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7月08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酒企业绩太好并非好现象
时间:2011-09-30 10:00: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谭浩俊 
 2011年上市公司中报披露正式收官,备受关注的白酒生产企业继续扮演“贵族”角色,一个个赚得钵满盆溢。其中,贵州茅台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9.07亿元,同比增长58.31%,并以每股收益5.2元,再度登上半年度A股盈利王的宝座。

  在整个经济处于平稳发展状态,特别是今年以来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一定幅度下滑的情况下,白酒企业却销售、利润、价格一路走高,这并非好现象。

  众所周知,白酒作为烈性酒,在发达国家早就开始被限制生产和销售,很多场合,甚至已经禁止饮用烈性酒。但是,在我国,白酒业却像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不仅很多地方把它当作主业来支持和发展,而且,白酒价格屡创新高,纪录不断被打破。生产企业更是“顺应”这种趋势,不断推出新的“高档白酒”。

  白酒的利润到底有多高,白酒生产和销售的“利益链”到底有多长,白酒价格到底会涨到什么水平,“高档白酒”的品种到底会丰富到什么程度,已经越来越像一个“谜”,没有人说得清楚,也没有人想去说清楚。

  为什么各地都如此重视白酒业的发展,重视对白酒生产企业的扶持和帮助,甚至不惜动用行政手段,帮助白酒企业推销产品、占领市场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白酒的投入产出效益,比一般产业要高得多,特别是高档白酒,利润之高、提供的税收之多,其他产业很难与之相比。

  由此带来另一个重要的问题:白酒的高额利润到底来自何处?越是高档的白酒,销售形势就越好,在市场就越紧俏,以至于市场上这些白酒的假货数量已经远超真货,而一只高档白酒空瓶的“黑市价格”甚至超过中低档白酒。

  供不应求的原因,显然并非市场因素。一个曾经引起过激烈争论的话题是,腐败到底是不是推高白酒价格的重要原因。从实际情况看,公款消费及其与公权行为相关的活动,确实助推了高档白酒的价格上涨。

  当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涌进市场并分得一杯羹时,彼此之间也就展开了争夺战。一些企业,为了“开发”所谓的高档酒,甚至不惜造假。以年份定价的调价白酒为例,市场上出现了那么多30年、40年,甚至50年、60年的高价白酒,相关生产企业难道都具备这样的生产能力,都没有制假造假吗?

  由此看来,有必要对白酒的高额利润进行限制,对一些高档白酒如茅台、五粮液之类,应确定最高限价。同时,进一步规范公款消费行为,严格控制用公款消费高档白酒。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