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概念水\"缘何成\"致癌水\"--内蒙古矿泉水问题追踪
时间:2011-09-15 09:13:16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丽娜、邓华、刘越、严蕾 

“概念水”缘何成为“致癌水”——内蒙古“景友”矿泉水问题追踪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6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张丽娜、邓华、刘越、严蕾)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对瓶(桶)装饮用水质量抽查结果,其中6种饮用水被检测出含有高浓度的致癌物“溴酸盐”,哈药六厂等知名企业生产的“纯中纯”弱碱性饮用水、内蒙古“景友”沙漠优质水榜上有名,令人震惊。

 弱碱水、沙漠水、富氧水、冰川水——各类企业近年来纷纷抢滩饮用水市场,名目新奇的“概念水”不断涌现,让消费者一头雾水。为揭开饮用水市场内幕,“新华视点”记者追踪调查了内蒙古“景友”沙漠水生产企业,所见所闻令人忧虑。

 “沙漠优质水”竟成“致癌水”

 鄂尔多斯市景友鸿鹄矿泉饮品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才成立,但通过大打“沙漠牌”,重金宣传和包装“景友”沙漠优质水,短短几年就名声远播。这家企业声称其产品来自北纬40度世界公认的牛奶和矿泉水的优质生产带,是一种偏碱性的“纯天然沙漠水”。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概念水”的包装,“景友”沙漠水之所以快速“蹿红”,还因为它拥有多重光环:一度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两会、第十一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等重大活动的“唯一指定用水”。为此,“景友”沙漠水的安全和品质曾让消费者“深信不疑”。

 然而,正当“景友”沙漠水准备进军全国市场之时,却陷入“致癌水”危机之中。

 9月2日,记者来到这家公司时,企业正处于“停产整顿”状态。此前,经国家质检总局抽检发现,一个批次的“景友”瓶装水被检测到的溴酸盐实测值为标准值的8倍之多。

 记者在生产车间看到,神奇的沙漠水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从200米井下抽水直接送入原水罐,再通过石英砂、活性炭将原水中的杂质滤掉,过滤后经过臭氧灭菌进入储水罐,最后进行灌装。

 “溴酸盐超标主要出在工艺老化问题上。” 鄂尔多斯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陈继明分析了“沙漠水”变“致癌水”的主要原因。

 “景友”公司董事长刘冬青承认,今年初公司取水井中间发生塌方,出现水质发红现象。当时为了生产需要,并没有及时更换水源地,而是采取延长水处理冲洗时间、加大臭氧浓度的办法控制微生物,没想到会导致溴酸盐含量超标。

“新国标”缘何难管致癌物?

 溴酸盐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为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参照美国和欧盟等行业标准,我国在2009年10月开始把溴酸盐列入饮用水监测项目,规定溴酸盐含量最高不超过0.01mg/L。随着饮用水“新国标”诞生,溴酸盐含量这个隐藏多年的行业“秘密”浮出水面。

 然而,“新国标”实施两年多来,并没有管住溴酸盐超标问题。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监督处处长王莉说,今年二季度内蒙古抽查了其中97家企业的98个批次的产品,合格率仅为76.5%,相当于4瓶饮用水中就有1瓶不合格。

 而国家质检总局此次抽检的饮用水产品中,一些小企业产品的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都超标,明显没把好质量关。

 内蒙古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博士郭军说,矿泉水生产要比一般饮料难,其原因是矿泉水产品不能加防腐剂,不能加热灭菌,微生物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生产厂家。目前解决矿泉水中细菌超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臭氧灭菌消毒法,行业应用最普遍。二是采用膜过滤技术,因成本费用高,许多饮用水企业没有采用。

 “国内一些中小企业生产饮用水的工艺很简单,尤其在控制臭氧量上,企业可以擅自调高臭氧浓度或延长臭氧灭菌时间,造成溴酸盐过量,但检测却有难度。”内蒙古自治区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郑玉山坦言,目前多数企业对溴酸盐的检验能力有限,交由第三方检测又怕增加成本,导致隐患丛生。

 靠企业自律很难,靠政府部门监管也难。“不定期的抽检方式往往会留下很多漏网之鱼。”陈继明坦言,限于人力和技术手段等因素,各级质检部门只能根据情况安排抽查,不可能监督到每个企业和每批次产品。要真正解决问题,“仅靠每年一两次检验肯定不行。”

饮水安全人命关天 “准入门槛”为何这么低?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饮用水市场鱼龙混杂,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门槛过低,主要表现为行业内小企业林立,一些其他行业的大企业也蜂拥而至,盲目跨行业经营。

 据介绍,在水源并非最优质的内蒙古,饮用水生产企业竟在最近两年内增至220多家。

 一位资深矿泉水经营者透露,小企业为了控制成本,不舍得在工艺上投入,对质量监控也不严格。矿泉水除了溴酸盐这个“老大难”外,藻类等其他微生物超标也是一大麻烦。

 “如果我们厂出来的产品不合格,我相信,那些小厂问题肯定还要多。”刘冬青说,“景友”饮用水创建初期,为寻找水源和购买设备就投入1700万元,而一般小水厂不足百万元就投产。“我们这几年基本没怎么赚钱,大量投入都用于市场宣传和营销了。”

 “我国饮用水行业门槛低,不管大小企业都开发水产品,这存在很大的隐患。”内蒙古地质调查院教授李志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应借鉴一些国家管理经验,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注重保护优质水源地,控制好开发步伐,否则必将危及生态安全和生命安全。

 “说到底,饮用水安全还是个市场诚信问题。”呼和浩特市民李宏说,过去喝河水、井水、自来水,后来生活条件好了,以为喝桶装水、瓶装水更干净、更安全,没想到却出现了“致癌水”。“希望企业要有良心,监管部门也要肩负起百姓的信任。”

 “如果连天天喝的饮用水都无法保障安全,人们还能相信什么?”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说,企业没有诚信经营和产品质量作为支撑,只会花重金做广告、买名誉,终究会被消费者踢出市场。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