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内地经济数据近年已7次泄密 立案6件2人已获刑
时间:2011-10-25 09:02:46  来源:央视 

《新闻1+1》2011年10月24日完成台本

——嘘,这是国家秘密!

节目导视: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15号发布报告,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4.9%。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5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

证券机构,国外同行,甚至还有通讯社,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为什么屡屡被精确预测。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

当秘密变成公开的秘密,当经济数据被提前利用,是谁在拿国家利益做交易。

李忠诚:

首先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国家统计局干部孙振、中国人民银行干部伍超明,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查办情况。

《新闻1+1》今日关注经济数据不容泄密!

主持人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在几个月之前,在制作《新闻周刊》这个栏目结尾的时候,有一天我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这段话在当时仅仅是一个猜测,我在猜测什么呢,不妨咱们先听一下。

画面提示:

2011年6月。

白岩松:

下周,今年5月份的CPI指数即将出炉,可是近些日子来传言中该项数据似乎已经出炉了,是5.5%,于是本周三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向发改委副主任徐建平求证,这5.5%是不是真的。近几年来有一些数据在公布之前,已被一些券商未卜先知的提前公布,他们为什么可以先知先觉,是否又因此牵扯到金融市场上的利益,我们希望能够拥有答案。

白岩松:

几个月之前的时候,这一系列的问号仅仅是我当时的一个猜测,不幸的是今天它被证实了,的确有人在泄密。您可能说了,白岩松你是不是未卜先知,或者说叫先知先觉,不,跟我的一些专业媒体朋友比较起来,我不仅谈不上先知先觉,当然也不能说是后知后觉,顶多是个中知中觉。因为我查了一下有很多媒体人士和专业人士,在几年前尤其在去年一直到今年,就已经屡屡发出这种质疑的声音,咱们肯定有内鬼,否则很多关键的经济数据不会披露出来,今天它真的被证实了,也真的有答案了,咱们一起看一下。

画面提示:

2011年10月24日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副厅长李忠诚:

去年5月以来,我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多次被泄露,这一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今年2月在有关部门预先工作的基础上,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对泄密案件依法立案侦查,目前已立案侦查6件6人。

解说:

今天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公布泄露涉密经济数据案件的相关内容,发布会公告称,6起案件目前已有2起做出了有罪判决,还有2起正在审理,另外2起也已经侦查终结,移送人民检察院起诉。

李忠诚:

这6名犯罪嫌疑人中,有一人是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原副主任、副处级干部孙振,有一名是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室研究室原副主任、副处级干部伍超明。

解说:

孙振、伍超明这是今天发布会长最重要的两个名字,因为提前泄露包括GDP、CPI等人们高度关注的经济数据,他们分别对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和六年,罪名都是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根据通报,孙振曾经担任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副主任及局领导秘书,从2009年年6月至2011年1月期间,多次将尚未对外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计27项,泄露给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这其中有14项为机密级国家秘密,13项为秘密级国家秘密。

再看伍超明,相似的路径与方法,曾经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货币金融室研究室工作的他,从2010年1月至6月,将其在价格检测分析,行外专家咨询会上合法获悉的,尚未正式公布的涉密统计数据共25项,均为国家秘密级秘密。同样泄露给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达224次。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则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直属的正局级研究机构,因为要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和金融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相关数据自然必不可少。

画面提示:

2011年6月14日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

有关方面还在正在调查,国家统计局办公室、秘书室有一位工作人员,因涉嫌涉及泄密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国家统计局的态度也是非常明确的,坚决支持,就是有关部门对涉及泄密的行为进行调查。

解说:

事实上经济数据被泄密社会各界早有关注,比如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的发布会还没有开,相关数据就已经被国内外媒体披露出来,也是在那次发布会上,在回答数据为何会提前泄露的问题时,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第一次向媒体透露,有内部人士在因此接受调查。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查厅副厅长李忠诚强调,国家宏观经济数据提前被违法泄露,危害经济运行秩序,干扰市场公平竞争必须依法惩治。

白岩松:

