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上海地铁10号线连发多起故障 原因尚存疑
时间:2011-09-13 09:18: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99下午,同济大学的学生小陈准备坐地铁10号线从学校去上海虹桥火车站,坐火车回家过中秋节。室友跟他开玩笑说,“当心点啊,10号线会开错方向的”。上海地铁10号线地铁列车开错方向的事故在当地已经被老百姓当做笑话讲,但更让人担心的是,这条曾经好评如潮的地铁线路近期已经出了好几次故障。

  82日上午,上海网友“安生小宝”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发出地铁故障的消息,“10号线故障!门都开不了,乘客只能排队从驾驶室出去。”原来,10号线当天“搁浅”在半路,直到后续列车把它顶送至最近的虹桥路站才疏散乘客。

  在此之前,10号线还因为开错方向饱受网友质疑,原本开往航中路方向的列车在Y字形分叉口开往了虹桥火车站。

  地铁运营方申通地铁集团的解释称是信号系统故障。据悉,10号线信号系统的承包方是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距离上海地铁10号线的几次故障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但当记者试图联系地铁运营方和信号设计单位时却都吃了闭门羹。同时记者还发现,有诸多需要向公众讲明白的问题尚未明朗。

 调试期被压缩导致事故发生?

  上个世纪80年代,卡斯柯公司由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与阿尔斯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金为1亿元,是中国铁路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从该公司网站上公布的情况看,其生产的信号系统遍布上海、大连、长春、天津、深圳、广州等多个城市的地铁线路,承揽或参与的已建、在建地铁信号项目达28项,其中仅京沪两地就占20项,数量相当可观。以上海地铁为例,卡斯柯公司参与承包1号线、10号线的信号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地铁1号线早在2009年就因该公司提供的信号系统误发速度码,导致两列车侧面相撞,所幸司机及时制动,未造成伤亡。而就是这家企业,曾于2009年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轨交通委员会委托,参与编写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技术规范。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网络上搜索到一篇《卡斯柯公司地铁信号系统国产化报告》,其中称,当年的上海地铁1号线是其地铁信号技术国产化的起点,“在工程实践中,卡斯柯发现地铁的自动列车监控系统(ATS)不涉及关键的故障安全技术,本着由易到难,逐步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原则,决定以ATS作为国产化的突破口”。

  “信号系统对安全性要求比较高,而且风险比较大,自主研发难度大,直到现在国内做的也非常少。”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副院长罗雁云说。

  对此次10号线出现的信号故障,卡斯柯公司的说法是:“上海10号线工期紧、任务重,由于前期土建进度的严重滞后(近8个月的延误),导致信号系统有效调试时间不断被压缩,在如此艰巨的条件下,CASCO(卡斯柯)与ALSTOM(阿尔斯通)联合体不断优化调试计划,增加更多的平行作业资源,尽全力确保世博会前开通具有ATP功能的后备模式(BM

为何载客调试信息不公开

  对于10号线开错方向的事故,地铁运营方申通集团方面发布通告称:“因正在实施CBTC信号升级的调试中发生信息阻塞故障,致使该列车重复使用了前一列开往虹桥火车站列车的进路信号。”

  然而,卡斯柯在事故发生4天前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信号系统已升级且全功能载客运营”。为什么事故之后申通却称系统仍在升级调试?面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记者致电卡斯柯方面,却被告知不便透露。

  无论是列车信号调试,还是其他方面调试,本可以选择在空车下调试,在未告知乘客的情况下,进行载客调试是否有忽视公众出行安全之嫌?

  针对此问题,申通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0号线的CBTC信号升级调试,从今年6月初就开始夜间空车调试,直到最近才开始载客调试。空载调试已经完成,必然进行载人调试。然而,空车调试近两个月后,载客运行几天就出现纰漏,申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轨道交通俱乐部论坛的一位网友则说,“系统升级在完成夜间空车调试后确实要进行载重调试。载重测试往往采用沙袋,而不应该在正常运行的载人列车上调试。”

  无论如何,作为地铁运营方,理应告知公众地铁处于系统升级调试阶段,载客运营存在风险。中国青年报记者从申通网站上并未找到此类提示的通知,更未提及何时结束调试,这次调试可以说是悄无声息。

  对于升级调试信号系统的必要性,申通方面解释道,升级后的系统能实时与地面通信并定位列车,让列车在一定区间内以最小的距离快速行驶,从而节省候车时间,提高运营效率。当记者问及原本4分钟左右的候车时间能缩短多少时,他们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故障原因不明朗

  对因本次故障而出行受到影响的乘客,地铁运营方在微博上“表示歉意”,并在发给媒体的新闻稿上称,已责成信号供应商进一步查清具体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措施,严防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在电话采访中,申通的工作人员却表示,谁也没法保证以后不会发生故障。

  为进一步了解信号系统故障原因的排查进度,中国青年报记者分别致电申通和卡斯柯的技术部,但均吃了闭门羹。当记者提出预约采访的要求时,卡斯柯公司的接线员表示,公司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中国青年报记者尝试联系了几位信息工程方面的专家,他们都表示对地铁的信息系统方面的事情不甚了解。地铁的信号系统本身缺乏技术认证的第三方,而信号系统技术方面一般由几家公司联合承包。记者采访时,地铁运营方也拒绝透露进一步的信息。

  据记者了解,一些声誉较好的地铁运营公司,每一条地铁、每一个地铁站的工程进展都能找到“堆起来有几米高”的信息公开文件,从技术招标、批准合约到技术施工、完成运营,每个步骤都列出了相关进展和联系人电话。

  近年来,地铁建设在中国驶入了快车道。今年,上海地铁运营线路总长度已达到425公里,在运营里程上已超越伦敦跃居世界第一,地铁占上海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35%左右。

  也有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地的地铁在年均客流量方面跻身世界前10位,在几年间迅速缩短了与东京、莫斯科、首尔等地铁大户之间的距离。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