晚会在该县天河广场盛大举行,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王冠担纲主持,陶喆、蔡依林、汤灿等十几位当红明星现场献唱。
 
  知情人士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为确保今年“七夕节”活动的安全,全县仅有496名警力的郧西县公安局不得不向十堰市公安局求援,请求增援警力400名,支持安保工作。
 
  街边广告牌上贴着“七夕”宣传画,县委宣传部办公室的桌子上堆积着“七夕”宣传资料,就连出租车的车载电台播放的也是“七夕”的访谈节目,几个专家在节目中高谈阔论:“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划出了天河……“七夕”在中国、天河在郧西……”
 
  记者在郧西采访时发现,“七夕”元素似乎充满了这个鄂西北边陲小城的每个角落。在郧西,“七夕”似乎演变成了一场运动。
 
  “牛郎织女”催生“旅游立县”
 
  “郧西基本上是十年九灾,农业生产靠天吃饭;郧西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保护核心区,工业发展也受到了限制。”郧西县旅游局副局长黄江平说,郧西提出“旅游立县”是现实所迫。
 
  “在如何搞好‘旅游立县’的问题上,郧西县几届领导班子都在想办法、找路子。”黄江平对记者说。
 
  因为郧西县城旁边有条河名叫天河,加上民间曾经传说郧西就是“七夕”文化发源地。于是,依托“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助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计划摆上了当地主要领导的案头。
 
  2009年7月,郧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开发‘七夕’文化,提升郧西人气”的发展思路。
 
  据记者了解,此前,山东沂源、湖北襄樊、河南南阳也曾加入过“七夕”发源地争夺战,但最后因只停留在理论研讨上,都未成气候。
 
  2010年7月29日,第二届中国“七夕”文化研讨会在郧西举行。曾受到前任县委书记叶战平书记邀请的日本大阪枚方市七夕协会会长鸟居贞义、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授萧放、湖北省民协主席傅广典等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专家最后一致认为:郧西是中国“七夕”文化发源地之一。
 
  “郧西有中国唯一的天河,在这里带‘天’字头的地名就有8处。”郧西世界婚博园指挥部办公室主任王启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七夕”发源地对于郧西来说是实至名归。
 
  在郧西县委十二届三次会议、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郧西县提出实施“旅游立县”战略:建设天河生态文化旅游圈,用“七夕”文化将县内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
 
  “造富”神话能走多远
 
  “其实我们现在的建设规模还不大,将来还要搞更大的项目,做到吃、住、购一条龙服务,我们要将郧西打造成西安的后花园。”在郧西县旅游局办公室,黄江平给记者描绘出了郧西县旅游发展的美好前景。
 
  黄江平向记者透露,郧西县的县域经济从2009年全省倒数第一,到2010年一年前移了15名,这与“七夕”文化的带动有很大关系。
 
  在黄江平看来,郧西县旅游经济去年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七夕”文化的开发和运用。
 
  “以前县里开会,旅游局的牌子基本上都是摆在后排,现在开会,旅游局的牌子和其他重要的行政部门一道摆在了第一排。”黄江平认为,这一细小的变化可以看出该县对“旅游立县”看得有多重。
 
  然而,就在官方一致叫好的同时,质疑声却一直未能平息。
 
  据记者了解,2009年,郧西县全县财政收入仅为1亿元,打造“七夕工程”等25个重大项目需要的14亿元建设资金,将考验政府筹措资金的能力。
 
  饱受争议的还有每年一度的“织女”形象大使选拔赛。
 
  “第一名‘织女’2万元的奖金超过了当地普通公务员一年的工资。这种既给奖金又优先推荐工作的选美赛,会给社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一位名叫林雪的网友质疑,“七夕”是在务实还是务虚?将大批发展资金用在一个虚幻不存在的传说上,实际意义有多大?
 
  和林雪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郧西居民张亮。
 
  “最近几年,在省市资金的支持下,郧西的市政面貌大为改观,这一点值得肯定。但郧西的‘七夕工程’建设基本上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市民们并不感兴趣。”张亮坦言。
 
  “每年的‘七夕’晚会,门票最高卖到了1770元/张、最低也要970元/张,而郧西县工龄在25至30年的正科级公务员,月工资只有1400余元。一张门票的价格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公务员一个月的工资。在这样的贫困县,有几个市民会自己掏钱看演出。”张亮对此深表质疑,一万多张晚会门票到底卖给了谁?
 
  张亮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目前郧西当地农村还很困难,急需资金扶持,一些村组还在为修路饮水争取资金而四处奔波。贫困,依旧困扰着这个鄂西北边陲小县。
 
  “‘七夕工程’不是长久之计。短期增长的旅游经济就像肥皂泡一样,改变不了郧西的贫穷生态。”张亮说。
 
  不过,邻县却乐于效仿郧西。
 
  “最近两年省市对郧西的扶贫建设资金倾斜得很厉害,我们看着都眼馋。”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一名干部对《法治周末》记者谈起郧西的“七夕工程”建设时说,郧西这几年的变化与上级部门大量的资金扶持分不开。
 
  颇令人回味的是,这位干部还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同为国家级贫困县的竹山县,也准备大力发掘女娲文化资源,聚力推动经济发展。“在竹山县宝丰镇南,有一座女娲山,这也被视为证据。目前,我们正在寻找竹山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圣地的佐证。”这位干部对《法治周末》记者说。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