我觉得今天的新闻在我的新闻从业经验当中,的确是感受到,不过它又变得非常非常的合理,过去我们一谈到国家机密的时候,可能最早的时候会谈到军事机密、外交机密、政治机密等等,严守国家秘密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随着数字化生存,随着经济的发展,涉及到各方利益的时候,很多关键的经济数据和指标就越来越具有了国家机密这样的性质,只不过今天的这样一个判例一个5年,一个6年等等,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这种提醒,甚至可以敲了某种警钟,再以后谈到国家机密的时候涉及到经济数据这样的秘密,这个警钟不仅说敲得早,甚至我觉得敲得都有些晚了,因为它已酿成了一些后果。

我们透过这个今天的判例来看一下,在国家秘密里头,国家秘密按密级分成了绝密、机密和秘密三等级,今天这两起判例里头涉及到哪个级别,我们看国家统计局的孙振来说,他涉及到14项是机密级,也就是第二级别的国家秘密,还有13项是秘密级的国家机密,而另外伍超明他所有涉及的涉密都是第三级,可以说从孙振的角度来说,他泄的这个密一点级别都不低。

孙振是2007年据平面媒体报道,2007年考公务员考到了国家统计局,然后给一个副局长当秘书,有机会面对一些关键的数据,他的地位有多高,其实从国家统计局来说有“三总”,比如说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等等,他们三个人是合用一个秘书,而这个副处级的秘书直接为副局长服务,可见他可能接触到的数据可能更关键一些。

伍超明在天津读的博士,然后在北京博士后,经常参加一些券商的会议,也会对媒体进行一些分析,在其中泄密的过程也就存在了。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联线一下今天去现场参加了新闻发布会的本台记者左力。

左力,你好。

本台记者左力:

你好。

白岩松:

因为刚才我说了,其实在我的新闻经历当中这还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判例,我不知道今天你们到现场的记者最关心的是什么?谈论的热点话题是什么?

左力:

今天的发布会大约有近50家媒体的80多名中外记者都参加了,在听完国家保密局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做的情况介绍之后,记者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关注的是这样几个,就是这次公布的案件中泄露的国家宏观经济数据具体是哪些?还有我国检察系统是否会在查处泄密案件中会引入重大责任事故的调查机制,再就是泄密事件发生的具体危害是什么?针对重要的泄密经济数据的泄露,国家保密局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记者还问及到了在公布的这两起已经审结的案件中,涉及到的证券公司的人员受不了什么样的处理?

白岩松:

左力其实您最后的这一点,恰恰我相信也是很多电视机前的观众也是格外关注的,因为不能是单方面的,今天我们看到泄密的这两个人被判了,但是谁拿走了这样的秘密,变成了自己的利益呢,六起案件中还有4个没有最后的揭晓到底怎么样去判,证券公司又涉及到什么样的情况,这方面能不能给观众朋友介绍一下?

左力:

其实在今天通报的两起案件中,只是对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干部,犯罪的事实和判决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另外涉案的犯罪嫌疑人那些证券行业的从业人员,都没有进行情况通报,只提到了在深圳泄密案中的4名人员有付某、张某等人,在伍超明的泄密案件中有魏某、刘某、伍某等15人,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只是表示,涉案的中间人检察机关一定会依法追究相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还有一点记者也关注的就是,在今天公布查处的6件6人中,就通报了两个人还有4个人是什么机关的什么人员今天也没有通报。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左力,给我们带来的具有现场气息的回答,谢谢。

我相信,今天不仅是一个敲警钟而且是一个开始,并且国家保密局也明确表态了,以后只要是发现一起就要严格查处一起,而且这种警钟要敲给所有的人,比如说有一些领导,也要更检点自己的行为,什么该对自己的秘书说,什么不该让自己的秘书知道,我觉得这件事情也会给他们敲响警钟。

另外,还涉及到正在进行调查,包括会宣判的一些案例,我相信也会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让公众去了解。

好,接下来我们当然要去关注一下,既然涉及到经济数据的泄密,无利不起早,利益链条是如何形成的呢?

