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我国三大城市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比较研究
时间:2011-10-14 15:57:24  来源:人民网 
      与环渤海区域互动中,珠三角地区将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创新、人员培训等途径,提高技术水

平,提升制造业的能级。环渤海区域发展与日本、韩国的发展优势相联系,有利于环渤海区域在更

广泛的区域获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国际合作发展的新思路。

  国内三大城市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较研究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投资

驱动型。1978-2003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88.8%,即使是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相对

较低的浙江,也达到80.1%。

  具体分析,长三角地区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从1978-1993年左右,以要素转移为特征的投资驱动阶段。这一时期处于我国工业化与市

场化的起步阶段。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离土不离乡”等政策为长三角农村工业化提供了强

大的动力。乡镇土地通过“无偿”或低价的形式成为工业建设用地,推动了低价工业化。农村“廉

价”的土地和剩余劳动力大大节约了工业化成本,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要素快速向工业转移,

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长三角地区率先成为世界“大工厂”。

  二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地方政府推动为特征的投资驱动阶段。20世纪90年代,在长三

角地区出台优惠政策及其良好发展前景的吸引下,外商投资开始向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转移

,有力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由于财政分权制度的实施

,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投资饥渴”使得经济增长的投资驱动特征更为明显。特别是

2001年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投资更快,2001-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均增长24.5%,比全

国年均增长20.9%高出近4个百分点。但同时,反映技术进步的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

十分微弱。

  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跨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向工业化后

期转变,随着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增长主体及发展方式的诸多变化,发展模式转型已经成为当前

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课题。

  2.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趋势。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近年来,长三角

区域一体化逐步从生产要素合作向体制与机制深度合作发展。区域内各城市在公平、公正、公开的

统一规则下,进一步打破行政隶属分割状态,从更深的层面推动了区域一体化进程。首先,区域合

作在要素层面进一步深化。长三角城市间要素的合作目前已进入务实阶段。为了定期协调城市间经

济合作的重大事宜,长三角区域建立了“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经济协调会”。重点在交通、信息、

规划、科技、产权、旅游、港口、通关、人才、“一卡通”互通等多个具体领域进行了区域一体化

的试点。其次,共同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快。共同市场作为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平台,是

长三角区域各城市一直迫切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围绕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统一大

市场建设、建设长三角信用体系、实现区域信息资源共享、建设相互融通的区域经济功能与服务体

系、构建人才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协商与合作,促进了各种要素在区域内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再次

,区域合作开始向以制度层面为核心转变。近年来,体制与机制因素逐步成为阻碍长三角区域生产

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长三角区域各级政府通过两省一市省(市)长会议、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

会、长江三角洲十六城市经济协调会、各职能部门的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四个层面的制度合作,制

定一系列公共性、协调性的区域政策,努力寻求体制与机制的重大突破,发展长三角区域生产力。

从制度合作发展趋势看,长三角区域将在大交通制度、大城市群制度、大分工的产业制度、大环境

与资源配置制度、大保障制度等五大制度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二是二级城市群逐步突起,城市体系结构日趋合理。在形态结构上,以上海城市群、南京城市

群、杭甬城市群为代表的二级城市群将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发展的总体框架。上海城市群包

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湖州等区域,形成了“1+5”的区域格局;南京城市群主要包括

南京、常州、扬州、镇江、泰州;杭甬城市群主要包括杭州、宁波、绍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形

成“2+3”发展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城市体系将以长三角区域城市群为特征,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

配,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相结合的现代化四级城市体系。这一城市体系

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长三角的产业龙头引领作用,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实施产业分工,提高土地

利用效率,建设集约型城市,构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体系。

  三是上海的龙头地位进一步确立,“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区域发展战略形成共识。一个

经济区域在国际上是否有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其首位城市的经济实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

仅进一步确立了上海的核心地位,而且使区域发展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四是构筑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必然。首先,加快提升要

素素质,努力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要素基础的手段有:加大教育投

资,积极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快知识和技术积累,

提高产业整体素质等。其次,注重增强创新能力的产业路径选择。针对长三角区域产业特征,选择

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要求较高的信息、生物、海洋、航空航天、新材料、新

能源等高技术产业、战略性产业,要侧重原始创新,集中资源,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在

关键技术、关键领域重点进行突破。再次,增强创新能力等软实力。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先进的

科学技术理论和管理、组织方法,提升商务、管理、风险投资、股份、专利方面等的技术水平,建

立符合长三角区域实际的技术标准体系。复次,营造增强创新能力的软环境。加强制度、政策、法

律、文化、市场条件、投融资环境、知识产权服务、中介服务、技术基础设施等软环境,形成与国

际接轨的宏观发展环境。

  五是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升级。首先,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长三角区域将加快推进现

代服务业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长三角区域现代服务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和引领作用,扩

大资源的优化配置范围,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推进服务业重心向高端转移,大力发

展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加强

长三角区域内体制、机制的对接力度,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统一政策。其次,工业结构调整力度

将进一步加大。面对成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总体定位,长三角区域将瞄准世界水平,坚持自主

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大力开发和引进制造业先进技术,以“一核六带”总体布局为指导,统筹

规划长三角制造业空间布局,形成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各具特色、协作配套的区域产业群

落,以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集群的形成为突破口,提升电子、汽车、机械、钢铁、船舶、石化等支

柱产业的竞争力,加快高新技术对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再次,高科技产业的地位日益突出。长三角区域将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和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以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为载体,通过营

造良好的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加大投资集聚,引导和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地参与高科技产业

发展,积极探索从消化吸收创新和集成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跨越。

(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珠三角是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也是我国区域

经济中重要的增长极。工业化走向市场导向的重化工业阶段是珠三角地区近年来显现的主导势头。

  20世纪8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凭借其沿海的优势区位与对外开放政策,相对较好的轻工业基

