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税局相关工作人员解释,“国瑞号”一方面解决了已报废用船污染千岛湖的问题,另一方面依照千岛湖景区管理湖面船只外形要求设计,达到了“融船于景”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购买船只是经过审批的。然而,对于这艘合同价格为271万元游艇的来源和使用是否违规等问题,国税局方面则避而不谈。
用游艇作公务用船,拥有一定的功能优越性,甚至不可比拟性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功能优势与办公必要性之间的差距显然没有纳入相关部门的考虑范围。
行政部门的豪华配置化并不鲜见,从近年的媒体报道中不难看到,一些地方小则购置天价U盘,大则讲求公务用车的不俗品牌,“不惜血本”地打造楼堂馆所。原本符合办公需求的基本配置被“推翻”,代之以“高规格、高配置”,正常标准进而被豪华标准所取代,不觉间,不够豪华的配置反而成了非正常标准,令人不适。
显然,行政体系内部形成的支出标准与普通大众就公共行政开支的认知有着极大的悬殊。从行政系统内部来看,符合相关规章,经过一定审批流程的支出即是正当的,而无论这类支出是否合理,是否被允许是唯一的标准。而民众往往从开支的用途、必要性出发,作出的评断源自生活的经验,得出的结果更为客观。
行政系统内部需要寻求的不是什么样的标准符合基本需要,而是什么样的标准可以获得相应部门的认可。豪华配置只要在流程上是正常的,那么受到获准的标准也就是正常的,民众的观感无法体现其中。于是有了公务人员和民众两种完全不同的认识。
令公众最为不满的是,政府行政开支的源头是人民,即使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朴素想法去推究,公共支出的用途、方式、数额等情况都应当及时地反馈于民,求问于民。
然而,“三公”消费遮遮掩掩、预算不公开,这些无端的神秘化做法轻易地把公众排除在获悉、获知之外。必须承认,近几年国家在推进“三公”消费公开上所作出的努力,但与尚未公开的大多数地方部门,已经公开内容的模糊不清,指代不明相比,政府行政开支还有很大的信息公开空间。
客观来说,价值271万的“国瑞号”还算不上豪华游艇,也不能排除游艇收税的背后有着“改善”纳税人缴税环境的初衷,但如果只由行政部门一方明定一项开支标准,预设一个公众立场,行政部门与民间内部的认知差距不会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