画面提示:

2010年6月11日新闻

主持人:

国家统计局在今天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5月份国民经济的主要运行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3.1%。

2011年2月14日路透社发文称“据两位市场人士透露,市场传言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4.9%。

2011年2月15日新闻

主持人: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15号发布报告,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1.0%。

2011年4月14日香港媒体援引不具名消息称,中国3月CPI同比增长5.3%—5.4%。

2011年4月15日新闻

主持人: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

2011年6月8日路透社预测中国5月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4%。

2011年6月14日新闻

主持人:

国家统计局今天公布了5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其中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

解说:

作为国家机密的统计数据,是不是提前被泄露了出去,过去两年路透社7次精准预测即将出炉的中国CPI增幅数据,就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在这家媒体7次精准预测中国数据的报道中,均使用了消息人士,官方消息人士、官员,或一位关键部门的中国政府官员等这样的表述。

画面提示:

2011年6月14日新闻

主持人:

5.5%,虽然今天公布,但已经不是秘密了,在本月初的时候,路透社就曾经发文预测中国5月份的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会上涨5.4%,与此次公布的数字5.5%非常的接近。

解说:

在这一系列的数据泄密事件中,有媒体分析称,其真正的幕后黑手是某些国内券商,包括一些“中”字头的顶级券商,而且这些数据泄密事件背后,都隐隐约约牵扯到了金融市场中的利益。

电话采访:

财经评论员叶檀

数据其实现在是越来越重要,不仅仅是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包括对于房地产政策的预判,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预判,对于证券市场的预判,甚至债权市场的预判,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解说:

媒体都可以提前获得,一些对数据虎视眈眈的金融服务机构,是不是也可以提前获得呢,在国内金融市场,消息泄露的前后,我们总可以看到令人怀疑的波动。有金融业界人士就分析说,如果有机构利用这些数据在市场套利,普通投资者将蒙受巨大损失。

白岩松:

类似像路透社这样7次非常精准的“预测”,这“预测”是要加引号的,中国这种经济的数据背后当然会有玄机,今年还有在4月份的时候,我们的国家统计局第二天才要公布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的时候,头一天香港的电视已经当成新闻给播出去,而且非常非常的准确。这里头其实这还仅仅是媒体的行为,那背后利益,这种券商,提前这种布局。比如说今天开的新闻发布会国家保密局副局长杜永胜,就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这起涉密数据泄密案件背后确实有利益驱动,有的通过和证券从业人员建立合作关系,利用证券机构从业人员指导其买卖股票,来谋取利益,还有通过参加证券机构举办的一些活动,比如说讲座、恳谈会等等获取高额的讲课费用,泄密的主要原因还是泄密者本人保密法制意识淡薄造成的,背后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益驱动。

接下来听听财经专家叶檀是如何分析这样一个利益链条的。

叶檀:

对于这些拿到数据的研究机构来说,它只要提早拿到这个研究数据,那么它就可以对市场进行一个预判,比如说它拿到数据比较好,就可以预判未来数据公布的当天市场会上升,就可以提早布局买一些蓝筹股,在市场上升的当天把这个股票抛售掉来获得红利。那么从长期来看,比如说有一个长期的判断,知道一些长期的数据预判和政府政策,如果预计房地产市场要放松,它就可以事先买上房子,然后等到高价的时候抛售掉,或者是等到中国以后有做空机制,因为我们知道,转融通已经出来了,证券市场可以做空了,它预计数据不好的话,它就可以预先做空,然后介入一些股票,等到它市场下行的时候抛空这个股票来获得收益。

白岩松:

这里头道道多了,还不仅仅是股票、期货等等,北大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从另外一个角度又提示了我们,在国内做研究拿不到像样的信息,国外

同行经常夸耀,连林毅夫拿不到的信息他们都可以提前拿到,方式是与国内部委合作,国内人士提供数据,他们负责研究共同在国外发表研究成果,各取所需,这里所谈到的国内部委究竟是胡说还是的确这里也需要我们更加谨慎,甚至进行相关调查。

接下来我们要关注,既然经济数据已经涉及到了这种国家的机密,而且以后我们要严防死守,该怎么办?怎么严防死守呢?

