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我国人口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有效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压力。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他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我国人口现今最大的问题就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及流动人口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最直接的原因是男孩偏好
《中国社会科学报》: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是什么?
翟振武: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男孩偏好,这在农村比城市更严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从经济上来说,农业方面还有很多是体力劳动,男孩比女孩在生产劳动上有利得多,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还是愿意要男孩。另外,这也和养老有关,社会制度的安排造就了从夫居的婚居模式,如果你生了儿子,将来娶媳妇,这个媳妇就变成你家庭的成员;要是生一个女儿,嫁出去以后,自己什么都没有了,老了依靠谁呢?俗话说“养儿防老”,如果有儿子,老了以后就有人照料。第三个原因就是男孩可以传宗接代的文化风俗习惯。最后,在农村,生女孩舆论压力大,很多人千方百计要生儿子。
男孩偏好在几十年前没有反映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上,现在超声波的普及使得检测胎儿性别很容易。男孩偏好再加上技术的可能性,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这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两个直接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报》:出生人口性别比会带来哪些社会问题?如何应对?
翟振武:首先是女性生存权的伤害,另外也直接造成了婚姻性别比的提高。未来二三十年内,20岁到40岁的男性比女性多了3000万,这是一个无解的题。除非现在出生性别比立即回归正常,维持在3000万的水平,如果还一直高下去,问题会越来越严重。这将对社会生活、婚姻结构产生很大影响。假如这么多人没有家庭,社会不稳定因素将会增加。
应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现在没有好的办法。全方位来说,推行男女平等,经济方面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加强老年人社会养老保障,淡化重男轻女的现象。
老龄化问题:逆转是不可能的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老龄化现象,那么老龄化到底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社会问题?
翟振武:老龄化将给我们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包括老年人的养老和生活照料问题、劳动力短缺问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发展的活力问题。
现在全国的家庭规模平均只有三点几,老年人和子女一起居住的情况越来越少。从统计结果看,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市还严重。农村年轻人到城市打工,老人们就变成了留守老人。目前农村的养老保障基本空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还在试点,即使将来普及了,保障的水平也很低。老年人的服务体系不健全,老人们想做饭、收拾屋子都请不到保姆;想依靠子女,子女又不在身边,经济上也不富裕,很多农村老人的生活处境都是相当艰难的。
另外,医疗设施保障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老年病和普通的疾病是有很大区别的,目前城市里都没有专门的老年人医院,更何况农村。
《中国社会科学报》:老龄化是不是一个无法逆转、每个国家都不可避免会遇到的问题?
翟振武:世界发达国家都经历了老龄化的过程,因为发达国家生的孩子都少,中国越来越现代化,出生人口也会越来越少;但少也不会无边际地少,欧洲一些国家六七十年来,生育率一直维持在1.5—1.6。我们对老龄化只能积极应对,逆转是不可能的。发达国家老龄化在前,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比如养老服务体系和居家养老体系的建设,这方面给我国很多很好的借鉴。
流动人口问题:应使流动人口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中国社会科学报》:随着城市发展,外来人口会越来越多,如何更好地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翟振武:这个问题应该分两个方面讲,从全国来说要加快城市化步伐,中小城市应该放开户口限制,而像“北上广”这样的特大城市要控制。所以,其实不是单纯地控制,而是应该考虑如何使城市的人口膨胀和城市发展步骤相协调,不能使城市承受不了。
《中国社会科学报》:那么,我们应当如何解决流动人口问题?
翟振武:流动人口在一段时期内会保持现在的大规模,甚至还会增加,但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应该使流动人口的规模变得小一些,变小不意味着把他们赶回农村,而是让他们在城市里居住下来,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应该让流动人口尽快定居下来,不要长期保持流动人口的身份。
《中国社会科学报》:流动人口是否给人口普查增加了难度?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是否会因此存在大规模的漏登现象,导致最终数据不准确?
翟振武:漏登主要存在两类群体中,一是流动人口,二是瞒报的新出生人口。从人口总规模来说,差不多。按照一年增加700万人左右的数字来说,这次的普查结果数据和我们以前从别的方面获得的信息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