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播城市化专业知识为己任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冕宁:促“两化”互动推进“三化”联动
时间:2011-09-11 11:55:54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赵天伟  
“你们的城南大道可真气派,新区高楼林立、商贾云集,哪里像是个革命老区?!”无数走南闯北的媒体人来到冕宁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直观的印象背后,是近年来冕宁人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着眼长远、筑牢基础、增添措施、增强后劲,以“两化”互动促进“三化”联动,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2010年,冕宁实现地区GDP50.76亿元,工业总产值36亿元,县级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4.09亿元,工业化率、城镇化率分别达36%和 32.2%。2011年1至6月,实现地区GDP27.5亿元,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12.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2.5%、86.1%和65.6%,这些数据,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全县经济社会的五线谱上,奏响老区新跨越的激越乐章。

  多元发展 重点突破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依托资源优势,冕宁坚持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促进“两化”互动的重要支撑,以“壮大新型产业、提升稀土产业”为目标,以培育发展“一个园区、一个走廊”工业新格局为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

   如果说工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引擎,那么培育优高新产业、建强百亿园区、提升传统潜力和做大支柱企业就好比驱动发展的四个车轮,要做强工业,先强驱动。 驱动一:培育优高新产业。围绕产业发展规划,突出稀土主导地位,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加快稀土恢复性采选、抛光粉、贮氢电池等高新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快速推 进稀土微特电机等一批优势项目落地,倾力打造中国南方稀土高地。驱动二:建强百亿园区。巩固矿整成果,延伸产业链条,综合推进园区五大产业快速发展,把 “冕宁稀土高新产业园区”建成“一业为主,特色突出,多元发展、功能齐备”的特色园区。到2012年园区实现产值达20个亿,2015年达100个 亿,2020年达200个亿。驱动三:提升传统潜力。大力开展建材资源整合,强力推动滑石矿、花岗石、电冶等传统产业上档升级,初步形成特色突出、梯次发 展、布局合理的漫水湾—泸沽—复兴—县城“工业走廊”。驱动四:做大支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发展壮大嘉华锦屏水泥、安宁电力等龙头企业,倾力打造稀土、 建材等五大支柱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快速发展,1-6月,工业对全县GDP增长贡献率达72.8%,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

  全域发展 规划先行 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

  冕宁坚持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两化”互动的载体,坚持“456”全域冕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倾力把冕宁建设成为安宁河源头独具魅力的红色生态田园城市。

   新型城镇化建设,冕宁主要打好四张牌。一张牌是优化城镇空间。按中等发达县级市建设标准,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心构建由2个核心镇、8个二级中心乡 镇、28个三级中心乡组成的“一轴、五极、三圈、三带”新型城镇体系。第二张牌是完善城镇功能。仅3年时间,全县194个城建工程,21万平方米商品房开 发项目、16.9万平方米旧城改造、21.6万平方米县城和泸沽新区改造等项目全面建成,城镇承载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15年,泸沽建成为西昌经济圈 的“入户花园”,县城人口达5万人,城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8%。第三张牌是提升城镇品质。围绕“红色冕宁、生态冕宁、人文冕宁、宜居 冕宁”四大品牌建设目标,着力打造 “遥看卫星升空、聆听结盟故事、感悟灵山秀美、领略锦电风采”的旅游文化品牌,旅客人数及旅游收入年均增速达30%以上。第四张牌是融合产业和城镇布局。 以复兴镇集镇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为切入点,完善园区服务配套设施,使园区成为产业聚居和城镇拓展的功能新区,有效改变产业与城镇规划“两张皮”的局面,形 成产业城镇一体、良性互动、有机相融、相互支撑的发展新格局。到2017年,园区入驻企业达15户,辐射带动就业2万余人。

  协调发展 示范引领 深入推进“三化”联动

  冕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引领城镇化水平提升,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群众增收良性互动,加快推进“三化”联动。

   一是加快新村建设。有机整合园区移民和新村建设,发挥资金集群效应,以《县域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复兴镇整镇推进《总体规划》等规划为蓝本,通过5年时 间,率先把复兴镇打造成为“安宁河谷美丽富饶明星镇”,引领带动55个“一村一品、一乡一色”的新型示范小康新村全面建成,全县新村(聚居点)覆盖自然村 落率达50%以上。

  二是统筹要素保障。加快推进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07.3公里,农田有效灌面达0.9万公顷,“三化”联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三是强化人口产业集聚。坚持“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广泛开展技能培训,就地就近扩大就业,以人口聚集带动餐饮、旅游、商贸等产业发展,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整合,良性循环。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国务院 住建部 自然资源部 发改委 卫健委 交通运输部 科技部 环保部 工信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 新华社 中新社 搜狐焦点网 新浪乐居 搜房
中国风景园林网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城市化网版权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