解说:

国家宏观数据提前两至三天发布,尽可能缩短数据生产到发布的时间,取消月度数据发布会,力争在数据生产出来后的24小时内以新闻稿的形式发布。今年7月,国家统计局对信息发布做出了调整,数据保密仅仅调整发布时间远远不够。今年4月15日,在国家统计局一季度数据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来表示,国家统计局还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和程序,进一步缩小了涉密数据的人员和范围。

但是,面对我国数据层层汇总逐级上报的统计工作模式,能够提前获取相关数据的并不是国家统计局一个部门。

《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

宏观经济数据是多个部门合成的一个数据,也就是说它传递的链条非常长,它在数据公布前要提前通知许多的部门和个人。

解说:

今天,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也透露,在这次重要涉密经济数据泄露案发生后,国家保密局还专门组织了一次专项检查。

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杜永胜:

对我们国家涉密经济数据产生、使用、保管的21个部门进行了专项的保密检查,这项工作已经结束,及时发现一些泄密隐患,堵塞一些泄密漏洞,严肃查处了各种违规行为。

解说:

21个部门,这是国家涉密经济数据产生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部门数量。事实上,除了国家统计局能够提前得到数据的还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财政部等多个部委,以及包括国家信息中心、财政部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具有政府背景的多家研究机构,而这些环节也都要依法进行强有力的监督。

电话采访: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

但是这个数据的产生、分析、整理、形成过程当中总有相关认识接触到这些数据,包括最后的送报,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当中,这种安全也是很难得到有效保证的。

解说:

在今天重要经济数据泄密案件发布会上,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杜永胜也提到经济数据保密管理工作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

杜永胜:

从这两起重要经济数据泄密案件发生的情况看,反映了我们一些经济部门,在重要的涉密经济数据保密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关于涉密经济数据的密级确定问题,关于涉密经济数据的知悉范围限定问题,关于涉密经济数据的解密时间控制问题,还有知悉涉密经济数据人员的审查教育问题等等。

白岩松:

这一个统计数据,一个相关的非常重要的经济数据要涉及到21个部门,而且这个时间也拉得比较长,整个这个链条也非常长,的确它像一个烫手的山芋一样,但是烫手不是说要把它扔掉,随意的扔掉,而是要在一种巨大的责任感的情况下严防死守,但是毕竟这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有改革的空间吗?我们该怎么办呢?听听财经专家叶檀的一些意见。

叶檀:

要解决这个方法,第一个把层级降得越少越好,第二把这个数据的最终公布,你可以告诉人家原始数据,但是数据最终公布我觉得还是应该在国家统计局手里,而不是说它必须事先需要逐级汇报的过程。第三是规责更加明确,比如说谁泄露的数据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个是明确的,当你出口只有一、两家,比如说只有发改委、或者只有国家统计局是知道这个数据的,在这个链条上是非常明确的,按照《保密法》除此之外的部门你就不应该知道,像美国一样甚至在发布的时候你的细节都做得非常明确,比如说谁有可能泄密的,他的通讯器材应该怎么做,应该关在某个房间里,在这24小时之内他不准用手机,像这样的一些细节都设计好的话,我觉得会稍微好一点,其实我们可以把一些成熟的经验引用过来。

白岩松:

好久好久没有听到来自保密局的声音了,这个在改革开放之前或者说改革开放之初的时候,总是在我们的脑脑海中会听到很多关于保密局的这样的事情,包括国家机密这样的概念,甚至那个时候还看过电影《保密局的枪声》。不过,不管是晚或者正好,毕竟又传来了保密局的声音,尤其发展到社会这样一个阶段的时候,经济数据具有了国家秘密的情况,从今天开始,应该深入人心。

财经评论员余丰慧也针对今天两起案件说,它反映了我们的一些经济部门在涉密经济数据保密、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这么多这么久才被发现,才被依法追究,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当事人都显得晚了点。不过,晚了毕竟现在还来了。

对国家已经造成了影响,对个人来说走向犯罪,如果能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的话,也许对国家的影响不会这么大,对投资者来说不会显得如此不公平,对个人来说也不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

当然,这是一个回头再去说。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想,我们不妨把今天,我们不去谈论它早还是晚,而是这个警钟毕竟在今天敲响了,那还有一些疑问呢,为什么我们当油一要涨价的时候,半夜才涨价,才宣布这个消息,可是从下午的时候,加油站就已经开始排长队了,这个消息是从哪出来的呢?有一些关键新闻事件或者有一些负面的东西还没有正式公布之前,有一些股票就可以出现了异动,这个消息又是从何而来呢?有的时候我们的领导保密这种概念不是很强,在讲话或者说谈话的时候就把一些重要的经济数据就说出去了,以后是不是也要增强这样的保密观念,尤其重要的一点对所有的投资者来说,只有真正的保密了,没有这些更多信息股的时候,才能够制造真正的公平,我们期待当然是公平。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