础,灵活的商品意识以及与海外华人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大

量外资的流入不但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此同时

,由于具有的劳动力、成本和市场容量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中国成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牵引下国际

产业大转移的主战场,珠三角更是凭借其沿海地缘优势成为与香港之间“前店后厂”发展模式的受

益体以及作为亚洲“四小龙”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实现了从制造业到港口物流、工业服务和金融服

务等众多领域的飞速发展,迅速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主体。

  进入21世纪,珠三角地区以低利润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制造业经济发展模式正越来越受到前所未

有的挑战。珠三角低端制造业在土地、能源、劳动力、生态等要素资源价格上升的情况下,面临的

经营成本压力日渐明显,传统制造业的梯度转移成为必然。同时,以资源消耗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

式对珠三角经济发展推动呈现乏力态势。国际低端产业转移给制造业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

来了生产能力的过剩、资源利用率的下降以及低附加值产品的价格竞争。珠三角地区以低端为主的

外向型发展模式开始面临发展瓶颈。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珠三角地区乃至整个中

国经济体系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关键问题。

  2.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趋势。从珠三角1995年来的经济结构变化趋势看,未来珠三

角经济结构演进的方向是:

  一是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将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将在未来的一

段时期内继续小幅上升,但总的趋势是“先升后降”,在重化工业化完成后,其比重将呈现下降趋

势;第三产业比重将稳中攀升,并且提升的空间大。第二产业能级的提升将逐渐推动相关产业服务

水平的提高,二、三产业的互动将更加明显,高技术和服务业将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更趋完善。珠三角与香港、澳门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联系历史

悠久,粤港澳的合作将成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珠三角地区将进一步借助

CEPA的优势条件,以及日趋成熟的“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等一体化合作区域建设,最大限度

地利用港澳的资本、人力资源和世界贸易自由港等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现有以单纯加工为

主的制造业向加工制造与研发设计相结合转变。同时,借鉴港澳的市场机制,完善珠三角地区的制

度,进一步加大开发开放力度,完善外向型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是与长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将进一步加强。在与长三角地区互动中,珠三角地区将着力发

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中介和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与环

渤海区域互动中,珠三角地区将通过技术交流、合作创新、人员培训等途径,提高技术水平,提升

制造业的能级。

 (三)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环渤海湾和东北城市群的优势:一是全国最大的原材料基地、最古老的工业基地。这一地区原

来的经济发展基础很好,但其处于基础地位的重工业,现正面临着向轻工业结构转型的变化。重工

业的发展必须紧靠原材料产地,所以就重工业的发展来说,应该还有较大的优势。但对于工业结构

转型而言,反而形成了一种不利的模式。二是东北亚产业扩散的最近途径。日本、韩国的技术转移

和产业扩散,是我国产业兴起的主要技术来源和信息、贸易途径之一,基于东北城市群所处的地理

位置,其所接受辐射的范围、力度、深度都是最大的。三是最丰富的土地和森林资源以及富裕的环

境容量。在环渤海湾城市群中,除了水资源以外,其他资源都不是主要问题。这与珠三角、长三角

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长三角地区,土地资源尤为缺乏。

  1.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演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规律,当资金及其生产要

素在长三角等地达到规模不经济时,也会出现向其他地区扩散的情况。21世纪初,以北京为龙头的

环渤海地区,将继长三角之后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与开发的引擎。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协作与联系程度

较低,区域经济一体化尚未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以京津为核心带动两翼的局面远未形成。

  京津唐地区经济一体化整体水平提高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2002年,北京提出振兴现代制造业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光机电一体化产业,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汽车产业等初见成效。天

津作为我国传统的工业城市,现代制造业也初具规模。唐山等城市,不但具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

更拥有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使其有能力承接京、津等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产业转移

。因此,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京津唐地区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北京将成

为这一基地的研发、营销、总部管理职能的中心和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中心。天津将发

展现代制造业的组装等高级环节,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成为区域的物流中心,并拥有较发达的金

融市场。唐山、廊坊等城市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成为生产加工和产业配套基地。

  2.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趋势。一是京津唐地区将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

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在北京强大的研发能力的带动下,京津唐地区产业技术水平将有较大提升,高

新技术产业会得到长足发展。天津、唐山等城市利用北京的研发资源,通过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

或联合进行技术创新等途径,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强整个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同时,

京津唐地区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发达的现代知识型服务业,对现代制造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与东北、山东等地形成有效联动,共同打造环渤海地区现代制造业基地。

  二是京津唐区域产业分工将日趋合理。京津唐各主要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基本上是建立在各

主要城市资源差异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北京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包括手机、

微型计算机和软件、轿车;天津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手机、电子元器件、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

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等;石家庄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化学原料医药、纺织服装;保定的优势行业和产

品是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输变电设备制造;张家口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矿山设备、钢材、葡萄

酒和果汁饮料;唐山的优势行业和产品是钢材、建材、煤电能源、海洋化工等。

  三是两大产业聚集区发展潜力将进一步突显。首先,天津滨海新区港口优势、土地资源优势和

政策环境优势,是成为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港口重要物流中心的重要条件。天津滨海新区将在加

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其次,曹妃甸依托独具特

色的港口优势,加大重大产业规划布局力度,大力构筑现代港口物流、钢铁、石化和装备制造等产

业集群,将会成为北方国际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

储备和调配中心,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四是环渤海区域发展将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东北亚各国在经济上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

日本和韩国的技术与资本、中国的劳动力和市场、俄罗斯的资源尤其是能源等,为东北亚的区域经

济合作提供了优势互补的基础。环渤海区域发展与日本、韩国的发展优势相联系,有利于环渤海区

域在更广泛的区域获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国际合作发展的新思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